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地区吴语发展现状及传承保护研究

2020-01-14李嘉文孙苗苗葛庆华蒋晨昕黄冰心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生存现状

李嘉文 孙苗苗 葛庆华 蒋晨昕 黄冰心

摘要:吴语,又称吴方言,周朝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是江南一带的传统语言。吴语不仅是江南地区人民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而且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北方文化占强势地位以及全民推普的今天,吴语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本文立足吴语现状,提出有关于吴语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吴语;生存现状;保护阻力;传承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5.9;H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6-0011-03

一、研究背景

浙江地形复杂,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至改革开放初年,受限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薄弱,不同区域的人们在地形的阻隔下很难实现自由交流,久而久之,吴语形成了“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的现状。其中,影响吴语形成发展与传承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对吴语的形成发展产生了较为稳定的影响。春秋末期以来,吴地人民在使用吴语交流的过程中,将本地区的思维逻辑和特有词汇融入吴语中,同时传承了很多古音因素,进一步完善了吴语体系。

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带来的经济水平提高、文化包容性增强等因素,引起了吴语的进化和变异。吴语地区的经济水平位于全国前列,人员流动量大,普通话的推广成为必然趋势,所以吴语存在被普通话“同化”的可能性。此外,文化的包容性增强,吴语和其他语言在相互碰撞中交流融合,这也使得吴语的词汇、语法等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

二、研究现状

我国吴语研究文献数目众多。“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撰写的《现代吴语的研究》(1928)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方言的著作,它的问世推进了吴语研究的进程;2005年出版的《明清吴语词典》研究了明清时代吴语地区作者的作品;2016年出版的《吴语婺州方言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婺州吴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上述文献对吴语的后续研究都具有非凡意义。

总览吴语的现状,可以发现,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相应政策来保护和传承吴语。比如,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于2008年启动。虽然现有的政策表明了人们保护传承吴语的决心,但由于保护力度不足和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等原因,收效甚微,吴语的衰微趋势依旧。基于这样的严峻形势,加快吴语保护的进程已经迫在眉睫。

三、吴语的衍变历程

(一)吴语的含义

吴语,又称江浙话、吴越语、江南话。它以上海话为共通语、以苏州音为标准音、以江南群成方言为基础方言,主要通行于今浙江大部分地区、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的部分地区、福建北一角等地。

(二)吴语的衍变历程

吴语形成于春秋时代末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由于吴、越两国间频繁的战争,其语言不断交叉融合,为古吴语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两晋之交,古吴语受中原地区影响,进一步融合了当地的汉语音素。至南北朝时期,吴语区域受北方方言影响极大,大部分区域的吴语逐渐和北方方言趋同。可以说,汉代至南北朝是吴语的词语及其语言结构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但吴语在受到中原汉语冲击和同化的同时,依然保持着自身的语言特点。至唐宋,时和岁丰、国泰民安,经济重心南移至江南,吴语的发展环境相对稳定;吴语在得到巩固的同时,也奠定了现代吴语音的规模。至明朝,是吴语发展的繁荣时期。清末,强制推普、太平天国战乱等导致吴语逐渐衰败,对江南经济和文化造成严重影响。

四、吴语的特点

吴语区内部方言众多,基本上没有两地的方言是完全相同的,但又各有相似之处。

(一)语音特点

第一,不同于其他方言浊音慢慢被清化,吴语的浊音与古时相比变化不明显。吴语有其独特的“浊”系发音,当在声道闭塞,塞音未完全打开的时候发声,使得塞音后面跟着一个带音的气流,即[弯头h],因此吴语的浊音听起来十分明显。

第二,韵母普遍朝单元音化发展,元音发音不“正”。这一特点最典型的便是苏州话,由于其元音发音部位靠前、复元音较少,相较于其他吴语区,苏州人说话时嘴型变动小,苏州话听起来也更加软糯。

