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奶免疫调节及预防慢性基础病作用简述

2020-01-14

中国奶牛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免疫调节铁蛋白乳制品

(中国奶业协会,北京 100193)

牛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如含有2.7%~3.5%的蛋白质、3%~5%的脂肪、4.5%~4.8%的乳糖,以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营养均衡,容易吸收,被营养学家称之为“接近完美的食品”,是人类理想的天然食品之一。牛奶不但可以为人体免疫系统维持运作提供营养物质,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牛奶包含许多可以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的成分。现有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食用牛奶有助于预防过敏、哮喘和呼吸道感染。科学家也深入研究了牛奶及其成分发挥免疫学作用的潜在机制,研究发现牛奶中的免疫球蛋白IgG、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乳铁蛋白直接参与免疫系统调节,并已在人体研究中作为生物活性成分进行了测试[1,2]。

1 牛奶中的免疫调节成分

1.1 免疫球蛋白IgG

牛奶中免疫球蛋白IgG可调节呼吸道的免疫功能,结合甚至中和呼吸道中细菌、病毒或过敏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以转运到上皮细胞屏障或黏膜组织,从而增强吞噬作用和病原体清除[3]。

1.2 转化生长因子TGF-β

TGF-β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牛奶中TGF-β2和TGF-β1含量较高,TGF-β是调节上皮细胞分化和屏障功能的重要因素,可以促进上皮屏障功能,并减轻局部炎症[4]。TGF-β对低pH值和蛋白酶不太敏感,可以完整地通过胃肠道,甚至可以被酸性环境或蛋白酶活性激活并发挥其功能[5]。

1.3 乳铁蛋白

牛奶中的乳铁蛋白是一种抗菌蛋白,可抑制铁依赖性病原体的生长,并且在体外测定中显示出抗病毒活性。乳铁蛋白还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对肠道屏障功能产生积极影响。乳铁蛋白可以完整地到达小肠,并在成人和婴儿小肠中均保持其功能活性[6]。

1.4 其他成分

牛奶中还有一些成分不直接影响免疫系统,而是间接促进免疫力提高。例如,牛奶中低聚糖通过与病原体结合的方式,阻止病毒黏附宿主细胞,相当于增强了消化道黏膜屏障功能[7]。低聚糖还可以促进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建立,在结肠中被肠道微生物群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增强上皮屏障功能,保护宿主免受感染[8]。

2 牛奶预防慢性基础病

我国食用牛奶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500年左右陶弘景写的《本草经集注》中就对牛奶的功效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草纲目》认为牛奶可以“补益劳损,润大肠,治气痢,除黄疸,老人煮粥甚宜”。牛奶也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品,古医籍中记载有著名牛奶食疗方,具有补虚损、益肺胃、养血、生津润燥、解毒等功效,针对慢性基础病人群,有一定的滋补效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病,患有一种及以上的人群比例高达75%。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表明,基础病人群的免疫力正遭遇重大挑战。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营养丰富的奶及奶制品对于一些慢性基础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2.1 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乳制品中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可明显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产生。2017年,欧洲动脉粥样硬化(EAS)年会发布了专家共识,确认LDL-C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9]。医学杂志《柳叶刀》于2018年11月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正好印证了上述研究,即与完全不摄入乳制品的人相比,每日摄入超过两份乳制品(指244g牛奶/酸奶、15g奶酪、5g黄油中的两种)的人群,整体死亡风险下降16%,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23%,中风风险下降33%。研究发现,奶及奶制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牛奶脂肪中约含30%不饱和脂肪酸,羊奶为50%,骆驼奶达到96%[10]。另外,发酵乳因乳脂肪分解,可以获得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

2.2 消化系统疾病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亦是引发胃癌的危险因素。据统计,幽门螺杆菌在全球自然人群中的感染率超过50%。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截至2017年,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到了60%,近8亿人被感染,50岁以上人群的感染率为50%~80%。研究表明,以发酵乳为基础的益生菌制剂(乳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和牛乳铁蛋白对根除幽门螺杆菌有积极的作用[11]。同时也有试验证实,益生菌可以与肠道菌群共生,对机体产生免疫调节作用[12]。

2.3 糖尿病

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可促进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改善糖耐量和血脂,有助于控制体重。经常摄入乳制品可降低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其中酸奶和奶酪特别有益。2017年《欧洲医学杂志》的一篇综述指出,发酵乳制品含有天然的益生菌,对肠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益生菌能够在临床前和人体试验中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改善体内的葡萄糖水平。牛奶的生糖指数很低,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小[13,14]。2017年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糖尿病膳食指南》建议,保证每日300g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2.4 骨质疏松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骨质疏松和相关脆性骨折是国际上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科学证据表明钙和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有作用[15]。研究表明:食用奶制品可以获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提高骨密度,减少骨质流失,而且不会产生补充剂可能带来的副作用[16]。《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也推荐,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应该从小做起,从儿童时期就应重视补钙。

3 结语

牛奶和乳制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已经得到现代医学确证。牛奶成分的精细化和最大化利用是国际上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未来要充分挖掘乳成分中有助于人体健康的功能因子、功能成分,研究作用机制,更好地发挥牛奶对于人类营养干预、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免疫调节铁蛋白乳制品
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厚壳贻贝低分子质量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中药混合粉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基于淋巴管系统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探讨新冠病毒致肺损伤的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
“天然抗生素”之乳铁蛋白
绞股蓝多糖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
乳铁蛋白铁饱和度对其耐热性、抑菌作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乳铁蛋白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铁蛋白升高”就是患了癌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