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轮机低压缸光轴运行热电解耦能力分析

2020-01-16郭容赫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光轴抽汽供热

郭容赫 樊 芮

(1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2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中心(计算中心)智能电气量测与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 410004)

引言

近几年来,三北地区火电厂供热机组容量和供热面积增幅较大,同时风电等新能源机组也大规模并网运行,为了最大限度消纳清洁能源,电网要求供热机组提升调峰能力,但对现有的供热机组而言,机组负荷率只有在60~70%以上,才能满足采暖期间的供热需求,无法进行深度调峰,特别是冬季供热期间,电热耦合矛盾十分突出。为实现热电解耦,采用不同方案对传统的供热机组进行技术改造,低压缸光轴改造就是其中之一,该方案有效地提高了供热期间调峰能力和促进新能源消纳,不但满足了供热的需求,还可以参与电网深度调峰,按照当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增加了电厂收益,很好地实现了热电解耦[1,2,4]。

1 热电解耦方法对比

传统的供热机组即要发电,又要供热,由于供热能力的限制,冬季采用以热定电的方式运行,调峰能力受到热负荷的制约,运行方式存在热电耦合现象,既要满足供热,也要满足调峰,需要对热电解耦。热电解耦的本质是实现电、热负荷相互转移,即热电比的大幅度调节,以达到削峰填谷、满足负荷的目的。常用的热电解耦方法有以下几种:

1.1 电锅炉供热

利用电作为电锅炉供热热源,电锅炉可直接供热也可储热,电制热锅炉将所发的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储存并对外供热。通过这种方式,将热电厂的热电产出解耦,在供暖季将发电的空间腾挪出来,给新能源机组创造电能消纳的条件。技术特点是热电解耦能力强,但机组经济性较差。

1.2 储热供热

在热网侧设置储热罐,利用蓄热对外供热。电负荷高、热负荷小时进行蓄热,反之进行放热,热量的转移,实现了“移峰填谷”。技术特点是低负荷调峰适应性差,但供热经济性较好。

1.3 汽机旁路供热

通过汽机旁路系统,将高参数蒸汽减温减压后对外供热。技术特点是机组供热量大,蒸汽不通过汽缸做功,负荷调整灵活,热电解耦能力强,但经济性较差。

1.4 高背压循环水供热

利用机组排汽的汽化潜热加热热网循环水对外供热。技术特点是可以达到冷源损失为零,但热网水通常达不到要求,需要二次加热。高背压运行,机组有效焓降减小,在同样的主蒸汽流量下,发电机端功率减少。

1.5 低压缸近零出力

将少量的中压缸排汽蒸汽引入到低压缸作为冷却蒸汽,余下大部分蒸汽对外供热。技术特点是机组供热量大,低压缸做功近似为零,负荷调整灵活,但需要解决末级叶片水蚀问题,叶片的安全性也需要评估及工业验证。

1.6 低压缸光轴

将低压缸转子改成无叶片光轴转子,中压缸排汽全部对外供热。在供暖期采用光轴转子,供暖期结束后换回纯凝低压转子的供热方式。技术特点是大大增加机组供热量,深度降低机组供电煤耗,低压缸脱缸运行,低压缸出力为零。

2 光轴改造措施

2.1 本体改造

加工一根低压转子,转子上无叶片,是一根整锻转子(即光轴)。在几何尺寸方面,如转子的长度、轴颈以及轴承跨距等,光轴与原转子基本一致;在重量以及临界转速特性方面,两根转子也基本相同。两根转子能够互换,互换时对低压转子支撑轴承没有影响。为减小叶轮鼓风摩擦产生的热量,光轴转子在叶轮处为等直径结构[3、5]。低压转子改造前、后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低压转子改造前、后结构示意图

2.2 系统改造

取消中低压联通管,在中压缸排汽口上部加装一个供热抽汽管道,中压缸排汽不进入低压缸,使之全部进入热网加热器。

增加低压缸冷却系统,防止低压缸光轴产生鼓风。将循环水流量改小,利用原有的凝汽器,冷却低压缸的少量蒸汽。由于凝结水流量减小,原汽封冷却器及汽封加热器退出运行,新增加一套汽封冷却器及汽封加热器。

3 解耦能力分析

某电厂的一台中间再热、三缸、双排汽、凝汽冲动式汽轮机,额定功率为210MW,设置7段抽汽,分别送至对应的加热器,其中高压缸有2段抽汽、中压缸有4段抽汽、低压缸有1段抽汽。

