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基于湖南怀化沅陵县的调研

2020-01-17李功员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沅陵贺龙湘西

李功员

(中共沅陵县委党校,湖南 怀化 419600)

沅陵县是湖南省县域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县,不但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整理。2019年沅陵县在国家确定的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分县片区名单中,不论是湘鄂西片区还是湘鄂川黔片区都榜上有名。这为沅陵县融入湖南、湖北、四川等革命老区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也为沅陵县的红色文化研究开辟了大门。研究沅陵县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探讨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实践价值,对沅陵、怀化乃至湖南、湖北等整个革命老区的振兴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沅陵县红色文化的内容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谋求民族解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经验的历史积淀。它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需要不断传承和发展。从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和文化冲突与融合并存。红色文化的传承和研究,是彰显中国文化特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强化价值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沅陵的革命历史非常悠久,从1902年震惊中外的辰州教案开始,沅陵的进步人士就开始了革命活动。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沅陵人民开始农工运动。同年5月,长沙“马日事变”后,沅陵发生了“宥日事变”,1928年,成立了湘西敌前委员会,以贺龙为书记。1931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对日本侵略的示威游行在县城举行。到了1934年,红二、红六军团在沅陵开辟了根据地,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之后开展土地革命、攻打沅陵县城,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以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湘西剿匪,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了十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走访及整理,沅陵县红色文化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物质内容

物质内容包括红军住宅、革命先辈旧址、革命口号、文物、战争遗址、烈士墓葬、纪念物等。

沅陵县21个乡镇和2个办事处共整理出红色文物、革命旧址、纪念设施等共计145处。细分出了三处大革命时期旧址;101处土地革命时期旧址;十三处抗日战争旧址;28处解放战争旧址。经过认真筛选和研究,21个乡镇2个办事处的革命遗址共确定红色资源项目81个。

更令人振奋的是,调研还发现了新的红军口号标语,一个是国民党县政府追捕红军布告,还有两个是湘西剿匪时期的标语。经过核实,此次考察发现沅陵县沅陵镇白岩田家村遗留的红军标语“打土豪分田地”为第二红军团四师留下,齐家坪镇毛塔村大湾组“民众团结起来 打倒土豪”标语为第二红军团四师留下。在调研期间,还推动了沅陵镇鹿溪口村、北溶乡桐溪浪村重建红军烈士墓、重塑红军烈士纪念碑。

沅陵县比较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物质内容有以下四处。第一处,位于县城的湘西剿匪胜利公园。1949年9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先头部队挺进湘西,9月18日解放沅陵县城,10月初,在沅陵成立湘西军区、湘西党委、湘西行署和湘西剿匪指挥部。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进入湘西,历时一年多,肃清匪患,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了湘西350万人民,使国民党企图利用土匪势力建立“反共基地”的阴谋破灭。为了纪念剿匪中牺牲的将士,沅陵县修建了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在园内建了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塔,并为阵亡将士树立了纪念碑。第二处,为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大门出口处、沅水岸边的《抗战日报》旧址。《抗战日报》是湖南抗战期间的一面旗帜,由田汉创办于长沙。因国民党为抵御日寇准备放火烧长沙,日报被迫休刊。沅陵当时是国民党的临时省会,机关、学校和医院的聚集使这个偏远的山城繁荣起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的重点之一。周恩来觉得沅陵相对闭塞,有必要派人去发展革命力量,于是委派周立波、廖沫沙等到沅陵做《抗战日报》恢复工作,促进沅陵人民了解共产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并积极参与到革命中来。第三处,县城的南岸,有蒋介石软禁张学良将军的凤凰山。山上还保存有许多文物。第四处,沅陵县沅陵镇白岩界村王家大院,红二、六军团进袭沅陵县城指挥部旧址。1934年12月,红二、六军团为了牵制敌人策应红军,打乱国民党围剿红军的方案,于是进袭沅陵,指挥部设王家大院。

(二)精神内容

红色文化的精神内容主要包括英雄故事、文艺作品以及两者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等。

1.英雄故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沅陵涌现了很多革命英雄,也留下了许多感人的英雄故事。最为典型的是姚鉴雪和贺龙的故事。

著名的“‘秋瑾式’巾帼英烈——姚鉴雪”[1],12岁时就立志长大后要除军阀、杀污吏、不婚嫁,做秋瑾式的女英雄。自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回沅陵任小学教员,并开始革命工作。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5岁时被捕,严刑拷打也不改其志,后被反动派残忍杀害,并遭遇了戮尸辱尸,惨不忍睹。这种至死也不改其志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贺龙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贺龙在1915到1935年间,到沅陵很多次,留下了很多鱼水情深的故事。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红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萧克的领导下进袭沅陵城,发动湘西攻势,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使得中央红军顺利“通道转兵”[2]。在沅陵,贺龙他们播撒了革命火种,沅陵人民在他们的影响下,积极支援红军,协助红军作战。1935年,贺龙的女儿贺捷生出生时没有东西吃,村民陈定祥杀了自己家的母鸡给贺龙夫人,贺龙给钱他不要,于是贺龙把佩戴十年从不离身的指挥刀送给陈定祥。陈定祥一家几代人虽然穷困也一直没有想过要把军刀卖掉。2017年,贺龙将军之女贺捷生回到沅陵,这把军刀由陈定祥的后人亲自转赠予她。这深刻的表现了贺龙的爱民、廉洁精神。