第三,声调上有“中古汉语‘平上去入四声各因声母清浊分阴阳”的特征,声调大致有八种类别,其连续变调情况错综复杂。

(二)词汇特点

第一,吴语会加一些语气助词来描述人或物。名词词头里习惯用“阿”来称呼亲戚朋友,以表亲近,如“阿伯、阿芳”等;“儿”“头”“佬”等词是十分常见的后缀,用以称呼人或物,如“新郎官儿、行头、乡巴佬”等;形容舶来品,吴语习惯加前缀“洋”,如“洋皂、洋袜”等。

第二,吴语的方言词汇会把事物具象化表述,十分形象生动、通俗有趣。吴语里称“肚脐”为“肚臍眼”,便是因其形状酷似眼睛;“眼珠”的颜色是黑的,因此吴语会有“眼乌珠”、“眼睛乌子”的说法;“做饭”一词不常出现在吴地人的口语,他们大多习惯用表述方式更加具体的“烧饭”、“煮饭”来表达。

第三,在某些字词句上,吴语存留了古音与古意。比如“忖”(想)、“学堂”(学校)、“物什肖动”(东西不要动)等,尽显“文言气息”。

五、吴语在保护和传承中的阻力

目前吴语的发展形势较为严峻,急需采取相关措施予以保护,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将会遇到较多阻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话的推广使吴语使用人数不断减少。1986年,我国将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的首要推广对象。1992年,国家确定了“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普通话推广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对推广普及普通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普通话作为人们消除语言隔阂、日常交流的重要媒介,契合国民根本利益,对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在普通话取得社会语言主体地位时,吴方言逐渐衰落。虽然部分地区出台了有关吴语保护的相应政策,但因缺乏中央支持,收效甚微。

第二,方言纯正度减弱。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地区人口流动加剧,进一步增强了吴方言与普通话的交流碰撞,加速了吴方言的衰落。而吴语多存在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吸引了较多外来人口流入。由于吴语自身读音晦涩并且保留了全浊音,外来人口学习吴语的难度较大,本地居民通常只能使用普通话与其交流,导致吴语的信息传递能力减弱,影响力下降。同时,部分吴语本地人口移居其他城市或者海外,吴语使用人口数量进一步减少。吴语的使用范围及使用人数不断缩减,使得吴语与普通话发展进程错步,成为滞后一方,这在城市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吴语使用人群仍占主导地位,吴语的城乡差异化不断扩大。

第三,吴语媒体建设较为薄弱。媒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电子媒介,人们能够获取相应的文化内容,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吴语造成了冲击。比如,外国媒体网络的许多新兴词汇传入中国,使人们的注意力被新时代潮流用语所吸引,而不愿意学习和使用传统吴方言。在媒体频道方面,人们能通过App搜索有关粤语、潮汕语言的频道,但是有关吴语的说书评书、歌曲、小品等频道却十分少见。

第四,人们对吴语的认知存在误区。许多吴地居民不清楚吴方言正在面临传承困境,对吴方言文化的尊重与认同感也在不断下降。一方面,吴语地区家长普遍认为吴语在生活中缺乏实用性,不必传承;另一方面,全面推普的政策也给学生带来错误观念,许多学生认为吴语不如普通话正规严整,已不适应时代发展潮流,部分年轻人甚至歧视吴语使用者;只有部分老年人口仍在使用吴语。同时,由于新生儿童人口逐年减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导致吴语使用者年龄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若继续忽视吴语传承,那么未来吴语很可能出现“年龄断层”现象。

六、吴语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由上述现状可知,目前吴方言的使用存在“断层”趋势,老派吴方言亟待保护。虽然普通话的推广对解决沟通问题和节约交易成本具有显著意义,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传统方言和地域文化的流失。如何在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实现语言多样化平衡,成了当下的一大难题。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如何开展吴方言的保护工作,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建立多元化与平衡的良好语言系统。

(一)非物质遗产视域下的昊方言保护

法律上将吴方言定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地方经济,还能推动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以吴语为传承媒介的昆曲,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荣登榜首,被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但是吴方言并未被列入非遗名录。吴方言逐渐衰落,吴歌、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何以为继?

