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日常性视角的巴厘岛与龙目岛传统民居对比浅析

2020-01-16宋振威汪永平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2期
关键词:巴厘岛院落民居

宋振威,汪永平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1 研究概述

印度尼西亚的岛屿众多,巴厘岛和龙目岛紧邻在一起,巴厘岛气候炎热潮湿,一年只有干湿两季;龙目岛终年高温,旱雨季明显。由于历史,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原因,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巴厘岛和龙目岛传统民居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以日常性视角为切入点,对二者传统民居进行对比研究。

2 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合作逐渐增多,长久的更深层次的合作需要我们对印度尼西亚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随着我国乡土建筑的复兴,建筑师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传统乡土建筑的历史脉络和更新策略中。基于我国乡土建筑研究的基本思路,解析巴厘岛和龙目岛传统民居,对于了解印度尼西亚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帮助。

3 巴厘岛与龙目岛传统民居日常性研究

日常性是对应日常而存在的空间性质,黑龙江大学的衣俊卿教授认为日常生活世界不是体现在外在的、具体的、琐碎的日常生计,而是体现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日常交往等活动中人为给定的知识储备、价值取向、文化见解和规则体系中,日常生活与人的生存价值体系、社会历史运行肌理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日常性指的是由于人的需求而产生的行为活动。由于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文化风俗和周边环境等方面影响使巴厘岛与龙目岛居民日常行为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直接影响了建筑空间。

4 巴厘岛与龙目岛传统民居对比研究

4.1 布局理念

巴厘岛文化是印度教与佛教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正是这种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共同作用影响了居民的日常行为,进而影响了巴厘岛传统民居的布局。巴厘岛人认为宇宙分为三部分:阴间、人间和天堂。这一思想可以很容易映射到巴厘岛的局部地形上。巴厘岛东部的阿贡火山被认为是神的居所,代表着天堂;海被人为是邪恶势力的所在地,代表着阴间;二者之间的沿海平原和山麓是人类的住所,代表着人间。因此,朝向山的方向被认为是神圣的,而朝向海的被认为是不纯洁的。由于巴厘岛大部分人是生活在巴厘岛的南部,而山脉大部分在巴厘岛的北侧,因此,北侧被认为是有利的方向,尤其是阿贡火山所在的东北侧被认为是最有利的方向。反映在建筑布局上,巴厘岛传统民居的家庙一般是位于东北方向。

与巴厘岛传统民居布局理念不同,龙目岛传统民居在平原地区,建筑拥挤在一起组成村落,规模庞大,甚至有几千人居住。在北部山区,房屋一边是一排粮仓,在房屋之间是一排开放式的亭子,亭子主要用于居民休息使用。

4.2 建筑形式

巴厘岛传统民居是由不同功能的建筑组成的,建筑立面是典型的三段式立面,由屋顶、墙身和基础三部分组成。屋顶在巴厘岛传统民居立面上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为了保护墙体,屋顶檐口挑出一定的距离。屋顶形式类似于中国的庑殿顶的形式,屋脊长度较短。墙身部分由墙体和柱子组成,有些建筑的墙体位置后移,形成了较多的檐下空间,这与居民的日常行为活动有很大关系。

龙目岛传统民居也是典型的三段式立面,但是屋顶比例被放大,立面上屋顶可占到建筑立面三分之二的比例。屋顶的形式非常特殊,在屋顶二分之一的位置,屋面的坡度发生变化,变得更为舒缓。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满足居民在室内能够正常的活动。墙身非常低矮,居民白天不会在住宅单元里,会在凉亭中,导致住宅不开窗户。龙目岛传统民居中的粮仓,屋顶形如清真寺的尖券形式,从屋面下部四分之三的位置,屋面坡度发生变化,变得更加舒缓。

4.3 功能布置

巴厘岛传统民居体现等级制度,并且对内与对外活动区分明显,而龙目岛传统民居布局简单,主要与人的日常活动有关。

巴厘岛的传统民居为院落式布局,中间为中央庭院;家庙位于院落的东北角,主要用于居民的祭祀活动;家庙的西侧,院落的北部为主卧亭,主要作为院落主人夫妻的卧室,家庭的传家宝也会放到主卧亭;其他的家庭成员住在院落的中部偏东的房间里;中部偏西的房间用于接待客人;妇女织布的场所位于中央庭院的南侧;厨房位于院落的西南角;粮仓和猪舍位于院落的东南角;巴厘岛人还将院落的布局与人体比拟,家庙代表人的头部,主卧亭和接待客人的房间代表手臂,中央庭院代表肚脐,厨房和粮仓象征手和脚,后院的垃圾坑象征肛门。

龙目岛传统民居大致呈方形,有两个平台,这与巴厘岛传统民居功能布置非常不同。居民通过三到四级台阶到达第一个低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作为休息,织布的空间。再通过三四个台阶进入第二个高的平台,第二个平台右手边为厨房,左手边被分割出一个房间,作为夫妻的卧室,同时孩子也是在这个房间出生的。龙目岛的粮食单独存放在一个独立于居住建筑之外的建筑中,底部架空部分作为休息和织布等功能的活动空间。

4.4 结构形式

在建筑结构方面,与印度尼西亚其他地区民居相比,巴厘岛与龙目岛都不是干栏式建筑,都是直接将建筑建在台基上。两个地方的传统民居主要承重结构都是木结构,就地取材,采用榫卯的形式连接在一起,整体稳定性较好,并且自重小。结构施工工艺简单快捷,可在短时间内建造房屋。巴厘岛传统民居木结构结合了抬梁式和穿斗式木结构形式,而龙目岛传统民居是穿斗式木结构形式。两者的结构形式造成了室内空间都比较拥挤,空间被分割为很多部分。

4.5 建筑材料与装饰

建筑材料方面,巴厘岛传统民居院落院墙使用泥墙或砖墙等,建筑围护结构采用竹编形式,屋顶采用竹瓦片,建筑台基为夯土基础或砖基础。龙目岛传统民居建筑基础为夯土基础,并且混合了水牛粪和稻草,其表面光滑。建筑围护结构采用的也是竹编形式。屋顶采用茅草,有15cm厚。

建筑装饰方面,巴厘岛传统民居通常会在建筑外部的柱子上包裹一块图案精美的布料。大门雕刻精美,以植物为题材。大门前有两个雕刻精美的雕塑,有的雕刻面目狰狞为了在阻挡邪恶的东西,有些雕刻憨态可掬欢迎客人的到来。与巴厘岛传统民居装饰比较,龙目岛传统民居较为粗犷,无太多装饰。

5 结语

民居是存在于村落中的有机个体,并且是土生土长,代代相传。日常行为影响建筑空间,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空间属性。从日常性角度为切入点,对巴厘岛和龙目岛传统民居进行浅析,从传统民居研究的层面对印度尼西亚的传统文化解读。国内对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研究甚少,有待更多专业人士努力。

猜你喜欢

巴厘岛院落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八一作品
印尼·巴厘岛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巴厘岛Potato Head Studios度假酒店
巴厘岛记趣
院落里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