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我国海外工程承包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0-01-14郑立秀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0年4期
关键词:防控工程疫情

郑立秀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6)

1 前言

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全球大流行病。截至7月14日,全球210多个国家(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1 296万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恶化,严重影响了国际经济合作的开展,对国际贸易、工程承包、投融资等领域的合作带来冲击。我国海外工程承包营业规模居全球第一,在疫情冲击下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压力,需高度警惕和稳妥应对。

2疫情对我国海外工程承包带来多重风险

从目前疫情发展来看,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业务先后经历了3波疫情的叠加影响。第一波是国内疫情影响,项目所在国对我国人员往来和物资流动采取限制措施,影响持续发酵。第二波是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更大范围内采取了更严格的措施,人员、设备、物资跨国流动严重受阻。第三波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疫情的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疫情仍在快速扩散,由于其经济基础和技术医疗等条件有限,加之政治体制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疫情冲击和连锁反应更加突出。疫情的持续扩散将给我国海外工程承包带来多重直接风险和连带风险[1]。

2.1 疫情防控风险

我国企业海外工程承包业务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外中方人员近50万人,驻在国及第三国员工数量庞大,加之多采取集中作业和居住模式,疫情防控难度极大,聚集性感染风险较高。我国承包工程企业多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及发展中国家,当地医疗资源有限,防疫物资紧缺,应对疫情自顾不暇,一旦出现疫情扩散,我国项目人员将难以得到及时检测和救治,回国治疗也面临航班少、感染风险大、救治不及时等多重挑战。

2.2 项目履约风险

在全球疫情蔓延形势下,截至7月13日,共有178个国家(地区)采取了限制人员入境的相关措施。这种情况下,部分海外承包工程企业因所在国政府、业主疫情防控要求被迫停工。即使没有停工,也面临人员难组织、物资难供应、合同难履行的现实困难。疫情下大量中方管理人员、劳务人员派遣和往来受阻,国际供应链备受冲击,严重影响项目施工进度,甚至导致项目停工,项目延期成本及停工成本索赔的不确定性以及现金流受阻严重困扰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3 内外安全风险

疫情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影响正由公共卫生向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传导,影响各国政治安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美国等西方国家妄图转嫁疫情防控不力责任,利用国际舆论优势不遗余力地对我国“甩锅”、追责,导致有关国家民众对华产生误解,疑虑增多,极端势力可能趁机滋事。我国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的外部环境有所恶化,安全压力上升,海外工程承包员工甚至会成为极端分子发泄对华不满情绪的袭击目标。与此同时,疫情导致部分工程项目停滞、人员轮换受阻,海外工程项目员工身心压力上升,内部管理面临挑战。

2.4 长期经营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9%),加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财政和金融压力加大,近一段时期恐无力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导致中长期内我国海外工程业务量萎缩。疫情导致人员流动、原料供应、设备运输等阻滞,也增加了我国企业新签和实施海外工程的困难[2]。

3 中国海外工程承包面临转危为机的机遇

疫情加速了国际经济格局和分工体系的重新洗牌和转型调整,很多国家深陷疫情泥潭,而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提供抗疫援助,经济有望快速回暖和强力反弹,且工业产出已出现复苏迹象,这为我国巩固和拓展海外工程承包市场提供了坚实基础[3]。一些受疫情冲击的国家出于提振经济、增加就业、保持稳定的需要,也可能在疫情趋于稳定后加快开展基建工程,疫情后我国企业海外工程承包可能进入新一轮增长期。我国政府和企业在疫情期间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加大对驻在国的帮扶力度,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各方对我国的借重和期待有增无减,也可能将更多工程交付我国。

疫情凸显了各国经济结构的失衡性和应对冲击的脆弱性,推动各国对内外经济政策的反思调整,部分国家可能在疫情后重点完善公共卫生、5G通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这为我国推进“健康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难得契机,相关领域的工程建设需求有望上升,而我国在基建领域的显著优势无疑将助推企业抢抓和拓展工程承包市场[4]。

