APP下载

健康视域下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和大学体育融合研究

2020-01-17杨中皖沈明亚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内容身体

杨中皖,沈明亚①

(1. 阜阳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236037;2. 颍上县东十八里铺中学,安徽 颍上236200)

0 引言

当前大学体育课教学效果堪忧已被更多的专家所认同. 从宏观分析,无非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矛盾,即当前体育课中教与学的能力和教学各要素间关系出现矛盾. 根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大学体育课教学各要素间的关系必须适应当前教学能力的发展. 教学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而教学内容是教学要素中的核心环节,调整大学体育课教学内容亦是改变教学要素间关系的重要一环.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已被国内外证明是先进、科学的训练理论,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引入大学体育课教学,可打破原有的各教学要素间关系,以便适应当前大学体育课教学能力的发展要求.

1 健康理念下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与大学体育融合的背景分析

1.1 健康理念的提出

2016年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超25%[1]. 在全国学生体质不断下降、体育课教学效果堪忧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健康中国”的规划蓝图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2 000 多万,他们将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建设者,所以大学生健康的事业也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拼图. 大学体育课教学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纲要》的出台成为我国大学体育课摆脱困境、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

1.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起源、理念、研究和应用现状

1.2.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起源和理念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最初是用于病人的身体康复,后来逐渐发展为职业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和学生运动员的训练[2]. 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刘爱杰司长、首都体育学院尹军教授等首先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引入国内. 2011 年,中国伦敦奥运会备战团队和美国AP 公司合作在部分运动项目中实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此次合作被视为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开端[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的科学性早已被美、欧等体育强国认可. 然而,我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理念受前苏联和德国的影响较深[4],首因效应的存在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我国的实施、推广和普及阻滞较大.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包括FMS测试、神经-肌肉激活、动作模式训练和恢复再生等环节[5],其理念涵盖FMS测试为起点的无痛安全地训练,注重以臀大肌为主的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和以小肌肉群辅助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训练,强调神经-肌肉激活和本体感觉训练以及以动作模式代替单纯的肌肉训练的整体训练,更加重视机体能量恢复和组织再生的同步训练等[6-8]. 可见,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念体现出训练起点安全、动作规范实效、动作表现经济高效、训练终点可持续和练习过程完整科学.

1.2.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研究现状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起源于美国,该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Gary Cook、Michael Boyle、Lee Burton、Juan Carlos Santana、Martin Rooney、Vern Gambettar和Mark Verstegen等. Cook等[2,7]首先提出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测试,并归纳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动作模式;Michael Boyle等[8]主要成就是提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整体训练理念;以Gary Cook和Michael Boyle为代表的专家认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运动项目的共性训练,而Juan Carlos Santana和Martin Rooney为代表的专家认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必须注重运动项目的个性训练[3,9];Gambetta[5]则研发“Gambetta训练系统”;Verstegen[6]则提出侧向移动和多方向移动的训练理念. 可见,美国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和成熟. 国内专家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我国的实证研究,包括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部分国家运动队的实践研究和在部分运动项目的应用研究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尹军、袁守龙和张英波等. 以尹军、袁守龙为代表的专家首先在国内提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概念,并在国内运动队内践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3];张英波等[4]则提出以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和动力链训练为主的整体性训练理念. 国内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研究主要还停留在验证和推广阶段,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已被证实是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在国内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竞技体育、大众健身等领域,而在学校体育领域内的研究相对较少. 加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和大学体育课的融合研究,必然对当前大学体育课课堂效果不佳和学生体质多年不强的现状有重大改善.

1.2.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国内应用现状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应用最早,从2007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引入中国,其在国内的发展速度较快,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国家队优势项目上试验阶段.2012年之前,国家体育总局为备战奥运会在中国乒乓球队和跳水队等13支国家队引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并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部分项目取得突破[9]. 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国家队推广阶段.2012—2016年,共有22支国家队引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9]. 伦敦奥运会的成功促使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国家队更多的运动项目中得以开展,大批的国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面的专家被国家队聘用,使中国的优势项目得以巩固加强,也促使部分长期弱势项目有突破. 三、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中国俱乐部联赛专业队推广阶段. 国家奥运队训练的成功经验和国外俱乐部专业的训练模式促使中国俱乐部联赛专业队普遍配备体能教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逐渐成为中国俱乐部联赛专业队重要的训练内容. 四、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具有专业性质运动队或健身会所的应用阶段. 现如今,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地方运动队已经开始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作为训练的重要环节;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型健身会所不但增设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有的会所还设有专门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专区. 五、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 首都体育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开设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课程的学校,2012年首都体育学院就开始在本科层次设立体能训练专项班,2013年开始招收青少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向博士生[9]. 随着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首都体育学院的开展,全国部分高校也逐渐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纳入体育专业教学计划. 北京市是全国最早在中小学开展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城市. 为应对雾霭等恶劣天气,2014年开始清华附中就把课间操变身“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后来教师们分别在田径、体操、篮球和足球等项目教学与训练中尝试着应用小栏架、弹力带、平衡盘、绳梯、BOSU球和瑞士球等小型器材,从而逐渐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融入中小学体育教学.

