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土汤加减治疗崩漏验案1则

2020-01-13张佳河李胜萱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4期
关键词:阿胶汤加减白术

张佳河,李胜萱,李 惠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510405)

崩漏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女子在非月经期间发生阴道异常出血。出血量多,暴下不止,称为“崩中”;出血量少,淋漓不尽,称为“漏下”。两者虽名字不同,但常互相转换,交替出现,故称为“崩漏”,是一种月经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1]。《素问·阴阳别论》提出:“阴虚阳搏谓之崩。”从阴阳角度阐释了“崩”的发病机制;“漏”首见于《金匮要略》,其言:“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指出漏下是妇人常见下血的3种情况之一。崩漏的病因复杂多样,常与感受外邪、七情内伤、劳逸失度、饮食不节、气候地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也可因机体亏虚或他病迁延不愈而导致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严重失调。有学者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是冲任二脉亏损,无法制约经血,而致经血非时而下[2]。

1 黄土汤方义

黄土汤出自《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其言:“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黄土汤是张仲景治疗虚寒所致远血所设的方剂,具有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的功效,其便血的病机在于中焦虚寒,脾失统摄而血渗于下[3]。对于黄土汤的运用,《张氏医通》云:“阴络受伤,血从内溢,先血后便,及产后下痢。”临床可用于治疗符合上述病机的多种出血证,如崩漏、吐血、血尿、衄血等。

黄土汤方中药物为“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灶心黄土半斤”。方以灶心黄土为君,取其温涩之性,可温中收涩止血;白术、附子温中散寒,健脾土而复其统摄之权;干地黄、阿胶补耗散之阴血,兼止血;黄芩反佐,既制约白术、附子温燥动血之弊,也有清肝热、止血之功[4];甘草调和诸药。本方组方严谨,7味药物相互配合,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之功效。现代研究认为,灶心黄土中含有硅酸、氧化铝、氧化镁等多种成分,通过增加血小板活性以缩短凝血时间;黄芩有止血作用[5]。阿胶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认为其止血作用与其能增加血液中血小板含量有关[6]。

2 病案资料

患者,女,20岁,学生,2019年9月27日就诊。自述平时偶见月经周期延长,2周干净,量时多时少。8月17日开始阴道少量出血,色暗质稠,至就诊时已持续41 d。症见:神志清,阴道少量流血,淋漓未净,无腹痛,乏力,四肢不温,口干,偶有口苦,大便偏稀,饮食睡眠正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患者未婚,否认性生活史,子宫及附件彩超无异常。中医诊断为崩漏;辨证为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以黄土汤加减治疗。处方:赤石脂20 g(先煎),阿胶9 g(烊化),炮姜10 g,生地黄10 g,地黄炭10 g,白术10 g,白芍10 g,黄芩片10 g,炙甘草5 g,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方中加入地黄炭、白芍增加收涩养血之力;炮姜味涩收敛,可温经止血。1周后电话随访,患者述服药1剂后出血量减少,再服药3剂,血停病愈。

按语:崩漏的病因可归于“虚、热、瘀”,常见有血热、血瘀、脾虚、肾虚4个方面[1]。该患者阴道少量流血1个月余,伴有乏力、四肢不温、大便质软偏稀,此为脾阳不足、脾失统血之象;结合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等体征,可见有体虚、阴血暗耗之象。故辨证为脾虚型崩漏,予以黄土汤加减治疗,共奏健运脾土、养血止血之功。方中用赤石脂代替灶心土,并加入地黄炭、白芍、炮姜。赤石脂性温,味甘涩,质重入下焦,能收涩固崩止血。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赤石脂能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可有效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凝聚的作用[7]。生地黄炒炭后,因表面形成碳素,入血后能促进凝血因子激活,加速血液凝固,并且能收缩血管,达到增强止血的目的[8]。

《血证论》云:“合计此方,乃滋补气血,而兼用温清之品以和之,为下血崩中之总方。”中医治疗崩漏不是见血止血,而是治出血之病因,临床中辨证为中焦虚寒之崩漏,均可运用黄土汤加减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

猜你喜欢

阿胶汤加减白术
白术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欢迎来到2060年!
欢迎来到2060年!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须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