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唐代长城诗悲慨苍凉的写景风格

2020-01-16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边塞长城诗歌

刘 伟

LIU Wei

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Huhhot Radio and Television, Huhhot 010070, China

1 序言:关于“长城诗”

《长城百科全书》给长城下的定义是:“长城,中国古代巨型军事工程体系。由绵延伸展的一道或多道城墙,一重或多重关堡,以及各种战斗设施、生活设施、报警烽堆、道路网络等组成,是一条以城墙为线,以关隘为支撑点,纵深递次相贯,点线结合的巨型军事工程体系。”[1]从历史、政治的角度来说,长城是一个军事工程。然而,长城自出现之日起就承载了深厚的社会、人文和情感的意义。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长城都怀有特殊的感情,因此关于修筑长城的故事和描写长城风光的文学作品屡见不鲜。《中国历代长城诗录》序言中称:“写长城的诗歌均可归进边塞诗类,而写边塞生活的诗歌却不能说都是写长城的。但是二千多年来歌咏长城的诗篇在边塞诗歌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2]并进一步把“长城诗”定义为“反映长城生活的边塞诗”。[2]文中的“长城诗”参考《长城百科全书》对长城诗的定义:“长城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长城诗指内容凡涉及长城、长城关塞及长城故事的诗作;狭义的长城诗指诗作题目就是长城、长城关塞及长城故事。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很多边塞诗和战争诗都可视为长城诗,它们之间很难划出明确的界限。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讲长城诗的时候,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谈,即指那些题目即为长城、长城关隘、长城风景及内容是专门描写长城的修筑与故事的诗篇。”[1]文中的“长城诗”近于“狭义的长城诗”,但并不仅限于“题目即为长城、长城关隘、长城风景及内容是专门描写长城的修筑与故事”一语,而是指内容与长城、长城关隘、长城故事密切相关的诗作。

在中国古代社会,以长城为轴线的中国北方地区,历来是各个朝代、各个民族之间争战融合的广阔舞台。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时而斗争、时而融合,在长城一线上不断拉锯。诗歌成就巨大的唐朝,反映长城一线社会生活的诗篇独具艺术特色。社会、战争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长城及其周边生活的诗歌主题是复杂、丰富的,其中既有对长城这一军事工程的讴歌,也有对统治者开边黩武行为的不满;有建功立业的豪情,也有壮志难酬的愤慨,更有对战争之下人民贫苦生活的写照,凡此种种。文章所选诗歌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皆以长城为主题或出发点,围绕长城地区的社会生活来抒发情感,这些诗歌因对长城的关注而深刻,格调更壮美。

唐代长城诗的格调是昂扬、雄浑、悲壮的,其中既有从军将士无惧死亡的刚健情怀,也有对战争不已、百姓涂炭的悲悯。但与其他边塞诗有所不同的是,长城自其修筑伊始就渗透了百姓的血泪,而历代以来的战争更为其地留下了层层白骨。无论是筑城卒的白骨还是从军将士的血泪,都给长城染上了浓浓悲情的色彩。长城、荒漠、戈壁、草黄、水寒,这是长城一线干旱荒漠地区的主要景观,其与中原内地自然景观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得边塞寒苦意象被不断的强化。这巨大的落差不仅强烈地冲击着诗人们的视觉神经,更由于残酷的战争,给诗人们的身心留下了不可治愈的创伤。在战争环境下,诗人们对此环境更有难以自遣的不适与恐怖。反映于诗中,使得长城诗的景色描写在豪放中充满了悲慨、苍凉的写景风格色彩。

2 长城诗的写景风格之“悲慨”

边塞风光是粗犷豪放的,但这豪放无时不与长城特有的情感内蕴结合到一起,那粗犷与豪放背后隐藏的是诗人无尽悲慨的情怀。这悲慨既有对曾经筑城百姓之死的愤怒;也有对战死长城沙场的从军士兵的悲悯;同时又掺杂着对战争不止、百姓不宁状况的愤懑……在景色描写的过程中,这种种情感自然融于诗人的笔触,使长城诗的景色描写不流于表面的豪放,更有深沉的悲慨,令我们咀嚼不尽。刘长卿《从军行》:

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一身事征战,匹马同苦辛。末路成白骨,功归天下人。[3]

雁门关的春天,虽也有青草来点缀,但将士们的生活更多是征战的辛苦。这辛苦只有陪伴自己的老马或可了解。爱国情怀最终归于一堆白骨,至于将来的功业谁敢期盼,只希望天下太平而已!此诗虽短,但情感深挚,把边地戍守的将士悲凉的心境完全展现出来。“目极雁门道”一句,把情感深深融入到景色中,余味隽永,打动人心。与此韵味相似的是李益《统汉烽下》: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此地无人空月明。[3]

