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搞好末级渠系管理发挥灌区综合效益

2020-01-12杨文丽

湖南水利水电 2020年1期
关键词:支渠渠系末级

杨文丽

(湖南省双牌水库管理局,湖南 永州 425100)

双牌灌区位于湖南省南部的永州市,于1966 年建成通水,设计灌溉面积32.5 万亩,2018 年实际灌溉面积为31.2 万亩,受益范围为永州市的双牌、零陵、冷水滩和祁阳4 县(区)的19 个乡镇,受益人口近40 万。目前,灌区管理模式为:干、支渠分离管理。干渠管理单位为湖南省双牌水库管理局,下设8 个干渠管理所,1 个灌溉试验站;支渠及以下末级渠系的管理单位为所在受益县(区)的支渠管理所;2018 年,灌区从事工程与灌溉管理工作的在职人员共314 人,其中:干渠管理117人,支渠及部分斗渠的专职管理人员197 人,斗渠及以下末级渠系的管理由其受益的村组管理。

双牌灌区现有干渠1 条长95.628 km,到2018 年底,干渠防渗衬砌长度为:89.87 km,衬砌率为93.68%。干渠上建筑物老化严重,己改造180 处,改造率为60%;支渠共长370 余km,防渗衬砌长度89.59 km,衬砌率为25%;支渠上现有建筑物619 处,己改造100处,改造率为16%;斗渠共1 419 条,总长1 422.1 km,已衬砌180.85 km,衬砌率不足5%。

1 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现状

双牌灌区末级渠系的现状为:渠首引水流量1 m3/s以下的支渠16 条(含分支渠),共长235.4 km、斗渠319条,共长830.5 km、农渠1 033 条,共长1 225.8 km。其中,已经防渗衬砌的渠道有:支渠178.9 km,斗渠473.4 km,农渠257.4 km(主要是农业开发项目)。由于末级渠系大多未衬砌,经多年运行,目前险工隐患多,断面不规则,渠道渗漏严重。支斗农渠完好率不足68%,各种建筑物老化失修,支斗农渠建筑物配套率仅为35%,而且老化相当严重。

双牌灌区末级渠系由于农渠与毛渠均由受益的村民负责管理,因无固定的资金投入渠道,不能对末级渠系进行标准化改造,只有在出现险情时才临时处理一下,以至末级渠系工程已严重老化,且基本上没有什么配套设施,除支渠进水闸外,所有的分水闸既无控制闸又无量水设施。所以,末级渠系水利用率非常低。

随着双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灌区干渠及建筑物得到了有效的改造与加固,工程标准逐年提高,但灌区末级渠系影响灌区整体效益的瓶颈状况越来越明显。

2 灌区末级渠系运行现状

双牌灌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灌区渠道所在地区属于丘陵地貌,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渠道基本上是傍山开挖,填方渠道多,埋管隧洞多,经过近50 年的运行,灌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多数混凝土及浆砌石风化严重,灰缝开裂脱落,沉降,渗漏十分严重,工程隐患多,影响灌区安全运行,再加之量水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用水户节约用水意识差,损耗水严重,甚至部分斗农渠不能通水,不能满足灌区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的要求,尾灌区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每年有农户因为用水而发生的水事纠纷发生,不利于社会稳定,应予以重视。

1)渠系状况差。建设时期,受国家财力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末级渠系设计标准低,开挖不到位,70%以上未进行防渗衬砌,在40 多年的运行过程中,也未得到改造与加固,基本上是根据当年运行的需要,阻塞一处便临时疏通一处,没有统一的改造规划,很多斗农渠是用三合土防渗的,现均已开裂、剥落,其防渗功能完全减退,渠系水利用系数低。

2)建筑物老损严重。末级渠系上的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为了加快进度,掺入了一些氯化钙等外加剂,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级配不好,碳化深度已普遍大于保护层厚度,钝化膜大部分已被破坏,其结构发生了锈胀裂缝,安全度大大降低,必须进行加固。

3)量水设施不完善。双牌灌区除支渠及较大型的干渠直灌斗渠外,末级渠系上基本上未设置量水设施,随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用水单位由原来以村组为单位转化为目前的以用水户为单位,不利于均衡合理用水。

4)无控水设施。同一条支、斗、农渠内,由于配套控水设施少,输水能力差,斗、农、毛渠的进水口未设置闸门及配套的控制设施,尤其是最末级的毛渠进水口,都是用泥巴进行封堵。由于缺乏控制,灌区上下游农作物无法均衡受益,经常发生水事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灌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制约了灌区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

目前,双牌灌区末级渠系的管理模式为:已经成立用水户协会的末级渠系由工程所在地用水户协会负责管理;未成立用水户协会的末级渠系,如果取水口在灌区干渠的斗渠,则由干渠管理所负责管理,如果取水口在支渠的斗渠,则由受益县区的支渠管理所负责管理;所有的农渠与毛渠均由受益的村民负责管理。末级渠系农田灌溉基本是由农民自己在斗渠、农渠上随意开口引水,不仅使大量灌溉水浪费,而且造成渠道严重破损,末级渠系经常出现“上游被淹死,下游常干死”的现象,十分不利于灌区管理。

灌区整体效益发挥是通过末级渠系来实现的。灌区末级渠系与灌区骨干工程在灌区水利工程体系中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影响着灌区整体效益的发挥。并且,灌区末级渠系工程与用水户直接相关,供水状况的好坏、供水保证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用水户的受益程度,影响用水户水费上缴的积极性。

