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市洛江区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提升

2020-01-13徐丽萍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长势灌木乔木

徐丽萍

(福建泉州洛江区林业局,福建 泉州 362000)

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美化城市还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对道路绿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再只是单纯地种植行道树,而是更多地强调视觉效果、生态效益、美化功能。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对改变城市的市容市貌具有重大意义,改造提升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城市的面貌改观,道路绿化改造提升是城市发展的需求。洛江区城市道路绿化起步较晚,原有道路绿化水平较低,作为泉州市中心城区之一,洛江区道路绿化景观亟需改造以提升城市形象。

1 洛江区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形式简单、色彩单一

洛江区建成区道路绿化总体迎宾感差,植物配植简单,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方式较少,主要采用单层乔木或者乔灌搭配的种植形式,景观层次不够丰富;缺少季相变化,常绿乔木用得多,落叶、观花乔木用得少;道路绿化色彩单一,在选择植物品种上对色叶、彩花植物选择较少,缺少花化彩化;园林小品应用不多,只是简单的设置景石或雕塑,关键节点或道路周边绿地内缺少景观小品。

1.2 遮挡视线,存在安全隐患

作为道路绿化,绿化带起到隔离作用,首先应保障行人及行车的安全。在洛江区有些路段人行道的乔木过于舒展,有些枝下高太低,影响行人通行;侧分带有些灌木(如美蕊花)疏于修剪,高度过高存在安全隐患;道路中分带有些需要视线通透的地方却进行了乔灌木密植;部分渠化岛灌木过高,如剑麻,首先对行车视线有一定的遮挡,存在行车安全隐患,其次容易刺伤到行人。

1.3 后期管养不到位

大部分绿化项目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如果后期水肥、管养不到位,植物应有的绿化景观效果就展现不出来。洛江区大部分路段都存在绿化后期管养不到位的现象,植物长势较差,规整型的灌木修剪不及时,长势凌乱,杂草未能及时拔除,出现缺苗、死苗现象未能及时补种等。

2 洛江区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提升的原则

道路绿化改造提升项目与道路绿化新建项目不同,它是基于原本道路绿化基础上的改造,必然会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因此,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应综合考虑绿化现状、周边环境、主要功能、植物生长习性等因素,在道路绿化改造提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节约原则

对道路绿化改造项目进行现场踏勘时应对现有的植物品种、生长状况、生长习性、周边环境等进行梳理,尽量保留原长势好的乔木、灌木,减少工程量,争取以最小的改动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1]。对长势较好但由于景观性或功能性需要更换品种的植物应找合适的场所进行移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2 安全性原则

道路绿化对道路能起到组织交通、引导车辆、减少司机视觉疲劳的作用,在功能上应充分考虑安全性。中分带的植物在夜间可起到遮挡对面车辆灯光达到防炫目的作用,因此要配植一定高度的灌木。栽植的乔木要有一定的枝下高,灌木要及时修剪,不能阻挡行人及驾驶员的视线,确保有开阔的视野[2]。同时,要充分考虑植物本身的安全性,有毒、有刺、有飞絮、气味不好、容易产生病虫害的植物应在道路绿化改造提升中避免使用。

2.3 适地适树原则

在选择植物尤其是骨干树种时应充分考虑其生长习性,应优先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具有本地特色的乡土树种。首先,每个地方都有具有代表性的树木、花卉,本地树种能体现地方特色,可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其次,适宜本地生长的苗木对当地的气候、土壤等适应性强,更易成活,后期的养护相对简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护成本。

2.4 植物造景美学原则

在道路绿化改造提升中,植物造景是改造提升的重点,直接影响改造提升的效果,道路绿化应结合道路特点充分考虑景观性。在设计中要遵循美学原则进行设计,避免景观设计的单调与乏味,使整个景观设计充满活力与生机[3]。在植物景观营造中要根据景观美学原则运用植物造景艺术手法,按照艺术美、色彩美、形式美的设计要求,从“点、线、面”3个层次对植物景观进行设计。

3 洛江区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提升的方法

3.1 保留与补植,适当增加绿量

本着节约原则,对原有道路长势较好的绿化植物应尽量保留,保留的植物品种出现缺株或死苗的应进行补植。对于补植的苗木,在苗木规格上应与原有苗木相近,若相邻同品种新旧苗木规格相差大就会影响整体景观效果,显得尤为突兀。

道路绿化需要有一定的绿量,要适当的增加绿化空间,提升绿地率。除了原有道路绿化带,还可适当增加道路周边附属绿地,将道路周边闲置地块充分利用起来进行绿化,使之与道路绿化融为一体,增加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性。