此诗展现了月下长城边触目惊心的画面,黄沙无边,白骨累累,明月空照,寄托了诗人伤感和哀怨的情怀。

长城诗的作者们来过往此地,大多抱着一种“过客”的心态,全没有当地人生活于此环境中的自得,这是从军而来的苦寒之地。边塞的风光在他们的笔下带着战争不平的郁闷,带着壮志难酬的愤慨,带着难以归去的无奈。对于长城一线风光的描写,时时流露出诗人孤独、愤懑的情绪。身处荒凉的北地,与人们相伴的只有充满了荒凉色彩的长城、胡雁、黄云、沙碛。如以下三首诗歌:

许棠《塞下曲》:

独野长城下,孤吟近北辰。半天初去雁,穷蹟远来人。

月黯氛埃积,风膻帐幕邻。惟闻防虏寇,不语暗伤神。[3]

周朴《塞上行》:

秦筑长城在,连云磧气侵。风吹边草急,角绝塞鸿沉。

世世征人住,年年战骨深。辽天望乡者,回首尽沾襟。[3]

卢照邻《雨雪曲》: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3]

边塞之地越是冷寂,军中将士越是思乡;越是思乡,越是反战,那建功立业的豪放情怀,也不时会被寒冷的北风吹散。诗人对于战争的怨恨与恐慌,都融入到长城诗歌的景物描写中,使得诗歌所描绘的景色总是掺杂丝丝悲慨、荒凉的情绪,不知觉间动人心弦。由于情感的消沉,种种意象在诗人眼中充满冷寂的、荒凉的色调。长城“水寒”是诗人们特别习惯沿用的一种说法。自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有:“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以来,唐人对“寒水”的意象情有独钟。如卢照邻《紫骝马》“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3];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朔风吹雪锈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3]。王昌龄《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3]

王昌龄在开元年间曾漫游西北边塞,到过临洮一带,诗中所写当是其真实感受。秋水寒、秋风厉,沙尘蔽日正是西北边塞的最典型气象。诗歌后两句哀叹征战之地从古至今黄沙弥漫,到处的白骨无人来收,其实正是对“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的反讽。充满浓重悲凉色彩的咏叹,反映了诗人悲悯的情怀。

3 长城诗的写景风格之“苍凉”

边塞的四季,几乎是常年不变的黄沙,特别是风起、草黄、月孤和雁飞的秋季。由边草、秋月和胡笳构成的边塞景色,形成了凄凉愁苦的意境留驻诗人笔端。除了悲凉的画面外,凄怆的背景音乐——胡笳也不断震撼着人们的视听,强化着边塞寒苦。且不说归雁声声,秋风阵阵,已令听者不忍流泪,那胡笳凄婉的旋律,更会让人“愁绝”。边塞生活的寒苦、艰难挑战着戍守边关的将士曾经的乐观、豪迈,寒苦之境达到极致,其所蕴含的美便只能是壮美。

由于北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长城诗的风景描写大多风格相似,所用意象格外统一。唐人徐彦伯有《登长城赋》详细描绘了长城一线冬日景色:“岁次单阏,我行穷发,眇默难田,幽阴马窟,土色紫而关回,川气黄而塞没。调噪鼓於海风,咽愁笳於陇月,试危坐以侧听,孰不消魂而断骨哉!况复日入青波,坚冰峨峨,危蓬陨蒂,森木静柯,群峰雪满,联岘霜多。”[3]作为一篇赋,此文描写极尽详实,把冬日塞北的萧索、荒凉、广漠而宁静的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

长城诗歌是粗砺豪放的,往往展现北地无尽的苍凉,在广漠壮阔之中又渗透着一丝丝孤独,一缕缕说不清的神伤。郑愔《塞外》:

塞外萧条望,征人此路赊。边声乱朔马,秋色引胡笳。

遥障侵归日,长城带晚霞。断蓬飞古戍,连雁聚寒沙。

海暗云无叶,山春雪作花。丈夫期报主,万里独辞家。[3]

此诗写长城一线的风光极为苍凉壮美。暮秋时节,塞外一片萧条之景,长城与晚霞相映成辉,古戍的苍凉与北地已干枯的蓬草,夹杂马嘶胡笳之声,一片寥廓苍凉的北地之秋的壮阔景象。又司空图《塞上》:

万里隋城在,三边虏气衰。沙填孤障角,烧断故关碑。

马邑经寒惨,雕声带晚悲。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3]

许棠《雁门关野望》:

高关闲独望,望久转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

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时见东来骑,心知近别秦。[3]