3 双牌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及管理对策

搞好双牌灌区末级渠系改造的对策,务必采取工程加固、防渗防漏、清於除障、配套设施、信息技术及优化调度等技术措施和成立用水户协会的行政手段、以奖代补的奖励机制。

1)工程加固。对出现阻水的“卡脖子”渠段及有可能危及灌区工程安全运行的险工隐患渠段一定要进行除险加固进行彻底处理,完全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灌溉运行安全。

2)防渗防漏。对渗漏严重的渠道采取混凝土防渗。通过对渠道内坡表面风化、开裂严重渠段采取表面修凿浇筑8~10 cm 厚C15 混凝土防渗层,增强渠道防渗能力,加固渠堤,提高渠道安全运行及水利用率。

3)清於除障。双牌灌区末级渠系输配水渠道C15混凝土衬砌,设计慥率η=0.02.由于那些没有用C15 混凝土衬砌的渠道边坡常会出现变形,原来旧浆砌的填缝砂浆脱落,缝隙长草,渠底淤积导致末级渠道输水慥率不符合设计要求,输水能力严重降低。所以,在每年运行前,都要进行彻底清於除障,铲除渠道边坡杂草,清除杂物,以减少渠道输水慥率,提高渠道输水能力。

4)完善设施。目前,灌区水量计量是在支渠口测量计量,但由于从支渠口经斗渠、农渠、毛渠,最后输送到田间的输水损失较大,为彻底解决灌区水费征收环节多,征收困难的难题,要减轻用水户负担,为最终实现量水到用水户提供有力条件。

末级渠系控水设施的完善是减轻末级渠系水浪费,缓解尾灌区用水矛盾突出的技术措施之一。要大力增加投入,对灌区农渠以上的斗、支、干渠已安装的量水设施(闸门或闸阀、闸房)重新规划,全面进行修复。实行计量水费的进水口,还要增设水量计量表,或充分利用渠道建筑物进行量测水。注意保养修理好控水和量水设施,保持闸门闸阀启闭灵活。在闸门闸阀处修建管理房,并配套专用防盗锁。闸门、闸阀、闸房要统一由专职人员管理,放水期间要用过硬的手腕,严格的纪律,统一控制。

5)信息技术。信息管理是现代化管理模式,先进的管理手段,快捷方便的管理方式。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要改变双牌灌区近50 年来形成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灌区渠道分布和用水需要,在斗渠及以上渠道的进水口,必要时在渠首或某段安装采集与控制设备,以达到准确了解各级渠道输配水的实情,有利于合理优化、科学调配,有益于运行管理人员科学调度及防汛决策。

6)优化调度。双牌灌区一般每年4 月份应开闸引水,首先,在服从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做好结瓜中、小型塘库的蓄水工作,到7 月份开始进入抗旱期。每年的8月份是双牌灌区抗旱最紧张的时候,科学调度尤为重要。在干渠上,可采取流量分段包干、分所包干送出。对末级渠系而言,在同一条支渠或斗、农渠,一般实行轮灌制度,确保全灌区均衡受益。

7)成立协会。用水户协会建设的主要做法:一是水文边界的界定:由灌区管理局、受益乡镇、县区支渠管理所及受益村组共同参与组成工作小组对灌区所有支斗渠的水文边界进行界定。二是灌溉面积的核定:由县区组织专门班子,采用先进设备、科学方法在界定支斗渠水文边界的同时,以支斗渠的水文边界为单元,实事求是地核定灌溉面积。三是群众民意的调查:以灌区支斗渠的水文边界为调查单元,充分听取农民用水户的意见,认真采纳农民用水户的合理化建议,使广大农民用水户自觉接受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灌区改革工作中来。四是及时成立用水户协会:通过制定协会章程,推选用水户代表,选举协会领导成员,分水系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在此基础上,成立乡镇农民用水户联合会及县区农民用水户总会。五是加大对已经成立的用水户协会的管理与扶持:帮助协会进行工程规划及运行管理的技术指导,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协会对工程进行维修与改造,支持协会的有关能力建设。

8)以奖代补改造末级渠系。所谓“以奖代补”,主要是为了支持和鼓励用水户协会积极改造协会所管理的工程,由灌区管理局与用水户协会签订责任书,制订支、斗渠系工程改造资金配套办法:凡建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支、斗渠,在每年工程改造完成后,灌区管理局可以按照工程实际完成造价的50%给予资金补贴。事实证明,这种资金奖励方式,对调动用水户参与末级渠系的工程改造的热情很高,效果比较明显。

总之,要完全解决灌区水利设施,特别是支渠以下末级渠系工程状况不良、量测水设施不配套的被动局面,建议相关部门要将将末级渠系的改造纳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之中,分年度有计划地对末级渠系进行改造,并且,要优先对由受益农户成立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财政扶持,对改造好的末级渠系工程进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中央及地方财政要加大对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奖补资金的力度;并且,对大型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的补助资金不宜分散使用,要由大型灌区管理单位作为业主集中使用,以便监管。

猜你喜欢

支渠渠系末级
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新建支渠施工图标准化设计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受防渗标准影响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问题探讨
运载火箭末级离轨控制策略优化
汾西灌区渠道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效益评价
基于辽阳灌区渠道水利用系数计算及修正探讨
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模式可持续性生计评价研究
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DF100A发射机末级电子管的计算与分析
小载荷飞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