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灵菌制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0-01-16杨耀芳朱建萍胡坚强

中成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胶囊有效率量表

张 丽,杨耀芳,朱建萍,胡坚强

(1.上海市闵行区吴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241;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 200240)

乌灵菌为炭角菌科炭角菌属真菌黑柄炭角菌的菌核,俗称“乌灵参”,由于黑柄炭角菌在炭角菌属中药用价值突出[1],故借助现代生物工程发酵技术将其菌丝体干燥后粉碎,制成乌灵菌粉。HPLC 法可测定乌灵菌粉中腺苷、染料木素、5-甲基蜂蜜曲霉素含有量,为其功效研究提供了依据[2]。最近发现,经发酵后乌灵菌粉培养基中总黄酮含有量明显升高[3],均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药理依据。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乌灵菌制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其作用机制、临床实践的考察提供参考依据。

1 药理作用

1.1 镇静催眠 戴一等[4]发现,乌灵菌核乙醇超声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并确认是其发挥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部位。

1.2 改善阿尔兹海默病认知功能 邹小冬等[5]采用水迷宫和Y 形迷宫实验显示,乌灵胶囊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是增加Cx43 分泌,从而促进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反应性。王海等[6]通过定位航行实验、空间搜索实验发现,乌灵菌粉能显著改善APPswe/PS1dE9 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阿尔兹海默病具有老年斑(SP)、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 两大病理特征,超微结构证实老年斑的主要成分为β-淀粉样肽1-42(Aβ1-42),而过度磷酸化Tau 蛋白(p-Tau) 会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临床表现为记忆功能减退、认知障碍等。研究表明,乌灵菌粉能减少小鼠海马中Aβ1-42 水平,影响Aβ 聚集体的形成,从而减少老年斑生成,改善小鼠认知功能。

1.3 抗癫痫 李亚楠等[7]构建海人酸诱导的难治性癫痫(RE) 大鼠模型,给予乌灵胶囊7 d 后再给予卡马西平,采集不同时间点血样,HPLC 法测定卡马西平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卡马西平是治疗复杂癫痫的首选药之一,但其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导致出现耐药性及严重不良反应,为此常联用乌灵胶囊,结果表明联合用药能促进机体对卡马西平的吸收,从而发挥减毒增效作用。其作用机制为(1) 乌灵胶囊能显著降低癫痫大鼠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Glu) 水平,调节大鼠海马组织内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平衡,即升高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ly) 和γ-氨基丁酸(GABA) 水平,降低天冬氨酸(Asp)/Gly、Glu/GABA 比值;(2) 可能通过HMGB1、TLR4、NF-κB/p65 信号通路,逆转了耐药基因P-gp 的过表达,从而发挥作用[8-9]。有学者认为,丙戊酸钠会导致肝细胞内线粒体代谢异常,发生过氧化反应而引起肝损伤;刘玉亭等[10]发现,乌灵胶囊对丙戊酸钠治疗戊四唑诱导癫痫大鼠致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能改善肝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所含L-色氨酸增加大鼠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从而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1.4 MCAO 保护 舒忙巧等[11]给大鼠行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 手术,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尼氏染色和免疫组化发现脑缺血可显著降低海马GABA 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D) 水平,而乌灵菌粉水提物 (300、600 mg/kg) 在缺血后即刻干预时,可抑制MCAO 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表明它对MCAO 模型小鼠海马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GAB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D) 水平有关。

1.5 抗抑郁 冯璐[12]建立社会竞争失败小鼠抑郁症模型,通过Western blot、qRT-PCR 发现给予乌灵菌粉14 d 后能降低小鼠海马内质网应激水平,减少未折叠蛋白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提示它能有效缓解社会竞争失败模型引起的内质网应激,促进内质网恢复稳态,保护细胞正常功能,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1.6 提高听觉 磨宾宇等[13]报道,乌灵胶囊能减轻饮水抑制法耳鸣大鼠模型听觉通路中神经元细胞的损伤程度,改善听觉中枢超微结构,降低听性脑干反应阈值,从而提高听觉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提高下丘脑γ-氨基丁酸、5-羟色胺水平,促进神经元异常放电的恢复,改善大鼠听觉通路中神经元可塑性相关基因及细胞骨架蛋白表达,从而改善耳鸣症状。