长城一带,除了黄沙便是积雪。孤独的将士们于战争的间隙稍事休息,但环境的单调、凄苦往往使人倍感孤独,更增愁苦。这两首诗充满了苍茫古朴的气息,一片冷色调渲染出的边地风景,蕴含着淡淡的悲凉之情。又杨巨源《关山月》:“苍茫临故关,迢递照秋山。万里平芜静,孤城落叶闲。露浓栖雁起,天远戍兵还。复映征西府,光深组练间。”[3]故关,长城重关之一,在今河北井陉县与山西交界处,又写作固关。又是深秋季节,落叶、孤城、栖雁、寒露,营造出故关一带宁静、苍茫的意境;李端《度关山》:“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3]窦,有地穴之意,属于边塞防御建筑。雁塞,指的就是雁门关。此诗写了边关的景色及地理形势,反映诗人建功立业的渴望。

长城诗景物描写多用意象“白草”“黄云”“寒水”。这几个词极恰切、深刻地描绘出了长城一线的景物特点,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荒凉与孤单。由于干旱与寒冷,北部边塞的草绿的时间极短,大多数时间是干枯的,呈现缺乏生机的白色。而由于常年的风沙,征人们目中所见多是黄色的云,那是被北方的黄沙染过之后的颜色。这类诗句在唐诗中比比皆是。如权德舆《赠老将》:“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鹿卢剑折虬须白,转战功多独不侯。”[3]王涯《陇上行》:“负羽到边州,鸣笳渡陇头。云黄知塞近,草白见边秋。”[3]张祜《从军行》:“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3]马戴《易水怀古》:“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落日萧条蓟城北,黄沙白草任风吹。”[3]黄沙、白草、黄云,这些意象充满萧条、寥落的色彩,这既是对边地风光的客观描写,又何尝不是诗人内心情感最真实的反映!

悲慨、荒凉,既是对北方边塞环境的客观写照,又是诗人内心情感在笔端的映射。长城与其关隘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意蕴就是深沉、悲慨、荒凉的。长城意象的加入,无疑加深了诗歌的悲慨色彩,获得更感动人心的力量。

4 余 论

限于篇幅,只以唐代长城诗悲慨苍凉的写景风格为研究对象,但实际上中国历代长城诗在中国诗歌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取得不凡的艺术成就。元明清三代,虽各朝在长城一线的战争情况有异,但长城诗数量巨大、风格多样,同样值得注意。明代时期,明蒙双方在长城一线的关系极为紧张,连年的征战使许多诗人追思前朝的良将,历陈朝廷的弊病,大量优秀的长城诗歌,特别是受明代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长城诗蔚为大观。由于受到来自游牧民族如蒙古鞑靼部、瓦剌部等的威胁,明代重建了以长城为主体的北部边疆防御体系,后来又建起了以卫城、所城为骨干,堡寨墩峰相结合的边防设施体系,成功地抵御了外来的入侵。这极大地促进了明代长城诗的繁荣。明魏谦吉有《登长城关瞻眺有怀》:“长城关外是呼韩,万马嘶风六月寒。传语胡儿休近塞,新来大将始登坛。东临瀚海擒阏氏,西出兰山觅可汗。闻报虏营霄欲遁,却防趁夜渡桑乾。”又陈子龙《饮马长城窟行》:“北风时漠漠,长城草枯落。长城信峣峣,何如故乡遥。相去虽万里,谅共夕与朝。朝夕幸匪异,展侧魂梦至……”。

元、清两代是少数民族统一全国政权,长城作为军事防御体系,其军事意义已大不如前,所以这时期的长城诗多是追忆往昔,凭吊历史,发思古之幽情。清陈玉璂《饮马长城窟》:“君不见长城之北青海边,平沙直上黄云天。沙中白骨堆何年,阴山九月风怒号。风吹戍火连云高,云中五原军出幕。左贤右贤心胆落,军中大将闻姓霍。鼓声如雷笳声死,冒围脱走天骄子。烽烟一扫万里秋,汉家天子恩未酬。男儿何用言封侯,太白蚀月旄头没。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一线,依旧是黄沙白骨风怒号,但往昔的烽火已不再燃起。遥想当年霍将军雄姿英发,战胜归来饮马长城窟,留下千载美名后世流传。

万里长城本身就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是激发历代文人墨客迸发诗情的一个源泉。两千多年来,围绕长城这个话题所产生的诗歌作品,何止千万。反映长城的诗歌作品,同万里长城一样,也是各朝代、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丰碑,一定会流传久远,在中国诗歌史中绽放别样光芒。

猜你喜欢

边塞长城诗歌
诗歌不除外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守护长城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边塞饮酒记
梦回边塞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