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菊花的药理临床应用探讨

2020-01-17付田田

黑龙江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药用黄酮类药理作用

蔡 琳,付田田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目前,国内外医学主要将菊花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及SRAS病毒,维持胆固醇正常,对抗机体氧化、衰老以及病原体等。同时,菊花也广泛使用在中医的降糖、脂、血压,消炎去火,清肝明目等药物中。

1 药用种类与药用现状

菊花作为我国产量最高的切花,有近40个品种,产地遍布华中、华西以及华东地区,可食用,可药用,亦可代茶泡酒。其中,华夏四大名菊(滁菊、杭菊、徽菊、毫菊)是目前药用最为广泛的菊花种类。

杭菊:杭菊又称杭白菊,目前主要产于我国浙江,分黄白两类,可作观赏,同时由于其经济价值较高,也是我国重要的药用、食用菊。用沸水冲泡的杭白菊茶有较强的保健养生功效。

徽菊:徽菊又称贡菊,目前主要产于我国安徽。徽菊被中国药典评为民族瑰宝、菊中之冠。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有帮助中枢神经镇定、抵抗炎症等功效,是药用菊花中的上品。

滁菊:古称滁菊,目前主要产于我国安徽,是四大药用菊花之首,具有极其丰富的药用价值,在针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显著功效。近5年来的权威研究显示,滁菊对癌细胞及SRAS病毒也有着显著的预防作用[1]。滁菊含有人体内不可或缺的10种微量元素以及8种氨基酸,自古便有滁菊可替它菊,而它菊却不可替滁菊的说法,可见滁菊重要的药用价值。

毫菊:毫菊又称白菊,目前主要产于我国安徽,也是我国人工栽种历史最悠久的菊花,观赏性较高,同时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2 菊花的药理作用

2.1 菊花的基本药理作用

菊花自古在中医学中就有较高的药用地位及营养价值。杭菊中富含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类成分是杭菊被药用于降糖、脂以及消炎去火、清肝明目的最主要原因。权威药理学研究指出,杭菊中的挥发油成分是杭菊起到抑菌作用的主要原因[2]。

2.2 菊花针对胆固醇的药理作用

药用菊花可对维持胆固醇的正常起到明显作用。菊花对维持胆固醇正常的药理是胆固醇的消耗,因为菊花水煎液对胆固醇代谢酶的激活增加了,这直接导致被治疗者体内的胆固醇明显下降,使其处于正常状态。低密度脂蛋白在人体内的量超过一定程度时,则将对人体造成伤害。菊花水煎液可以帮助人体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进而帮助人体维持健康。菊花的提取物也可以辅助其他药物治疗高血脂,帮助缓解高血脂所产生的病症。因此,菊花提取物在临床应用中可作用在高血脂的预防制剂[3]中。

2.3 菊花针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

杭菊水提取物及杭菊制剂在拥有较高浓度的情况下可减缓大鼠的心率,同时为大鼠提供部分正性肌力。大鼠的冠脉流量也可因杭菊总提取物或萃取物的存在而增加,这一点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被证实。不仅如此,杭菊提取物还可用于改善因人类肌体缺氧而导致的心肌细胞收缩率下降。此外,杭菊还具有改善和缓解心律失常的作用。

2.4 菊花针对抗氧化的药理作用

菊花的抗氧化效果主要来源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菊花中的挥发油含有丰富的黄酮、酚类物质,这类物质是决定菊花抗氧化作用的关键。挥发油可以杀死脂肪中的有害自由基,进而导致脂肪内部含氧量下降,最终达到抗氧化作用。

2.5 菊花针对抗衰老的药理作用

菊花使用在人体最明显的体现即为增强了人脑细胞的活跃度,并对细胞生物膜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提供保护,进而达到预防脑血管发生突变或病变、延迟大脑退化以及抵抗衰老的目的[4]。

2.6 菊花针对抗病原体的药理作用

菊花内的黄酮类物质在通过超声结合乙醇提取后,对包括枯草杆菌等细菌有明显的压制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菊花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作用在微生物内部的细胞膜结构中,并加以破坏,最终导致内部成分的泄露,并进而对细胞内的核酸造成诞生压制效果。因此,黄酮类物质与生物活性物质均有非常显著的抗菌效果。

3 菊花的临床应用

3.1 基本应用

菊花用于因风热感冒所造成的机体发热、感寒、眩晕和口腔、舌头干燥等症状以及由于肝经风热所导致的眼肿、眼痛、流泪等症状上,均有疗效。此外,菊花具有较好的清肝明目作用,因此在急性、慢性咽炎,溃疡性结肠炎等临床治疗上,也可以将菊花药用[5]。菊花的解毒去热功效也可作用于热毒所造成的疮肿、疮毒、心燥烦热、邪毒外扩的临床治疗中。

3.2 心血管治疗应用

菊花制剂可以强化被实验动物心脏的抗缺氧能力,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菊花一般可作为降压药物使用。或代茶,辅助降低患者的血压。

3.3 抗胆固醇应用

当人类体内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后,胆固醇的代谢也可以因菊花而加速。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上,菊花可以用于预防高血脂疾病,也可辅助治疗因高血脂所产生的病症。

3.4 抗病原体应用

权威医学实验表明,转录酶及HLV的复制活性均可被菊花压制,因此部分菊花也具有对抗艾滋病的效果。

3.5 抗菌应用

菊花具有明显的杀菌抗菌效果,特别是杭菊,其抗菌效果显著,其对菌的压制率近100%。结核杆菌在体内时,菊花也具有一定的压制作用,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菊花也可用作抗菌。

3.6 抗炎症应用

菊花对保护血管、强化血管抵抗能力及压制血管渗透性上有明显作用。当毛细血管的渗透性被压制,抗炎症的效果自然体现。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菊花也常作为抗炎药物出现。

3.7 抗衰老应用

由于菊花中的某部分成分可以确保细胞生物膜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得到保护,因此菊花在临床应用中也可作用于抗衰老。不仅如此,根据相关临床报告显示,菊花对人体脑部的血管也有一定的舒张功能,可强化人体脑部的血供应,保护大脑的正常运作[6]。

3.8 抗氧化应用

菊花中的主要成份为挥发油、黄酮类。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在遇到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后会被消灭,因此,菊花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也可作用于抗氧化。

猜你喜欢

药用黄酮类药理作用
苦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板栗壳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MS-DAIL联合MS-FINDER鉴定中药黄酮类化合物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膜荚黄芪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瑞香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药桑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