1.7 抗辐射 罗威等[14]报道,乌灵菌发酵液能调节T 细胞、溶血素、凝集素抗体分泌,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增殖等免疫应答的多个环节,从而增强小鼠免疫功能;针对3 Gy γ 射线辐射伤害模型,乌灵菌发酵液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心脏中MDA 水平,加速白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促进造血系统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调节能力与造血功能来发挥抗辐射功效。

2 临床应用

2.1 失眠 许良等[15]发现,失眠症患者中有记忆力减退者占80.71%,故采用乌灵胶囊治疗36 例相关患者,疗程12 周,发现睡眠量表(SPIEGEL) 评分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而降低,显著优于治疗前;事件相关电位(ERP) 是特殊的脑诱发电位,其中P300 认知电位可作为评价记忆力的客观指标,给予乌灵胶囊后其潜伏期与波幅均优于治疗前,总有效率为88.89%。李鹰[16]采用交泰丸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心肾不交失眠(心神过扰,心火偏亢,思虑过度),发现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91.3%,优于交泰丸组的59.0%;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为42.6 分,低于交泰丸组的55.6 分;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为43.2 分,低于交泰丸组的75.3 分。然而,对于肝肾不足失眠(精血虚少的大脑失养头痛眩晕,神志不宁难以安眠),乌灵胶囊的疗效不如健脑安神片[17]。刘晓燕[18]将71 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乌灵胶囊组、艾司唑仑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和副反应量表(TESS) 进行评估,发现2 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44%、54.29%;乌灵胶囊组PSQI 评分的减分率显著高于艾司唑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分别为8.3%、11.4%),表明联用乌灵胶囊疗效不低于艾司唑仑,而且不良反应更少。曾奕彬等[19]比较了帕罗西汀联合乌灵胶囊及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伴失眠102 例,发现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帕罗西汀组的74.5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评分、IgA 和IgG 水平也低于单用组,表明帕罗西汀联合乌灵胶囊能迅速缓解抑郁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有效调节患者体液免疫功能。

2.2 心脑疾病合并焦虑、抑郁

2.2.1 心脏神经官能症合并焦虑 耿露源[20]给84 例心脏神经官能症合并焦虑患者(16~76 岁) 口服黛力新,其中42 例加服乌灵胶囊,发现其有效率为90.48%,HAMD 评分为5.54 分;分别优于单用黛力新的73.81%、9.45 分,而且联合用药后改善心前区疼痛、心悸、乏力及失眠的效果更明显。

2.2.2 心绞痛并发焦虑 张庆江等[21]给80 例心绞痛并发焦虑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降血脂)、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张冠状动脉),其中40 例加服乌灵胶囊,发现治疗12 周后联合用药较单用西药更能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肾阴虚证合并焦虑症状。

2.2.3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 谢燕等[22]给86 例患者口服多巴丝肼、舍曲林,其中43 例加服乌灵胶囊,治疗前后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 评估运动功能,HAMD评估抑郁程度,检测胱抑素C、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发现联用乌灵胶囊能缓解抑郁症状,改善运动功能,调节血检测指标。祖倩等[23]报道,乌灵胶囊干预的治疗组抗抑郁总有效率82.9%,而对照组为31.4%;帕金森病症状改善总疗效为94.3%,而对照组为74.3%。郭健等[24]采用滋肾柔经汤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肝肾阴虚证帕金森病,发现能明显改善降低 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PD39项问卷(PDQ-39) 评分,表明联用乌灵胶囊能改善患者认知障碍、抑郁等多种非运动症状和心理问题,还能通过降低血清脂联素、尿酸来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炎性因子反应,保护脑神经细胞。

