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芳烃产业链发展概况与思考

2020-01-15王伟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辽宁沈阳110032

化工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精细化工苯乙烯甲苯

王伟(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

0 引言

芳烃是芳香烃的简称,一般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芳烃中的“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简称BTX)是一级基本化工原料,是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医药、染料、洗涤剂、增塑剂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在我国石油化工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芳烃产能居全国前列,现有PX(对二甲苯)产能670 万吨,PTA(精对苯二甲酸)产能1340 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拓展完善芳烃产业链,大力发展下游的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品,对于辽宁省石化行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1 辽宁芳烃现有产能与产业链基本情况

1.1 苯产能与产业链

目前,辽宁省苯产能合计约240 万吨/年。其中,恒力石化97万吨/年,大连福佳大化40万吨/年,中石油辽阳石化55万吨/年,中石油抚顺石化30 万吨/年,中石油大连石化12 万吨/年。苯的最大用途是与乙烯反应得到乙苯,由乙苯可制得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其次是与丙烯反应生产异丙烯,然后转化为丙醛和丙酮,两者占苯总消耗量的70%左右。[1]辽宁省苯产业链产品结构较单一,主要以苯乙烯及其下游产品为主。全省苯乙烯产能合计约42.5 万吨/年。其中,华锦集团22.5 万吨/年,锦州石化8 万吨/年,抚顺石化6 万吨/年,锦西石化6 万吨/年。辽宁省苯乙烯下游主要产品为可发性聚苯乙烯(EPS)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目前,全省EPS 产能为32 万吨/年,其中盘锦龙光工程塑料有限公司16 万吨/年,大连嘉盛新材料10 万吨/年,沈阳正兴新材料6 万吨/年。全省SSBR 产能10 万吨/年,主要生产企业为辽宁北方戴纳索。

1.2 甲苯产能与产业链

辽宁省甲苯产能为48.5 万吨/年。其中大连石化35 万吨/年,华锦集团12 万吨/年。甲苯最主要用途是加氢脱烷化制苯和作为涂料溶剂、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等。[2]辽宁省甲苯产品多用做油品添加剂和作为化工原料直接销售,没有进行下游深加工。

1.3 二甲苯产能与产业链

二甲苯包括邻二甲苯(OX)、间二甲苯(MX)和对二甲苯(PX)三种异构体,在我国,芳烃产业链的核心是PX 的生产和加工。辽宁省二甲苯产业链也主要以PX 生产为主。目前,辽宁省PX产能合计670 万吨/年。其中,恒力石化450 万吨/年,中石油辽阳石化80 万吨/年,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40 万吨/年。PX 下游主要是用来生产PTA,PTA 是以PX 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生成粗对苯二甲酸,然后对粗对苯二甲酸进行加氢精制制得。目前全省PTA 产能为1340 万吨/年,实际产量1230万吨。其中恒力石化产能660 万吨/年;逸盛大化PTA 产能600万吨/年;辽阳石化产能80 万吨/年。PTA 在辽宁省内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目前全省PET 产能为70 万吨/年,PBT 产能为20 万吨/年。其中,中石油辽阳石化PET 产能30 万吨/年;营口康辉石化PET 产能40 万吨/年,PBT 产能20 万吨/年。聚酯纤维产能共计约30 万吨左右,其中天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 万吨/年(涤纶长丝),其它十余户中小企业合计约10 万吨。

2 辽宁芳烃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产业链延伸度不够,丰富的原料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游,中游化学工业不强,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品大多数为大宗的初级原料,这造成行业企业抵抗市场波动的能力较弱,持续盈利能力不强。

2.2 本地深加工不足

以PTA 为例,原料生产在辽宁,但下游的纺织工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辽宁省PTA 产能全国居第一位,但本省深加工比例较小,仅占不到5%。恒力石化PTA 产能为660 万吨/年,产品辽宁省内销售60 万吨左右,出口10 多万吨,其余均销往江浙地区;逸盛大化PTA 产能600 万吨/年,产品除出口20 多万吨外,全部销往江浙地区。

3 辽宁省芳烃产业链发展思路

一方面要增强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原料保障能力;另一方面是构筑和延伸一批上下游配套的芳烃产业链、产品链,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品。

3.1 推进炼化一体项目,实现结构调整

辽宁省石化行业要逐步减少燃料型产能,增加原料型产能,提升炼化一体化水平,同时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芳烃原料供给能力。目前,恒力石化2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已于2019 年5 月实现全面投产,形成PX 产能450 万吨/年;盘锦华锦阿美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苯产能32 万吨,PX 产能130 万吨;辽阳石化启动了100 万吨/年芳烃扩能改造计划。预计到2025 年,辽宁省炼油能力将达到1.4 亿吨,对二甲苯产能达到860 万吨/年。应在这些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周边布局精细化工企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为导向,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既要推出新产品,又要对传统产品升级换代。围绕省内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所产出的产品,通过招商引资、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等,着力将其“吃干榨净”,就地进行精深加工。

3.2 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

重点发展苯和PX 下游产业,通过建链、补链、强链,构筑和延伸一批上下游配套的芳烃产业链,提高产业丰厚度,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工程塑料、膜材料、高性能纤维等化工新材料。[3]重点发展高性能热塑性聚酯、聚碳酸酯、聚醚醚酮、聚苯硫醚、丁苯透明抗冲树脂等特种工程塑料;溶聚丁苯橡胶等特种合成橡胶,苯乙烯系和聚酯类等热塑性弹性体;特种光学聚酯膜、高性能反渗透膜等功能性膜材料,差别化聚酯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高性能合成纤维。

3.3 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差别化发展

全省各重点石化园区在芳烃中下游产品的选择上要各有侧重,按照适度差别化的原则,形成互相配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依托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辽阳芳烃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和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重点打造PX—PTA—聚酯—差别化聚酯纤维/光学聚酯薄膜/聚酯类工程塑料产业链;依托盘锦辽东湾新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和大连松木岛化工园区重点打造苯-苯乙烯-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丁苯橡胶/丁苯透明抗冲树脂、苯-苯酚-双酚A-聚碳酸酯、苯-苯胺-芳纶纤维/聚酰亚胺/聚醚醚酮、邻二甲苯-苯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等产业链。

3.4 坚持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增强社会认同感

源头治理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实现生产过程本质绿色化和污染物达标排放。强化先进安全管理手段的推广应用。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与安全标准化有机融合,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突出循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园区认定标准、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入园企业把好准入标准关、安全环保关、产业政策关等关口,提升园区质量。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大力推进责任关怀和绿色发展。对于社会比较敏感的PX 等芳烃项目,要加强科普宣传和与舆论、社区的有效沟通,强化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安全性,破除“邻避效应”,增强社会的认同感。

4 结语

辽宁省有着深厚的石化产业发展底蕴,芳烃原材料资源丰富,但利用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必须充分拓展产业链条,改变以往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利用现有产业基础,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开发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品,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精细化工苯乙烯甲苯
泉州永春骏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辽宁省精细化工科技成果转化困境探析与建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药甲苯磺丁脲片中甲苯磺丁脲的含量
全球苯乙烯行业或面临重组
水热法合成WO3纳米片及其甲苯气敏性能研究
UOP公开一种生产高纯度甲苯和对二甲苯的方法
洛阳石化1.2×105t/a苯乙烯项目开工
在精细化工领域创造更大价值——东湖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专访
精细化工车间“三字诀” 让精益安全理念落地生根
1-(对甲苯基)-2-(三对甲苯基-5-亚磷酰基)乙醛的汞(Ⅱ)配合物的X射线晶体学、光谱表征和理论计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