4 疫情下我国海外承包工程企业发展对策

4.1 将防疫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稳住人心、稳在当地

一是抓严、抓实、抓细境外疫情防控措施。全面排查项目情况,准确掌握中方和外方员工人员数量和健康状况。强化封闭管理,尽量减少员工与外界不必要的接触,严格做好员工的健康检测、工作场所的消杀,尽量创造非接触的办公和运营环境。做好人员少流动、不聚集、不串岗。二是加强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健全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制定并及时完善工作预案,做到有备无患。三是在我国驻外使领馆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海外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海外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四是解决防疫物资采购、国际物流及发放难题,对于防疫物资紧缺的境外机构(项目部),通过各种渠道,统筹合理调配资源,保障基本的防疫需求。五是加强对员工的正向心理疏导,倾听员工诉求,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打消员工的担忧和顾虑。

4.2 聚焦关键环节,强化合同管理,确保在建项目履约平稳实施

一是加强我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互帮互助、结对子的工作机制,实现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统筹调配,共渡难关。二是优化人员组织管理,加强互联网技术支持,通过远程办公方式,调整与业主、工程师、厂家的沟通交流机制,确保设计货物及出厂检验等工作正常开展。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当地劳务以及第三国劳务的招聘,充分利用本土和第三国资源。三是加强设备物资管理,全面梳理和评估设备材料供货时间,合理安排采购计划保障需求,制定在项目所在国或第三国市场进行设备材料采购的应急方案。及时关注检验检疫政策变化,做好申请快速通关绿色通道、物流清关等准备工作。四是加强合同管理,研究合同规定,针对该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收集证据,按照合同规定提交索赔报告,做好项目的索赔工作,通过索赔最大程度降低损失[5]。

4.3 强化安全监管,确保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一是在做好境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同时,必须坚持将安全生产工作与疫情防控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确保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双到位,确保疫情防控措施与安全生产措施双到位,坚决做到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安全生产资源投入不减少、责任落实不衰减、管控体系不打乱、标准要求不降低、管控措施不松懈,实现严格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制度标准在施工作业现场的有效落实,守住“不安全、不生产”底线。二是加强海外项目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和疫情危机应对工作,注意做好对外籍员工的交流、疏通和辅导工作,增进理解、合作和支持,避免其对疫情防控产生过激反应,甚至导致群体事件[6]。三是加强对境外安全形势观察,随时掌握所在国舆论动向,尤其是高度重视部分欧美不友好国家、当地敌对势力及其操纵的媒体借机捕风捉影、歪曲事实的恶意攻击、抹黑、打压,要及时发现负面舆情并向所在国大使馆请示汇报,在其指导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回应澄清。

4.4 创新思路方法,确保海外承包工程市场持续平稳发展

一是从国家宏观角度,充分考虑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生存发展困境,尽快出台相关金融纾困政策,提供低息或者无息专项贷款,缓解企业现金流匮乏困境。出台专项资金补贴、企业减税、免税或者缓交税款的相关政策,加强对企业的帮扶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特别是加大对主权类、投融资类重大项目以及项目集中、额度大、占比高的重点国家的资金支持力度,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多渠道做好舆情应对和宣传工作,通过中外媒体对外发声,消除误解,引导合作。倡导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当筹集捐赠防疫物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当地抗击疫情,展示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在当地的好感度。三是把握疫情后公共卫生、5G通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需求机遇,拓展新业务、新领域,以行业的多元化应对市场下行风险。

5 结语

作为21世纪以来最大的“灰犀牛”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经济全球化造成了震荡冲击,对包括海外工程承包在内的国际经济合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的海外工程承包合作不仅有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等市场竞争优势,而且有率先控制疫情的先发优势、开展国际抗疫合作的道义优势,短期内有能力和条件化危为机,中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光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应保持战略定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创新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抓紧推动复工复产,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抢抓后疫情时代对外经济合作的主动权。

猜你喜欢

防控工程疫情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