2.2.4 癫痫伴有焦虑、抑郁 刘星等[25]在常规抗癫痫用药的基础上,分别联合应用乌灵胶囊(27 例)、坦度螺酮(26 例),发现在第4、8、12 周HAMA 评分均较低,第12周发作频率减少,12 周后肝肾功能指标均无异常,也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发现乌灵胶囊可改善焦虑症状,减少癫痫发作频率,安全性好。陈春鹏等[26]治疗70 例癫痫患者,治疗组给予四神针联合乌灵胶囊;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发现2 周后HAMD、PSQI 评分显著降低,提示乌灵胶囊能缓解抑郁、睡眠障碍。陈勋[27]治疗80 例癫痫患者,2 组给予帕罗西汀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加用乌灵胶囊,发现总有效率更高(95% vs 80%),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12.5%vs 32.5%),HAMD 评分也降低,表明联合乌灵胶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2.2.5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石保青[28]治疗80 例精神分裂症,疗程8 周,发现奎硫平联合乌灵胶囊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单用奎硫平的86.05%,而且阴性症状(情感迟钝、情绪退缩、情感交流障碍等) 得分显著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故静脉血栓/肺栓塞也高于普通患者约2 倍,同时高水平Hcy 对神经产生毒性作用,损伤患者认知功能,而乌灵胶囊可通过调节D-二聚体、Hcy 水平来降低神经细胞损伤,减少血栓形成,改善阴性症状,激发言语及情感表达,从而提高认知能力,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2.2.6 冰毒依赖者焦虑 徐寅等[29]应用乌灵胶囊联合帕罗西汀,发现HAMA、PSQI 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用帕罗西汀,提示联用乌灵胶囊不仅能明显改善冰毒依赖者焦虑和睡眠状况,不增加不良反应,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复吸率。

2.2.7 脑卒中后抑郁 研究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升高时会增加患抑郁症的危险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 改变与抑郁症相关,神经生长因子(NGF)与促进神经元分化有关,单胺类递质5-HT、NE 与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炎症反应(IL-6、IL-26、TNF-α) 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也有一定关系。王剑[30]给予脑卒中后抑郁(PSD) 患者服用乌灵胶囊4 周后,能降低血清Hcy、BNDF、NGF 水平,改善单胺类递质(5-HT、NE) 代谢,减缓炎症反应。林吉等[31]以乌灵胶囊联合心理干预,发现总有效率为93%,能有效减轻抑郁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还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刘瑶等[32]采用Meta 分析,纳入16 篇文献,发现黛力新联合乌灵胶囊(653 例) 总有效率比单用黛力新(646 例) 高15%,HAMD、Barthel 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均更优,不良反应更小。

2.2.8 脑梗死后躯体化症状 刘伟等[33]指出,脑梗死后躯体化症状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康复。虽然文拉法辛被推荐为相关一线药物,但其起效时间需1~2 周,故将其联合乌灵胶囊治疗68 例患者,发现在第2、4、6 周联合用药组HAMD、HAMA、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 评分低于对照组(单用文法拉辛),表明联用乌灵胶囊既能缩短起效时间,又可发挥增效作用,并且在改善抑郁焦虑症状的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

2.2.9 脑卒中后疲劳 刘凤丽等[34]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 评估(FMA) 量表评估脑卒中患者疲劳状态、精力状况,运动功能,发现服用乌灵胶囊4 周后疲劳症状减轻,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2 水平有关。

2.3 女性疾病及并发焦虑抑郁

2.3.1 产后焦虑抑郁 胡豪等[35]使用帕罗西汀(对照组)加服乌灵胶囊(治疗组) 各治疗45 例产后焦虑抑郁患者,发现治疗4 周后治疗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28.89%,表明联用乌灵胶囊在缓解焦虑和抑郁状态方面疗效更好。

2.3.2 女性抑郁伴睡眠障碍 周严灿等[36]治疗128 例女性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均给予阿戈美拉汀,其中治疗组加用乌灵胶囊,发现8 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HAMD 及PSQI 评分、促卵泡激素也明显更低,表明联用乌灵胶囊可明显改善睡眠障碍、内分泌激素水平,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2.3.3 更年期抑郁症 陈永新等[37]治疗195 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分别给予乌灵胶囊联合米氮平和单用米氮平,通过HAMD 评分、改良Kupperman 指数评分(KM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 评分、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 及检测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雌二醇、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进行评价,发现治疗8 周后联合用药效果更优。

