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功靠的是长期专注的积累

2020-01-15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俞敏洪任正非红利

1

1944年,贵州山区的一个贫困小村庄里,诞生了家中的长子。

家里几个人合盖一条棉被,在地坑里做饭,但父母依然发狠一样让7个孩子都坚持上学读书。这在那个年代,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作为长子的他从来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高中时在家复习功课,饿得实在支撑不住了,用米糠和菜和成面,烙着吃。家里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粮食用瓦罐装着,但他决不去随便抓一把,否则弟弟妹妹们都要挨饿。那时候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吃一个白面馒头。

1952年,他8岁的时候,国家第一次实行大学统一招生,建立起了新中国的高考制度。

又过了11年,1963年,他即将参加高考,母亲每天早晨额外给他一个小玉米饼,才没有发抖着参加考试。

最终他不负众望,考上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母亲竭尽全力准备的两件衬衣和一条拼接起来的被单,陪伴他度过了4年艰苦的大学生活。

在大学里,他坚持静下心来,把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课程全部自学完了,还自学了3门外语。大学毕业后,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技术干部。

1987年,他退伍转业去了深圳,集资2万余元创立一家小小的贸易公司。30年后,这家一直没上市的公司,一年的营收是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互联网公司的总和。他就是华为教父任正非。

2

1978年,有个插班复读生也参加了高考。

因为只复习了10个月,而且只读了高一下学期,最终没有考上。

他报考的学校——常熟师专录取分数线其实很低,但因为他英语考了33分,与录取线差5分,成为了全班唯一一个没被录取的。

人生离奇的是,当时落榜的他一定想不到,最终他的命运要靠英语来改变。

落榜后,他开手扶拖拉机、插秧、割稻,后来去当了代课老师。白天为生计,晚上在煤油灯下复习。1979年,他再度进入考场,再度落榜。

1980年,在复习班里苦读一年的他最后一次参加高考,一举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北大的几年间,却屡遭打击,没有一个女生拿正眼看他。

毕业后好不容易争取留校教书,结果1990年因为在校外做兼职培训,被北大高调开除。

然后,他将兼职做的培训取名新东方,火遍了全国,几乎每一个中国考生都曾经因为各种原因走进过他们的培训教室。他就是“鸡汤大师俞敏洪”。

3

5年后,一个身材十分消瘦的男青年也参加了高考。他在报考志愿表上潇洒写着:北京大学。之后,他创造了一个奇迹:数学成绩1分。

在餐馆里打了一年工后,他第二次参加高考,数学成绩终于摆脱了个位数:19分,结果还是落榜,无奈之下,只能继续打工生活。

骨瘦如柴的他根本就不是干体力活的料,在忍受了不到半年的皮肉之苦后,他看了一部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哭得一塌糊涂。

1984年,他第三次参加高考。靠着死记硬背公式和押宝题,数学奇迹般地及格了,但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

侥幸的是,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他被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

一度因为长得太丑连肯德基招服务员都不要他。却在毕业后进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老师,闲暇时间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翻译社,因为生意萧条,有一段时间他的翻译社不得不靠从义乌进一些小商品卖来维持生计。

几年后,他将当年在义乌进货时看到的景象变成了虚拟现实,做成了一个购物网站,使至少二分之一的中国女性为其“剁”过手。他就是“悔创阿里杰克马”的马云。

4

天堂有路你不走,学海无涯苦作舟。

40年时光沉浮,高考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无数人的梦想在这里交汇,有的人梦想升起,有的人梦想破灭。

许多现在叱咤风云的商业界大佬们背后,都有一段艰辛、困苦乃至离奇的高考经历。

虽然,他们最后的成功看起来已经和高考没什么关系了。

他们有的从事着和大学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有的大学还没毕业就开始创业,还有的读的都不能算是正经八百的好大学。

但这并不妨碍高考为他们带来了最大转折的一步。

高考就是一块分量十足的敲门砖,是被无数人踏过的上马石,是多少鲤鱼在这里摔得七零八碎的“龙门”。

不管是任正非还是俞敏洪、马云,当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本身都很不错。

正是通过高考,他们见到了更大的世界,迈上了更高的台阶,认识了更多的牛人。

更重要的是,对绝大多数农村少年而言,只有上大学,才能让他在好几年的时间里,可以不考虑生存条件和生活问题,而有时间、有尊严地待在大城市里。并进而观察大城市里的一切,学习和掌握在城市里生存发展的必要技能,接触到有可能实现重大改变的命运之机。

就像任正非曾说:“如果不是读了大学,也许我也创立不了华为这样的公司,社会上多了一名养猪能手或街边多了一名能工巧匠而已。”

5

这些年里,高考大概是被人骂得最多,又最受到珍惜的制度。

高考对公平的贡献在中国不可取代,只要有高考在,阶层流动性就在。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高考就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紅利”。

借助于高考这一超级平台,他们实现了人生逆袭、绝境翻盘,但很少有人去思考,高考的红利到底能够管多久?

