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能力比赛成果向教学力转化的路径分析

2020-01-11江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1期

【摘要】全国教学能力大赛的改革对于促进教师日常教学效果提升、促进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指向性非常清晰。为促进比赛成果向大赛指向性目标的转化,辨析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力的关系,并提出表格化管理策略,给出具体示范,详细阐释促进教学能力向教学力转化的路径。

【关键词】教学能力大赛  教学力  表格化管理  三位一体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重点资助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高职校园文化的跨文化融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SITKY20180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1-0001-0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由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改革而来,改革后的比赛越来越多的指向对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和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实施教学能力的考察,改革的目标对于促进教师日常教学水平提升的指向性也越来越清晰。

改革后的比赛所考察的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比赛初衷所指向的教师日常教学水平之间还有一道鸿沟。前者是教学素质的评价因子之一,后者则是教师行为能力的具体实现,显然改革后的比赛旨在推动新的教育情景下教师教学行为效力的提升。要将这种指向性在各个职业院校的日常课堂教学成效中有所呈现,实现教学能力比赛成果向课堂教学效果的转化, 促进参赛教师的教学能力向所有教师的教学力的转化,必须澄清教学能力和教学力的关系,必须诉诸管理上的策略和措施作为保障,否则很可能比赛仅仅是成就了一些比赛场上的明星教师,比赛改革仅仅是加重了教师备赛的工作量,成就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管理者积累政绩的私心,结果是耗费了学校资源,占用了教师准备日常教学工作的精力,反而降低了职业院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影响了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必须实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向“教学力” 的转化。

教学能力大赛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点考察教学团队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达成、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获奖教师上述能力高了,这些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好了?实际授课过程中就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完成德育、智育等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度就高了?显然不是,因为教学能力不等于教学力。教学能力可以划分为教学准备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再细分又可衍生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控制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等。[1]上述教學能力的结构界定和大赛所考察的教学能力一致,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行为能力,即教师会不会教,而缺少对学生的关注,缺少对教师教学行为效果的关注,即缺少关注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真正有效,即教学对学生有没有用。[2]缺少关注获奖教师的日常教学效果是否对学生的成才成长有长远的促进作用。这与大赛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因为“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是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更是要以学生专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核心目标的。

由教学动力、教师影响力、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教学力的提升才是大赛的主旨。因为教学力是教师在改造教学活动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一切关系和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是教师改造教学活动的能力,它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能和学生的成长;是教师创造知识、整合知识、传递知识、培育学生的能力。[1]可以说,教学力关注的是教师愿不愿意教好,实际教学过程怎么样,教学结果对学生有没有用。教学力才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中考量教师贡献力的关键指标。大赛要实现考察教师的教学力,比赛过程一定需要引入学生这一评价教学的主体性因素。

比赛后,要实现比赛的导向性目标,促进获奖教师的教学能力转化为教学力,转化为所有教师的常态化教学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学校的课堂教学载体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需要一些管理策略和措施的保障。

二、表格化管理策略保障从教学能力比赛成果向常态化教学力的转化。

将获奖教师的教学能力转化为常态化的教学力,需将大赛的经验与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将它变成一套教学实施的标准化行为,将教师教学的行为能力转化为教学过程的行动力,表格化管理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表格化管理是对执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的最佳形态。参加教学比赛的教师在比赛过程中依照比赛要求的指向性,一定积累了一些使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经验,一些实施先进教学方法的经验,一定有过一些进行教学创新的经验。这些经验转化为实际教学过程的教学力,实现从比赛经验到常态化教学经验的转化,需要学校层面运用表格化管理作为保障。

表格化管理的三个要点是运用系统思维,明确职能和职责,运用流程控制,规范职能运作,用表格化的语言固化职能、优化流程。[3]上述三个要点恰恰可以辅助教学能力比赛的三个指向性要求向实际教学效果的转化。即教学实施前,运用系统思维,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糅合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中,明确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资源和线上资源和数据的职能分工,明确教学活动中的创新与改革要素。第二,在学习的整体生态中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职责分工,教师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教练、督导和导演,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运用流程控制,将教学过程流程化,每一个流程中都必须包含上述要素,即线下活动和线上资源运用,教师和学生的职能和职责确认。最后用包含了上述流程和要素的教学设计(教案)的表格来固化,从而实现将教学能力比赛的指向性要求向常态化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要求的转化。教学实施后,再运用包含了教学创新点、教师影响力、教学实际效能等要素的反馈表——教学反思表格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从而切实保障教师教学力的不断提升。

(一)运用教学设计表格实现教学能力比赛的成效向常态化教学成效的转化。

教学设计作为教学常规材料,每个学校都有要求,是每个老师必须要准备的教师实施参考,是教学实施的行动指南。据调查,一些学校现有的教学设计仍然沿用十年前的模板,表格的要素还停留在主要教学知识或能力要求、教学方法、教学互动点、教辅手段、教学内容及板书等传统教学环境下的要素。教师填充这样的教学设计模板,如何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线上线下结合、现代学徒制等最新教育理念?如何指导教学改革和创新?