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与大学体育融合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2.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与大学体育融合符合“健康中国”的精神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起源于肢体伤残人员的医学康复训练,后来人们实践中逐渐发现康复训练不仅可以恢复人体运动功能,还可以提高人体运动成绩. 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源头不难发现,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机体健康.“训练起点的安全性、训练过程的规范性和训练终点的可持续性”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重要理念,而身体训练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又是身体健康的前提和基础. 可见,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本质属性与《纲要》的“全民健康”要求完全相符.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念完全契合《纲要》健康第一的精神,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不仅适合在竞技体育领域推广,同样适合在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中应用.

2.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与学校体育融合已有成功经验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已在国内部分体育院校和中小学试点多年,其中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和武汉体育学院等为代表的体育院校已经开设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专业,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也已经在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国内部分体育院校和中小学试点成功,说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改善体育课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大学体育课在内容、结构和形式上和普通中小学区别不大,可视为中学体育课的高级阶段,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中学试点的成功经验可作为大学体育课改革的重要参考. 鉴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国内部分体育院校和中小学中试点的成功,而大学体育课又介于体育院校和中小学之间,所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大学体育课中广泛开展同样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2.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与大学体育融合符合当前学情

2.3.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符合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的学情

FMS测试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必要的环节,FMS测试能够及时发现学生身体素质的缺陷,便于对不同体质学生采取针对性地训练.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符合当前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的学情[10-11],同时和健康理念也不谋而合.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要求无痛安全为起点,这同样是健康的特征之一.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强调以动作模式训练代替传统的单纯肌肉训练,这恰恰符合肌肉力量较弱的学生需求,适应普通高校当前的学情.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以提高身体运动功能为目的训练理论,身体运动功能又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和健康理念的要求相一致.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练习对象的身体素质没有特殊要求,适合不同身体素质的人群同时练习,同时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可以贯穿田径、球类和健美操等不同运动项目.

2.3.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符合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总体水平低的学情

当今在校大学生总体运动技能水平较低,且个体间运动技能水平差距较大,单纯的运动技术教学会导致班级出现“吃不了、吃不饱”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体育课教学效果[12]. 根据《纲要》的健康优先原则可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才是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而学习运动技能仅仅是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手段之一. 所以,改变当前大学体育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局面应该从学生的健康着手,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则是强调在增强身体运动功能的基础上提高运动技能,即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学生的运动技能是零要求. 可见,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当前学情下大学体育课提高教学效果的良好备选.

2.3.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符合当前大学体育师资现状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强调动作模式训练,其基本动作模式较为固化,对体育教师而言易懂易学,且无需体育教师具备更高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它不同于球类等运动项目对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13-14].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教学重点是对其理念的认知,执教老师更接近于理论课教师,无需充沛的体能和高超的技能.

2.3.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符合当前大学体育场地现状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体育场地设施的要求较低,只需有限的坚实地面便可实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徒手内容,也可按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模式利用传统体育器材实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器械内容[15-16]. 另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部分器材具有价格较低、占地较小、安全性能高、方便搬运或携带、重复性利用率高以及健身效果佳等特点,比较适合大学体育课教学.

2.3.5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符合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模式

当前大学体育课模式主要有“三基”型、“三段”型、“一体化”型、“并列”型和“俱乐部”型等几种类型[17]. 它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体质. 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强调在增强身体运动功能的基础上提高运动技能,即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更加注重健康意识. 所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和各种体育教学模式初衷是相同的,能够适应各种体育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兼容性.

