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早期肾损伤验案1则

2020-01-13苏艺峰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4期
关键词:潜血痹证尿常规

苏艺峰,曲 凡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尿酸过高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肾脏、骨骼等处而导致的疾病。痛风缓解期一般无明显症状,经常被患者忽视,若病情逐渐进展,易导致肾损伤。因此,痛风缓解期的治疗及改善肾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早期肾损伤的验案1则。

1 病案资料

患者,男,29岁,2019年5月24日初诊。主诉:右踝关节肿痛间断发作4年余。病史:患者4年前因大量活动后出现右踝关节肿痛,自行外敷止痛药后疼痛缓解;后右踝关节肿痛间断发作,自行外敷用药后症状可缓解,未予以重视及系统诊治。生化全项检查结果显示:尿酸581.10μmol/L,肌酐95.10μmol/L,尿微量白蛋白84.20 mg/L;提示肾功能损伤。尿常规:尿潜血(±)0.03 mg/d L;尿蛋白(±)15 mg/d L;尿白细胞(±)25个/μL。肝功能、血脂、血糖检查均正常。泌尿系统彩超显示:前列腺稍大,余无明显异常。症见:神志清,精神可,偶有踝关节肿痛,纳可,平素喜食肥甘厚味,夜寐晚,二便调。舌暗红、边有齿痕,苔白,脉滑。既往无关节外伤史,偶有血压偏高。家族史:父亲与祖母均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西医诊断为痛风缓解期、蛋白尿、早期肾损害。中医诊断为痹证;属湿浊阻滞、脾肾亏虚证。西医治以降尿酸,予非布司他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81,40 mg/片)口服,每次20 mg,每日1次。中医治以泄浊止痛,补肾健脾。处方:土茯苓30 g,萆薢30 g,醋延胡索20 g,百合20 g,菟丝子15 g,鸡血藤15 g,山药15 g,薏苡仁15 g,陈皮10 g,白术10 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控制饮食,适当运动。

2019年6月10日二诊:患者服药后无不良反应,偶有关节不适,无疼痛,无乏力,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滑数。复查:尿酸450.80μmol/L,肌酐98.70μmol/L,尿微量白蛋白53.84 mg/L;尿常规:尿潜血(+)0.06 mg/d L,尿蛋白(±)15 mg/d L,尿白细胞(-);肝功能、血脂、血糖均正常。在上方基础上加麦冬15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白茅根15 g,杜仲10 g,小蓟10 g,每日1剂,水煎服,继服2周,不适随诊。

2019年6月24日三诊:患者服药后无不良反应,无关节不适,无乏力,纳可,夜寐安,二便调。复查:尿酸358.69μmol/L,肌酐86.55μmol/L,尿微量白蛋白23.01 mg/L;尿常规:尿潜血(+)0.06 mg/d L,尿蛋白(-),尿白细胞(-);肝功能、血脂、血糖均正常。嘱患者停药,停药后继续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不适随诊。

1个月后随访,患者关节疼痛未复发,复查尿酸380.04μmol/L,肌酐85.23μmol/L,尿微量白蛋白6.27 mg/L,尿常规、肝功能、血脂、血糖均正常。

按语:患者平素恣食肥甘厚味,导致脾失健运,湿气浊毒内生,痹证日久不愈,病邪由经络累及肾脏,肾气亏虚致封藏失职,出现脾肾亏虚证候。另外,患者夜寐晚,易耗伤正气,致使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血不寻常道,故见尿潜血阳性。舌暗红且边有齿痕、苔白、脉滑均为湿浊阻滞、脾肾亏虚、阴虚火旺之象。治疗宜泄浊止痛,补肾健脾。方中土茯苓、萆薢、延胡索利湿泄浊,通络止痛;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白术、山药补脾益肾,益气养阴;菟丝子补肾益精;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肝肾之阴;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鸡血藤活血通络,使补而不滞;白茅根、小蓟凉血止血;麦冬养阴生津。脾气旺则能行水液,化湿浊;肾气旺则筋骨坚,气血旺。本方标本兼顾,清补并用,达到利湿泄浊、补脾肾之气的功效。

2 小结

痛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痹证的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密切相关。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故笔者认为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继而导致营卫失和,气血不足,脾肾功能失调所致,治疗时应在利湿泄浊基础上同时予以补肾健脾之法。痛风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但临床治疗大多集中在急性期,对于缓解期的关注不够。痛风缓解期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易被医患双方忽视。而尿酸主要随尿液经肾脏排泄,因此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对肾功能的损伤较为突出。在治疗理念上,缓解期痛风的治疗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符。因此,积极治疗缓解期痛风以延缓肾功能损伤也是临床应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潜血痹证尿常规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乌头对寒、热痹证大鼠痛觉敏感干预作用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尿潜血“+”是肾炎吗
尿潜血如何诊断治疗
C反应蛋白相比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小儿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
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