1.法律角度下的方言保护

政府出台的政策及相关法律是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参考我国非物质遗产法第二条,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社会对方言保护已经上升到法律规范层面,例如《美国土著语言法案》明确了方言的法律地位;但从目前的国内环境来看,有关方言保护的法律条例却极少,我国应重视制定方言发展和保护的法律。

2.吴方言进教育

将非遗传承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推动苏州评弹昆曲等非遗走进校园。曲艺传承发展的根基,乃是地区方言,而学校教育的全员普通话是导致方言衰落的重要原因。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青年人责无旁贷。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戏曲课程、利用校园广播站播放昆曲单口相声等措施实现吴语教学,这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方言文化自信和形成正确的方言观。方言进教育有利于形成吴方言的文化环境,为建立在方言基础之上的非遗文化提供传承与发展的空间。

(二)“互联网+吴语”的新路径

1.实现吴语教学的供需平衡

在人口流动性大、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今社会,方言弱化成为一大趋势,而该现象在江浙沪地区尤其突出。为此,可以开发吴语信息交互平台,设立翻译,社区、地区识别和文化共享的功能。平台将接收的用户的语音信息与存储的语音语料进行比对后,给出相应的等级和发音分析。其中,地区识别功能可以通过对使用者的语音语调进行辨识比对实现。此外,社区为吴语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语言的良好环境,用户可以在社区结交吴语爱好者和家乡朋友;也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利用互联网解决吴语教学供不应求的问题。

2.构建吴方言数据库

吴语的保护不仅需要加强基层的传播力度,还需要注重其文献保护,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数据库具有存储、分类、比较、建立模型等功能,能够在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上对吴方言的发音语调、词汇、俗语等方面进行收集整理。数据库的建立为吴语研究学者提供了便利,学者能够在数据库中寻找到所需的完善真实的数据;同时,方言数据库是语言学和计算机学科的交叉运用,有利于推动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三)创新吴语传播方式

为更好地推动吴语融入日常生活,需要加强人们的传承意识和创新传播方式。上海、苏州等城市通过在地铁公交采用吴语报站的形式,让吴侬软语成为城市名片。其他吴语地区也可以借鉴此方法,实现吴语的推广。此外,吴方言传播可以借助国潮的力量,创立以吴语文化为核心元素的国潮品牌。国潮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将特有的东方元素融入潮流服饰中,是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体现着当代年轻人的文化态度和新型的国家文化潮流。为此,我们可以打造以国潮的“流行”为载体的“年轻态”吴方言。

近些年,传统的媒体运营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够满足公众需求,而与此同时,抖音、B站等新媒介逐渐成为传播资讯的主流平台。通过吴语与新媒体相互结合的方式,在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出针對年轻群体的吴语推广,或许能够产生更好的传承效果。首先,传统文化不能够总说“老话”。公众号的推文和短视频要具有时效性和创新性,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公众参与到吴语的传播活动中。其次,可以让订阅者参与投稿,进一步培养爱好吴语的自媒体人。例如,《闲话上海》等方言节目就对吴语的传播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2019年4月,一首用江浙沪方言演绎的吴语Rap首次出现在大众眼前,播放量超54万。其用地道的方言为吴语文化发声,呼吁大家保护衰退的吴语文化。

以年轻群体为主要用户的新媒体视频传播平台B站为例,一位名为“吴语平台”的UP主累计粉丝1.5万,视频内容以吴语小调方言相声和方言教学为主,平均播放量达10万次,其中《秦淮景》这一视频的播放量更是高达111.7万次。许多人也因为该UP主视频中吴歌软糯的语调和特别的表达方式而对吴语产生兴趣。在自媒体备受企业和公众关注的当下,利用此类平台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并在形式上加以创新,比如借助吴方言和说唱相等方式挖掘吴语特有的魅力。吴语的传承保护可以借助这个风口,持续发力。

总之,吴方言作为地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地区经济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方言失传,诸多民间艺术、戏曲文化也必然面临衰落的局面。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发挥地方机构、媒体多方的协同作用,吴方言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生存现状
蔡李佛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生存现状研究
宁武“小秧歌”探微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基于城市盲人组织生存现状调研的大学生纪录片创作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浅析湖南花鼓戏的生存现状
功能障碍者群体生存现状及其可持续生计策略选择
虎牙藏族民歌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论中国手机广告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
《亲爱的》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悲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