2.3.4 妊娠合并梅毒母婴结局 黄芳等[38]治疗妊娠合并梅毒患者41 例(23~39 岁),发现乌灵胶囊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3 个月后,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物质生活、心理、躯体、社会功能),降低母体不良妊娠情况(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早产儿等)、新生儿不良情况(低体质量、先天性梅毒、围产儿死亡等),并改善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滴度,表明联用乌灵胶囊能有助于降低母婴不良结局。

2.4 消化疾病并发焦虑、抑郁

2.4.1 功能性消化不良 吴晓军等[39]采用Meta 分析,归纳12 篇文献(1 392 例),发现乌灵胶囊联和西药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用西药。王雯[40]通过Meta分析显示,联合乌灵胶囊的总有效率达92.1%,显著高于不用该制剂的71.0%。

2.4.2 肠易激综合征 陈仰霞等[41]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别给予乌灵胶囊加小剂量(每晚2.5 mg) 奥氮平(观察组)、乌灵胶囊(对照组),发现治疗4 周后2 组HAMA 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单用乌灵胶囊[42]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而联用奥氮平对伴有焦虑情绪的肠易激综合征更能发挥疗效。

2.5 耳喉疾病并发焦虑、抑郁

2.5.1 慢性耳鸣 陈艳[43]治疗80 例伴有情绪障碍的慢性耳鸣的患者,均给予金纳多片,其中治疗组加服乌灵胶囊,对照组加服谷维素片,发现治疗后2、4、8 周治疗组THI、HAMA、HAMD、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而且随着时间延长其疗效更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2.5.2 神经性耳鸣 施维等[44]治疗60 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治疗组给予乌灵胶囊(养心安神)、甲钴胺片(神经保护剂)、地西泮片(抗焦虑),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扩张血管)、甲钴胺片,发现治疗3 周后2 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53.3%,治疗组更高,同时认为虽然尼莫地平片可缓解耳鸣,减少发作频率,缩短持续时间,但其总有效率徘徊在50% 左右,并且停药后会反跳,疗效不理想,而联用乌灵胶囊治疗3 周并随访4 周后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2.5.3 突发性耳聋 刘梦晨等[45]在西药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的基础上,辅以乌灵胶囊对60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耳鸣和精神焦虑、抑郁进行治疗,采用听力、耳鸣、健康调查简表(SF-36) 评分,发现治疗14 d 后联合用药组听力总有效率96.66%,高于西药组的90.00%;耳鸣总有效率96.66%,显著高于西药组的73.33%,表明联用乌灵胶囊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耳鸣、抑郁、焦虑症状。

2.5.4 咽异感症 杨军等[46]选择乌灵胶囊联合清咽理气散与单用清咽理气散治疗咽异感症患者各50 例,发现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清咽理气散组的84%,而且SCL-90 评分更优。

3 结语

乌灵菌含有多种氨基酸(主要为赖氨酸、色氨酸、谷氨酸、γ-氨基丁酸)、甾醇、多糖、腺苷、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成分,可改善脑组织对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通透性,调节神经元生理功能,加强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增加γ-氨基丁酸合成,提高γ-氨基丁酸受体活性,从而产生镇静、安眠、抗抑郁的作用。当脑缺血发生时,可显著降低海马GABA、BDNF 水平,而一定剂量乌灵菌粉水提物可缓解这一现象,故对两者水平的调节可能是乌灵菌粉重要的中枢作用机制[11]。

长期以来,人们局限于探究疾病本身的进展,很少关注患者的精神因素。随着乌灵菌制剂的应用可以看出,临床已从单一模式减轻患者症状,到注重患者精神因素等对其健康的影响,揭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内涵,也表明中药“辅助” 地位的重要性日显凸出。为了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今后需借助生物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HPLC 法等多种现代技术,构建乌灵菌制剂的中药-成分-靶标-通路网络作进一步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胶囊有效率量表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时光胶囊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时光胶囊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很有效率
聚焦“毒胶囊”
我有一颗神奇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