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与大学体育融合构建

3.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主要教学内容的融合构建

3.1.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必修内容的融合构想

首先,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纳入大学体育课必修教学计划.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必修内容的最佳时段是大学第一学期. 鉴于当前大学生在中小学时期运动债亏欠较多,身体素质起点较低的现状,大学体育课教学应把提高学生基础身体素质的任务放在首位,进而才能更好地进行各类运动专项技能的学习.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为提高身体运动功能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理论,对有效提高基础身体素质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所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主要教学内容的建设构想具有现实意义.普通高校第一学期体育课教学是大学生重新认识和定位学校体育的重要阶段,也是连接中学体育和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时期,同时还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基础身体素质练习最好时期. 大学第一学期开设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课既能改变学生对传统体育课的不良认识,又能及时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基础身体素质,从而保证大学生后续学习各类运动专项技能的效果.

其次,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必修教学内容的选择.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运动功能筛查、软组织唤醒、肌肉-神经系统激活、动作整合、快速伸缩复合训练、速度与多方向移动(速度训练、平衡训练和灵敏协调训练)、力量和旋转爆发力(基础力量训练、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和旋转力量训练)和再生和恢复等[18-20]. 一、开始部分的内容选择.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开始部分的核心内容,对于体育课的基本部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体育课准备活动必须具有针对性,准备活动必须要为基本部分服务. 所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内容时,需要根据体育课开始部分的要求在软组织唤醒、肌肉-神经系统激活和动作整合等方面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二、基本部分的内容选择. 体育课基本部分内容主要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动作模式,其动作模式主要包含快速伸缩复合训练、速度与多方向移动(速度训练、平衡训练和灵敏协调训练)、力量和旋转爆发力(基础力量训练、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和旋转力量训练)等. 基本部分的内容选择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动作模式的选择. 动作模式的教学选择需根据大学生身体发育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保证科学合理的分配动作模式的教学. 三、结束部分的内容选择. 恢复和再生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区别传统教学的重要部分,恢复和再生是保证学习效果和可持续性训练的重要手段. 恢复和再生也需要根据基本部分学习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手段和方法,保证重点区域的恢复和再生效果.

再次,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必修教学内容的保障. 一、师资保障环节. 师资是教学保障的核心要素,对教学效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颠覆传统体育的训练理念,体育教师受传统教学和训练的影响较深,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专业的教师相对不足. 解决师资不足问题可采取: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专项短期培训、增加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向的体育教师用人计划以及实行大班教学缓解师资短缺矛盾等方式. 二、场地保障环节. 场地是教学保障的基础要素.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很多现有的场地均可利用,只需做好场地的卫生要求,便可有效提高现有场地的利用率;改造老旧场地是解决现有场地不足的重要措施,高校部分老旧场地只需稍加改造,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便可使用,同时也可节约场地资金的投入;增建新场地是解决场地不足,增加练习效果的重要措施,增建新场地需学校增加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 三、器材保障环节. 器材是教学保障助推要素.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器材的要求相对较高,改造传统体育器材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所用是解决器材不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节约有限的资金;提高现有器材的利用率是解决运动器材不足的另一渠道,提高现有器材的利用率可从体育课的分配和器材的管理等方面科学统筹;购置新型器材、增加资金投入、购买简易实用性较高的器材.

最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必修教学内容的注意事项. 首先,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要保证课的完整性. 即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应该以肌肉—神经系统激活、动态拉伸、核心柱力量和动作整合的训练为主,体育课的基本部分要根据课的基本目的而选择相关性较高的内容,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应该以重静态拉伸和器械按摩为主. 其次,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反应. 学生练习过程中不易统一要求,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制定具有个性化的运动负荷;同时注意观察学生个体的反应做好医务监督,及时调整学生的运动负荷. 再次,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动作规格要求.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动作规格的要求是练习的核心问题,其动作模式的规范性比运动负荷更加重要,练习需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

3.1.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选修教学内容的融合构想

大学体育选修课是进一步夯实学生体育素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学习阶段[21]. 大学体育选修课也是国内高校体育课重要的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选修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新兴的体育内容,不仅能够丰富大学体育选修课内容,满足大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且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非常适合身体有运动缺陷、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且有体育保健要求的学生选修,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也十分适合有健身健美需求的学生选修. 所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选修课的主要对象是有体育保健需求的学生(体育保健生)、有健身健美需求的学生(健身健美生)和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体育兴趣生).

首先,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纳入大学体育选修课教学计划. 大学第二学期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选修内容的最佳开始时段. 经过大学第一学期必修课内容的学习,大学生初步掌握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基本方法,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有进一步的认识,学生身体素质也必然有进一步提高,接下来即可进行大学体育选修课的学习. 所以,在大学体育选修课开始阶段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即可进入选修课内容.

