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压豆法治疗小儿遗尿病案1则

2020-01-12胡晓京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2期
关键词:遗尿压豆肾气

徐 宁,胡晓京,田 丽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450046)

小儿遗尿多指5岁及5岁以上小儿,具有正常排尿功能,没有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不能自觉从睡眠中醒来,发生无意识排尿的一种病证,中医又称“夜尿”“遗溺”等[1]。本病患儿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且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或3个月以上,小儿遗尿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2]。本病发病率较高,若长期不愈,易对患儿精神造成极大压力,患儿易出现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给患儿心身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也给家庭增加负担。目前中西药治疗遗尿的方法很多,常用的西药有抗利尿激素、中枢兴奋药及抗胆碱能药三大类,但不良反应较多,且停药后易反复。中药和针灸治疗,疗效肯定,但常因中药口感和惧针,部分患儿难以接受[3]。耳穴压豆法简、便、效、廉,易于被患儿及家长广泛接受。现举1例如下。

患儿,男,10岁,2019年2月16日初诊。主诉:遗尿7年。家长代诉,患儿3岁起睡中遗尿,呼叫不易醒,叫醒后神志不清,不知排尿或尿后不知。自述白天对夜间起床毫无印象。曾口服多种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现症见:倦怠懒言,面色晦暗无华,注意力不易集中,喜食冷饮,夜间多梦,小便清长频数,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弱。查体:尿常规及尿培养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小儿遗尿,属脾肾气虚证。治则:温肾固摄,健脾益气。因患儿不接受针灸治疗,遂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操作方法:取肾、膀胱、缘中、脾、肝、神门。首先用消毒棉签对耳郭消毒2遍,待晾干后,用止血钳夹取耳穴贴贴至对应穴位。嘱患儿自觉或家长监督进行按压,每日按压5次,力度以患儿感到疼痛并且耐受为度,3日更换1次耳穴贴,两耳交替。治疗3周后,患儿家属反映,每晚叫醒2次,叫醒时神志较前明显清晰;治疗5周后,每晚叫醒1次,神志清晰,未再遗尿;治疗8周后,患儿夜间不叫自醒,自觉起床排尿,有时夜间不起也未再尿床。随访2个月,未再复发。

按语:小儿遗尿是儿科临床常见病证,病变部位主要为肾和膀胱,与脾、肺、肝也密切相关[4]。《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曰:“小便者,津液之余也。肾主水,膀胱为津液之腑,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故不能制约。其水出而不尽,谓之遗尿。”《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固摄与气化,膀胱有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功能,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未充;肾气不足,下焦虚寒,闭藏失司,导致膀胱失约,故而遗尿,治宜温阳补肾,固摄膀胱。

中医认为,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与人体十二经脉、脏腑密切相连。《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因此刺激耳部相应部位可引起相关经络的感传,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5]。西医认为,遗尿为大脑皮层排尿中枢传导功能障碍所致,通过刺激耳部产生刺激信号,传至下丘脑,进而调节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活动[6]。本案患儿主要为先天肾气不足,浊液蒸化推动无力,膀胱开合无度,尿液无法正常生成和排泄;肾虚日久,脾气亏虚,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气生无源,固摄无权,水溢于三焦水道之外,故见遗尿,证属脾肾气虚,治宜温肾固摄,健脾益气。本案所取耳穴中,肾能益精气,纳肾气,调补先天之本;膀胱能补益肾气、行气固脬,有利下焦、补下元的作用;缘中又名遗尿点,是治疗遗尿的要穴,具有益智安神,调节脑干、脑垂体的作用;脾能健脾益气,扶正固脬,调补后天之本;肝能疏肝解郁,畅达情志;神门能补益心气、镇静安神,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六穴同用,温肾固摄,健脾益气,宁心安神,先后天双管齐下,调补患儿之不足,使脾肾得健,同时又调节患儿情志与睡眠,标本兼治,共奏缩尿止遗之功。

耳穴压豆作为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不同于药物和传统针灸治疗,具有安全无害、经济有效等特点,同时可有效避免患儿惧针情绪,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治疗期间需解除患儿心理负担,使其树立治疗信心,消除自卑心理,也应逐步引导患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睡前少喝水,早睡早起,避免白天过劳等。

猜你喜欢

遗尿压豆肾气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穴位贴敷配合食疗治疗对小儿遗尿症的影响
不同剂量索利那新分别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孩子胆小补补肾气
孩子胆小,补补肾气
幼儿园中的遗尿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