2.文艺作品。现在的沅陵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三月里来桃花开,贺龙萧克进村来,打倒土豪分田地,穷人拥护苏维埃”的山歌。而像沅陵山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和《赶军鞋》就是当时创作的。特别是山歌《赶军鞋》,脍炙人口,其中的“五更更月儿移后窗,妹送军鞋到路旁,快跟红军打天下,快跟贺龙奔北方”深深的表达了贺龙离开沅陵后,沅陵人民对贺龙和红军的思念以及想追随红军搞革命的信念。《赶军鞋》现在更是被改编成舞台剧、话剧等多种形式,深受人们喜欢。还有以沅陵剿匪事迹为原型的电影《湘西剿匪记》、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往事》等。由于红军在沅陵停留时间比较长,还留下了很多故事以及相关的文艺作品。

二、沅陵县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

(一)政治价值

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是基于其文化特征和社会环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思想意识成果。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历史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文化形态,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红色文化可以有效地加强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在促进党员先进意识的形成方面,体现出重要的政治价值。

(二)经济价值

红色文化的精神在革命时期给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支持,改革开放后,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价值,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发展中,只要我们保持革命时期坚韧的英雄精神,就不会有任何无法克服的困难。红色文化中的文化资源包括革命遗址和艺术文化。沅陵县不仅有许多革命遗址和各种形式的革命艺术文化,而且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沅陵县红色文化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有利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的发展相辅相成,成为沅陵县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三)道德教育的价值

红色文化是德育的重要载体。不同时期的道德教育需要不同的载体,本质是革命精神的红色文化可以与不同时代的精神文明相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与时俱进的永恒价值。在德育中,红色文化的价值非常大。另外,红色文化也是新时代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共同认同的崇高理想,是社会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存在。

三、沅陵县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一)挖掘和整合沅陵县的红色文化资源

从1902年至今,可以说沅陵县的革命历史非常悠久,红色文化留存非常丰富。此次调研过程中,发现挖掘和整理的红色文化资源的空间非常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做这一项工作。只有挖掘和整理好了,再推出来,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可以将沅陵的红色资源按三个层次划分:第一层是红色文化,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奋斗历史;第二层是革命文化;第三层是进步文化,即:自1840年以来,所有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努力的文化。这三种文化是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共同的基础是面对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道。这三种文化的核心是红色文化。

(二)深化红色文化在干部培训中的运用

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要发扬革命精神”[3]。可以采用红色课堂教学、红色基因传承、重走红军路、红色拓展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注重红色文化与党性教育、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完美融合,使红色教育更加深入广大干部内心。

在红色教育和干部培训过程中,要创新各种教学方法,使得党员干部精神得到升华,以此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可以进一步塑造党员和干部形象,进一步加强当代党员和干部的核心价值观念,进一步提高党员和干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坚定性。让领导干部和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让他们体验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帮农民朋友规划村庄发展。扎扎实实的进行切实有效的干部培训。

(三)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模式

首先,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的象征性符号资源。组织红色旅游、入党宣誓词重温、观看红色电影、举行升旗仪式等,是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符号资源的适当途径,应大力鼓励。在这些活动中,回顾先烈事迹,激发继承先烈遗志、做好为人民服务工作的信心。其次,要注意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情感效应。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涌现出了无数动人的英雄事迹。它是情感教育的最佳材料。要讲好中国故事,弘扬英雄精神,可以通过电视台、互联网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方式将英雄的事迹深入人心,加深红色的文化记忆。最后,我们应该加强红色文化的现场体验。主要通过恢复历史的情节和历史情景体验活动,以多种形式加强红色文化记忆的现场体验:访问和参观革命战争的旧址,重走长征路,举行公共祭祀仪式,听取老红军口述历史等等。

(四)将红色文化融入旅游业

沅陵县拥有丰富的旅游开发自然资源。因为沅陵的交通相对来说比较闭塞,所以生态环境并未受到多大的破坏,自然风光十分优美。近些年来,沅陵县接待了不少对自然风景慕名而来的游客,但是他们对沅陵的红色文化并不了解。沅陵有好几个既有大美自然风景又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地方,比如火场乡、七甲坪乔子平村等等,要维护修缮好红色文物,创新红色文化的展现形式,让它们作为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相互补充,避免旅游资源的单一性,使游客既有玩的也有看的,既放松了身体也感受到了红色文化带来的精神震撼,从而达到促进沅陵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像依托沅陵剿匪事迹为原型的电影《湘西剿匪记》、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往事》等的拍摄地就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依托。

(五)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国民教育

青少年是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资源的主力军,只有将红色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红色文化才能得到好的发展。红色文化教育应该贯穿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全过程,充分的体现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对沅陵来说,主要是在各中小学以及职业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首先将沅陵红色文化故事编写进校本教材,让学生们在了解红色文化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可以将沅陵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举办沅陵红色故事演讲比赛、以沅陵红色文化为内容的板报比赛、宣传栏定期展出沅陵的红色文化内容;第三,要常带学生们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扫墓以及参观革命旧址;在节日里探望老红军、革命烈士家属,听他们讲革命故事,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猜你喜欢

沅陵贺龙湘西
贺龙的《告全体官兵书》
贺龙与川藏公路的修建
贺龙两救警卫员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贺龙:『把敌人多背点过来』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湖南沅陵一中芸庐文学社作品展播
华国锋两次对沅陵的指示
湘西大剧院 艺华斋 日月坊装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