我认识的一个五道口金融学院毕业的朋友,曾经给我讲过。他们的导师基本都是“一行三会”的主要领导或者是国内大型国有企业的老总,他的学姐、学长基本都已经在国有大中型银行、证券公司、投行的总部工作多年,有时候仅凭内部推荐,便能获得非常好的工作机会。

这大概算是高考巨大红利的一个经典缩影了。

但这样的红利并非无所不能,更不会无限期存在。

当通过高考这条独木桥,迈上了人生新台阶之后,即使是清华北大的学生们也会快速呈现两极分化,有学霸也有学渣,有人振作也有人颓废,有人成大神也有人成奇葩,与别的大学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甚至有些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考入清北的学生,因为大学里的放纵,毕业时的状态还不如那些普通大学里的佼佼者。

高考,成了他们当中某些人一生里最辉煌的时刻。

真正工作后,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

如果你过去的优秀不能掩盖你现在的平庸,那反而会让人更容易放大你现在的问题。

除非你接受了这样的设定:你的人生,已经注定在18岁就达到了巅峰,剩下的日子都将笼罩在这阴影之下。

6

对一个人而言,不管是成功高考的红利还是失败高考的经历,其实影响时间都并没你想象得那么长。

一次的成功不足以让以后都不用奋斗,一次的失败也不用一辈子都活在阴影之下。

这两年,我的同学和朋友圈里有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显:那些从小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毕业跟风进了大国企、知名外企的人,越来越感到后继乏力。

他们从来也不乏学习的能力,学什么都学得很快,做什么都能做得还不错,所以在毕业的前5年,无论是社会认可度还是收入,他们一路领跑。

但在毕业5年后,不少并不是毕业于好学校,或者学生阶段表现并不突出的人,却越来越后来居上,弯道超越。

这些后来居上的人,大部分都拥有两个特质:要么就是有一技之长;要么就是在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领域里全身心地耕耘。

当我认真梳理现在许多互联网大佬们的高考经历时才发现,真正成功的人士同样如此。高考给了他们第一次机会,但随后的成功靠的却是自己长期在某个领域专注的积累。

比如任正非之于通信,李东生之于电器设备,俞敏洪之于英语,刘强东之于互联网,马云之于电子商务,撒贝宁之于演讲……

7

受限于我们的家庭和教育,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这样:不管喜不喜欢,擅不擅长,都得要以那些“成绩考得好”的人为标杆,你考不过他,就是不行;但社会并不是这样,你完全不用管另一个领域里别人有多能学,有多能考试,有多传奇。

你只要专注于把自己所在的领域做好,你的成就未必比他们小。

从这个层面讲,高考其实就是给了你一个认真做出选择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不会只有一次,但毫无疑问,第一次就选对会少走很多弯路。

这一次的选择过后,你会天然地得到许多红利,比如值得骄傲一生的毕业文凭,志同道合同样优秀的朋友,专业深厚、思想深邃的教授导师,丰富多彩让人大开眼界的大学社团等。

但没有什么红利是可以吃一辈子的,真正聪明的人,都会把短期的红利,变成一生的资本。

清北也好专科也罢,只要你会经营,通过高考后获得知识经历、学历背景、师生关系等等,都将会变成今后你的台阶、敲门砖、人脉资源。

高考可以决定的是起点,但不是终点。

就像迪拜,在石油经济的红利下,疯狂搞基建,并在旅游、金融、文化等更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方面大力投入。

最后,石油没了,但成功的迪拜留下了。

“一辈子能不能走出精彩,大学为你奠定了基础,但不能决定你的一生。”——俞敏洪

说到底,我们为什么要那么拼命地參加高考?

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算数学时,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你晚自习时,极圈上的夜空散漫了五彩斑斓;但是少年你别着急,在你为自己未来踏踏实实地努力时,那些你感觉从来不会看到的景色,那些你觉得终生不会遇到的人,正一步步向你走来。

猜你喜欢

俞敏洪任正非红利
站在矮处得人心
任正非:站在矮处得人心
焦点任正非
站在矮处得人心
俞敏洪:商海中冲浪的“平民英雄”(上)
抓住四大趋势红利
发掘人口红利“蓝海”
俞敏洪:一生只为一个女人奋斗
俞敏洪“闭嘴”:“张嘴”“毒舌”都为吃口饭
俞敏洪“闭嘴”:“张嘴”“毒舌”都为吃口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