3.2 增加空间层次感,丰富景观色彩

道路绿化就是要将植物景观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通过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植物的配植形式体现不同的季相变化、色彩变化以及塑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变化。行道树要选树干笔挺、分支点高、抗逆性强、树形优美,且不能影响车行及人行的乔木[4]。

1)在空间层次上应充分考虑节奏、韵律感,植物的配植应采用乔、灌、地被、草多层次种植结构,这种种植形式不仅能最大地发挥生态效益,还能丰富景观空间层次,具有良好的观赏性。通过不同树形的乔木搭配或是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搭配形成道路绿化的节奏感;通过高低不同的植物搭配形成韵律感。

2)在保证道路绿量的同时还应考虑植物季相变化,加强道路的花化彩化。常绿与落叶搭配突出季相变化,适当的增加观花乔灌木对道路进行花化,增加彩叶乔灌木对道路进行彩化。尽可能达到四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变化效果。

3.3 加强后期管理,确保提升效果

道路绿化改造提升不能只是改造提升完一时的景观效果,要保持改造提升效果,后期的养护管理就必须到位,注重建设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管理。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绿化养护管理力度,进行精细化绿化养护,增加相关资金投入,提高绿化养护标准,并加强监管力度,制定完善的绿化养护管理体系[5]。其次,要在社会上加强爱绿护绿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绿化意识,使群众达到自我约束,形成爱绿护绿的文明理念。

4 实例——安吉路洛江段绿化景观提升

4.1 项目概况

安吉路是目前泉州市洛江区最重要的一条主干道,是洛江区的门户道路。现主干道宽40 m,为双向6车道。本次改造提升长度1.7 km,改造提升范围包括道路中分带(7 m)、侧分带(各2 m)、边分带及部分路侧绿地,改造提升面积约12500 m2。

4.2 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分析

整条道路绿量足够,但乔木总体长势不佳,植物配植不理想,色彩单一,迎宾感差。①中分带,乔灌木品种多、形态乱、长势不良,地被层次太多,后期管养不到位,整个中分带缺乏视线通透感(图1)。②侧分带、边分带,主要树种火焰木长势不均,地被与灌木色彩较单一,缺乏色彩与质感的对比,灌木未及时修剪,美蕊花高度存在安全隐患(图2、图3)。③路侧绿地,种植形式较为简单,缺乏色彩变化,露土现象明显,缺少适当的配套设施(图3、图4)。

图1 中分带改造前图2 侧分带改造前

4.3 绿化改造提升策略

安吉路洛江段是洛江区最重要的一条迎宾道,应体现出气势感、韵律感、色彩感以及生态性,此次改造提升的重点是植物色彩、树种搭配、种植形式等。

4.3.1 中分带 营造上层绿量丰富、底层视线通透,富有韵律感的道路绿化景观,通过植物的选择,对中分带进行花化,形成季相变化景观。主干树种选用观花乔木宫粉紫荆及树干笔挺、通透性好的小叶榄仁。种植形式上采用宫粉紫荆组团与小叶榄仁组团间隔交替种植。宫粉紫荆组团种植的地被有软枝黄蝉、矮化扶桑、大叶龙船花,每段采用一种地被,交替轮换;小叶榄仁组团采用草坪的种植形式,2个组团在视觉上形成疏密对比的效果(图5、图6)。

图3 侧分带改造前图4 路侧绿地改造前图5 中分带改造后效果图图6 中分带改造后效果图

4.3.2 侧分带、边分带 采用保留与补植的方法,去除长势不良的火焰木,用同规格苗木替换,原有美蕊花长势较好,进行保留并对其进行修剪达到适宜高度排除安全隐患。针对灌木、地被色彩单一的问题,选用彩叶、观花灌木、地被,如:矮化多花扶桑、亮叶朱蕉、洒金珊瑚、变叶木等,对侧分带、边分带进行彩化、花化(图7、图8)。

图7 侧分带改造后效果图图8 边分带改造后效果图

4.3.3 路侧绿地 对存在露土现象的地块进行补种,增加中小乔木或灌木,增加空间层次感,对路侧绿地进行花化、彩化,丰富植物景观。在面积较大的绿地内增加配套设施,如:桌椅坐凳、健身器材等,为周边居民提供休憩的良好环境(图9、图10)。

5 小结

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提升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需经历的一个内容,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绿化改造提升要在原道路绿化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造提升的策略,因此,分析探讨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对城市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长势灌木乔木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 园林苗木
园林绿化中乔木栽植难点及养护
山西:夏粮总产增长秋粮长势良好
漯河市常见灌木类苗木的整形与修剪要点
探究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
与世隔绝的人世
杜鹃等 5 种灌木对PM 2.5 的净化作用初探
南方早稻长势与常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