要实现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常态化,要将教学能力比赛的指向性要求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改革原有教学设计中的基本要素和表格格局。将互联网+思维、线上资源融合、线下教学活动化等要素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融入表格;将教学过程流程化的形式、流程中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职责与职能分工固化为表格要素,更新教学设计的表格样式和基本要素,以下表1为例。

上述表格用系統化的思维、标准化的表格将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包括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思路与创新、教学方法融合,形成了一个开放性和包容性极强的教学结构图式。每一个要素都在引导教师实施教学活动时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教育行为、主动施行先进教学模式,使用有效教学方法,用教学能力大赛的指向性要求来指导日常的教学活动。用教学活动流程图、教学实施具体流程引导教师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流程化教学设计思路,执行流程化备课要求;用项目名称、任务名称要素引导教师执行项目化教学改革,用教学资源建构、融合线上资源后的线下活动引导教师执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用教师督导和学生活动时间比例、学情分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活动要素引导教师施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用课程思政点和教学创新点要素引导教师执行教学改革的任务。最终形成了一个以时间轴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活动施行的标准化规范,一个不断思考教师和学生、技术、教学内容及其相互作用的开放式图示。

最终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即通过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能让学生快速“同化”为已有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设计教学法,设计能快速打破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平衡,实现新知与原有知识结构的顺应,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实现教育目标的以学生为中心。

总体而言,教师教学前和教学中完成上述表格,定能将较高的教学能力转为实际的教学执行力、教学创新力。而教学后的教学反思则是提升教师教学动力和教学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二)利用教学反思表格督促教师在即时的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动力和教学影响力。

教学实施是一个即时性很强的实验性活动,实施过程就是实验当下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的过程,因此教学实施后的反馈评量和反思总结对于提高教师教学的动力和教学的有效性程度,提高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颇为重要。而教学反思和反馈评量也可以通过表格将指向性要素嵌入,用表格固化反思思路和方向。见下表2。

上述表格中的第一、第二个项目指向的是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的反思,教师填写这部分内容就是在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教学行为不断向对学生有用的方向逼近;学生学习力提升效果的反思则是指向以学生为中心和终身学习理念的贯彻实施情况的反馈,教师通过分析线上数据和课堂活动参与度,对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效果、线上线下教学的资源分配和现场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总结,从而不断提升混合式教学的持续改进;最后一个项目是对教师教学力持续提升的一个指向性要素,完成上述项目的填写,将保障教师将大赛所指向的一些教学改革要求落实到现实的教学行为反思中,激发教师的教学改革和改进的动力,提高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教师常态化的教学力。

上述表格集合了教学能力大赛所指向所有教学改革要素,代表了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而对表格的填写和表格填写后的督查,则是保证教学能力大赛成果向教师教学力和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和高职整体教育质量转化的关键性因素。

三、学校督导、参赛教师分享、普通教师融和,三位一体,保证表格化管理的有效实施。

上述要素齐全、可执行力强的表格在教学比赛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是这些优秀的表格往往只用来比赛。要将教学比赛的成果普惠到常态化的教学中,一定要形成学校督导和参赛教师分享和普通教师学习实施三位一体的执行主体。学校层面将上述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表格作为教师教学材料的模板向下推行,参赛教师将填充上述表格的实际过程平行分享给普通教师,普通教师学习并执行上述表格的填充,实现表格化管理的落地与普泛化。从而实现教学能力比赛成果向学校教学质量、教师实际教学力的转化。

不论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还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办赛的初衷一定是促进所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保证教学对学生成长的最大效度,那么比赛后,借助一些策略和措施保障,促进这些目标的实现,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樊泽恒.《论大学教师的教学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

[2]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4.

[3]狄振鹏.《高效管理的执行术》[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5:1-2.

作者简介:

江红(1981-),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