蒸汽在高压缸做膨胀功,发出的功率为:

蒸汽在中压缸做膨胀功,发出的功率为:

蒸汽在低压缸做膨胀功,发出的功率为:

新蒸汽在高、中、低压缸做膨胀功,三缸发出的总功率为:

式中:

WG— 发电机端功率,kW;

WHP— 高压缸内功率,kW;

WIP— 中压缸内功率,kW;

WLP— 低压缸内功率,kW;

Dr— 各段抽汽流量,kg·h-1;

DnH、DnI、DnL— 高、中、低压汽缸的纯凝汽流量,kg·h-1;

hrH、hrI、hrL— 各段抽汽分别在高、中、低压汽缸的焓降,kJ·kg-1;

hH、hI、hL— 纯凝汽流分别在高、中、低压汽缸的焓降,kJ·kg-1;

r — 抽汽段数编号;

ηjd— 机电效率,%。

以额定工况的设计参数为计算依据,计算表明:高、中、低压缸做功能力分别占发电机总功率的29%、46%、25%。低压缸光轴运行与纯凝工况相比,在主蒸汽流量以及压力、温度等初参数相同情况下,发电机负荷可减少25%,但供热量随着负荷变动而变动,不能单独变动。

采用热量法对机组的总热耗量进行分配。发电方面的热耗量等于总热耗量减去供热方面的热耗量,由于供热减少的冷源损失带来的热经济效益,都归于发电方面,也就是“好处归电法”,其发电热耗率为:

式中:HR — 发电热耗率,kJ·(kW·h)-1;

QM— 主蒸汽在锅炉吸收的热量,kJ·h-1;

QR— 再蒸汽在锅炉吸收的热量,kJ·h-1;

QO— 对外供出的热量,kJ·h-1。

汽轮机耗热量以及功率的变化,引起发电热耗率的改变量为:

计算表明:在主蒸汽流量以及压力、温度等初参数相同情况下,由于机组供热使得发电热耗率比纯凝工况下降约57%。

光轴供热运行方式,增加了供热量,满足了供热需求,可获得供热效益;同时负荷率有所降低,满足电网负荷需求,可获得电网电价补偿。

4 试验对比

利用现场的仪器、仪表进行了纯凝运行工况与低压缸光轴运行工况的对比试验。低压缸光轴运行工况的主要参数是以纯凝额定工况参数为基准,试验时将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尽量调到纯凝工况,试验数据及结果见表1。

表1 试验数据及经济指标汇总表

4.1 发电能力对比

低压缸光轴运行,汽轮机由原三缸变成两缸运行,在同样初参数时,做功能力下降。结果表明:在主蒸汽流量基本相同,试验工况下,光轴运行比纯凝运行,发电能力减少了56.5MW;将试验的新汽压力和温度参数修正到基准工况时,发电能力减少了50.5MW。

4.2 供热能力对比

机组负荷与主蒸汽流量成正比,发电负荷随着主蒸汽流量的增加而升高,主蒸汽流量的增加,中压缸排汽流量也随之增加,即供热热量增加。低压缸采用光轴运行,锅炉额定蒸发量时,供热能力为305.3MW。

4.3 发电煤耗对比

低压缸光轴运行,中压缸排汽全部对外供热,没有冷源损失,机组负荷率越高,热耗率越低,煤耗率下降幅度也越大。结果表明:在主蒸汽流量基本相同,试验工况下,光轴运行比纯凝运行,发电煤耗率下降了170.9 g·(kW·h)-1。

结语

在主蒸汽流量基本相同,试验工况下,光轴运行比纯凝运行,发电能力减少了56.5MW;将试验的新汽压力和温度参数修正到基准工况时,发电能力减少了50.5MW。

在主蒸汽流量基本相同,试验工况下,光轴运行比纯凝运行,对外供热能力达305.3MW,发电煤耗下降了170.9 g·(kW·h)-1。

低压缸光轴方式下运行时,中压缸排汽全部对外供热,满足供热需求,没有冷源损失,提高了机组经济性,增加了供热能力,减少了发电能力,实现了热电解耦。

猜你喜欢

光轴抽汽供热
近期实施的供热国家标准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600MW超临界机组供热供汽后对发电出力影响分析
浅谈直埋供热管道施工工艺
光轴的形态和应用
AP1000核电机组供热方案研究及分析
光轴键盘任我选
300MW级亚临界汽轮机抽汽方式、结构特点及选型的讨论
纯凝机组改供热后不同抽汽方式的经济性分析
极坐标框架两轴平台光轴稳定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