其次,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选修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课的部分选择相应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教学内容. 课的开始部分应从软组织唤醒、肌肉—神经系统激活和动作整合等方面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课的基本部分应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动作模式方面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课的结束部分应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恢复和再生方面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根据不同人群选择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教学内容. 体育保健生多为有运动缺陷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其教学内容需选择运动负荷相对较小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 健身健美生一般是对健身类运动具有强烈愿望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应根据健身健美塑形增肌的运动特点,其教学内容需选择运动负荷相对较大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 体育兴趣生是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们已具有探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学科的欲望,针对这类学生,其教学内容的选择需更加注重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根据个体差异选择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个性化教学内容. 规范性动作和个性化教学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重要特点.分层分班教学是区别个体差异、选择个性化教学内容的理想教学模式.

再次,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选修教学内容的保障. 高质量的师资是大学体育课质量的重要保障[21]. 保障高质量的师资可通过外聘专家任教、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新进相关专业教师等方法解决. 场地和器材是大学体育课质量的物质保障. 相对大学体育课必修教学内容,选修课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相对较低. 如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必修教学内容能够正常开展,那么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选修教学内容即可正常开展. 若想进一步改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场地和器材,新增、改建和提高利用率等方法均可起到良好效果.

最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选修教学内容的注意事项. 除去上述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必修教学内容的注意事项外,还应区分好以下3类人群:体育保健生、健身健美生和体育兴趣生. 因为他们选修的目的不同、需求不同,他们所能适应的运动负荷也不同,在分班教学中应给予充分的关注.

3.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辅助教学内容的融合构建

3.2.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内容的融合构想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有助于练习者提高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所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可作为学习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的辅助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课教学的准备活动多采用慢跑加拉伸或徒手操、游戏等模式,大学体育课亦是如此,缺乏新意的大学体育课很难对普通大学生产生吸引力. 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准备活动时一般是采用肌肉—神经系统激活、动态拉伸、躯干支柱力量和动作整合的训练取代原有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教学模式. 新颖的体育课准备活动有助于提高普通大学生的运动兴趣,易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时,由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本身具有良好的健身功能,所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有利于体育课准备活动和基本部分的有机衔接,从而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基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效果.

3.2.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运动技能专项练习内容的融合构想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动作模式训练是根据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和运动技能学等理论归纳出的各类运动项目共有的、规范的动作模块练习. 所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动作模式训练又具有运动项目的专项练习性质.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动作模式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基本部分学习运动技能的专项练习,可改善体育课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丰富体育课的基本学习内容,使教学内容耳目一新,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动作模式是各类运动项目所共有的动作模块,故动作模式训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同时也存在针对性不强的缺点. 所以,动作模式作为大学体育课运动项目的专项练习时,需针对教学内容认真探讨动作模式和运动技术的相关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所选择的动作模式与运动项目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有效性.

3.2.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结束部分内容的融合构想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恢复和再生环节是及时消除机体运动疲劳、促进机体超量恢复、加快机体组织再生以及改善运动弱链的重要保障. 恢复和再生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课的结束环节,也是下次训练课的准备环节,恢复和再生需要与训练过程同步进行. 所以,恢复和再生环节作为体育课结束阶段的内容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恢复和再生环节作为大学体育课结束部分内容不仅可以提高体育课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丰富体育课学习内容,同时可以有效地改善机体的运动弱链,从而达到补缺补差的目的.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结束部分的放松恢复练习时,首先是练习方式要以静态拉伸为主,辅以使用泡沫轴和按摩棒等对深层肌肉及运动负荷较大的肌肉群进行按摩.

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与大学体育融合构建的效果预测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与大学体育融合构建符合当前大学学情、符合新时代健康中国的基本国情,且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的可操作性强、易于大学体育课教改的平稳过渡;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新增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必然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利于改善大学体育课堂效果,进而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大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科学有效、健身效果显著,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改善当前不佳的教学效果和全面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

5 结语

我国大学体育课教学效果不佳的现实存在已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健康理念的提出对大学体育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谓上接国情下接地气.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具有先进的科学性,其训练理念完全契合《纲要》的健康精神. 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起源、理念及国内应用趋势等的研判,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的主教学内容或辅助教学内容完全适合当前学情下的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环境.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与大学体育的融合符合当前的学情和国情,是学情所需、形势所迫.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内容身体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体育课
我de身体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