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体系的构建

2020-01-15许哲宁

科技资讯 2020年3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高职院校

许哲宁

摘  要:创新创业课程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心是建设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该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剖析,借鉴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体系的构建,通过把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将创新创业课程与通识类课程融合建设、单独开设创新创业知识类课程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等途径,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课程  专业课程  融合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2(b)-0158-03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is the basi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ctivities. The focu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evelopment is to build a reasonable curriculum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raw lessons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irst-class university, the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integr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into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general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eparate courses in business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chers team,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system. It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the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nowledge, ability and attitude towa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Specialized courses; The fusion system

1  高職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1 缺少完整、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虽然将创新创业课程列入了课程规划,但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和零散性,创新创业课在课程的设置中,主要由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临时安排,缺乏体系性、规范性和整体性,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高职院校多采用借鉴和照本宣科,模仿国外或国内重点高校的教学模式,内容设置、理论知识过于丰满,不符合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学生水平,对学生益处不大,不能提起学生的对于创新创业的兴趣。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地方特色等拓展教学内容,进行有层次的教学。

1.2 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意识不足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注重专业理论课、实操课的建设,但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特别是在人才方案制订中,也很难见到创业内容。大多高职院校创业课程在完成基础、任务上,学生也自认为是边缘课程,可有可无,考试及格即可。创新创业也仅仅认识到是有意向、有创新能力的少数同学。这种由学生到学校的学习方式,前提需要学校全面对学生课程规划性的指导。仅仅就是为了参赛,没有系统性的培养,只能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路上处于启蒙阶段。

1.3 缺少创业专业化教师

高职院校创业创业教师团队基本处于兼任、临时组建、不确定性等因素。团队教师基本都是辅导员和从事就业工作的教师担任。由于创新创业课程在教学任务里属于新兴课程,所以任课教师基本都是由兼职授课,没有创新创业课授课经验,授课要求也没有统一标准,授课内容基本凭借互动交流、经验教学等方式,进而导致创新创业课一直处于边缘化,也很难组建一个专业授课队伍。

1.4 处于非主动型创业教育阶段

高职教师对于教授创新创业课程和高职学生接受创新创业课程都处于非主动型阶段,而是迫于就业形势严峻,导致大学生倾向自主创业。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批毕业生涌入劳动市场,加上疫情带来的客观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导致就业质量都难以达到学生的预期。机关事业单位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毕业就有可能面临的是失业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以至于高校只能通过自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积累他们的创业资本,来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

1.5 高职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热情度不一

1.5.1 部分高职学生对创新创业抱有高兴趣,但行动不足

通过社会媒体和舆论的大力熏陶下,许多创业英雄成为高职学生心中的楷模,许多高职学生对创业成功存在极度的膜拜心理,模仿个别案例,政府、高校等都面向学生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激发了学生参与创业的兴趣。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缺乏财务知识及相关经验只进行单纯的模仿,缺乏足够的调研和理性分析能力,不能够完全预测创业风险,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遇到挫折就会容易放弃,缺乏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在众多失败的原因当中,最主要因素有应试教育和升学教育体制下,束缚了学生自由想象、自主创新的意识,疏忽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这些能力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业前进的道路。

1.5.2 家庭教育认识不足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负面影响

以笔者所在大连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有2/3学生来自农村,父母多为辛苦劳作的农民,求职思想较为保守,对创新创业更是了解甚少,家庭条件一般,对于子女的求职建议也是求稳、求实为主。在就业创业方面表现活跃、积极的学生,根据不完全统计,多数家庭条件较为优越,或者父母从事自主创业等,在优厚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家庭环境下,能够给予子女一定的帮助,很大程度上支持子女实施创新创业。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程融合体系的路径

2.1 建立专业理论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融合的学习平台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设置这类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学生的学习创新创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有助于促進坚韧品格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以达到实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标。

2.1.1 创新创业课程与通识类课程的融合建设

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中,通识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化人才最佳的教育模式,而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上较少融合通识教育课程,组织创新创业课程及培训也面向一小部分有意向、感兴趣的学生群体展开,这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被小众化、边缘化。高职院校要面向全校学生将创新创业课程有效、系统地渗透到通识类课程中,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的知识要素,掌握创业的风险等,将创新创业课程与通识类课程融合建设,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和普及是十分必要的。

2.1.2 专设创新创业类课程

要提升高职学生对就业创业的重视程度,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打破原有的创新创业课设为选修科目、课时少、网络课、视频课等形式。高职院校需开设系统性、全面性和实用性相关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等课程,同时纳入必修课。授课形式以面授课为主,网络课为辅,二者相结合,通过课堂讲授形式把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目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结合高职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择业需求等传授给学生。

2.1.3 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创新创业课程培养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成员、全方位、全过程将创新创业内容灌输给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因为大学生在创业起步阶段,基本会尝试与专业相关的创业方向,一方面,专业知识与技能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根基,高职学生创业需要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辅助;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和视野,为高职学生专业课的掌握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式、新路径。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找好切入点,将创新创业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效融合。如科技技术转化、专业技能大赛、实操实训课为切入点,将创新点融入创新创业中,同时收集往届毕业生成功创业案例,引导学生学好专业课,做好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创新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2 创新创业的实践课程建设

2.2.1 在实践中发展创新创业模拟教学

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同时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单项模拟训练、综合模拟训练的方式,把学生合理进行分组,模拟真实情景,通过可接触的直接经验揭示创新创业系统的规律,以了解掌握活动内容、程序和方法。

2.2.2 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强化创新创业能力

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实现产学结合的形式已经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掌握有关创新创业基础类知识,通过企业实践中了解企业规范模式,适应工作流程,获得企业生产线上的新技术与新工艺,获得直接工作经验,同时把已有的知识体系带入企业,实现优势互补、深入融合、共同发展,在感受企业文化的同时强化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2.3 将创新创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中

高校教育要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创新创业文化依托于校园文化。具体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文化体系建设的首要条件、物质基础,也是文化建设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行为文化指的是在创造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创新创业行为文化指的是学校实践活动表现的特有行为规范、情感思维、价值观念等。而制度文化是创新创业的制度保障的基石。精神文化作为核心灵魂,是全体师生对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体现。

2.3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通过实现创业师资共享、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有助于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高职院校提供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集中在选修课上,且上课时间具有随意性,师资主要集中在辅导员及经济管理学院。没有很好的激励措施也使得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无法使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事实上,就教学实际而言,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应任用专业课教师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讲授,同时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的教学课程中,实现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用创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奠定了学生走出校门创业的第一步。

3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而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是封闭、孤立的,应与专业课程融合建设,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获得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课程同时要根据学校情况及对原有教学资源的融合渗透,构建系统、全面、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郑志颖,刘欣.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12):76.

[2] 张悦.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基础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寻[J].知识经济,2019(36):96.

[3] 夏素霞.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现状与实施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7(48):1.

[4] 赵会利.“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38.

[5] 郭捍华,徐颖.教育生态视角下创建创新创业课程有效课堂环境的解决方案[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3):231-232.

[6] 侯伟冬,王霏.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217-218.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高职院校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课程思政视域下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建设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