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立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2020-01-11孙仁道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以生为本核心素养

孙仁道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实践中,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目标,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努力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生为本;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支点.小学数学教师应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敢于推陈出新,大胆创新教学策略,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努力实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价值,促进单调的教学转变,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思想,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及品格的双重提升.

一、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部分.其中,数学抽象是指学生可以化抽象为具象,以具象化方式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逻辑推理是指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推理出未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预判和分析;数学建模是指学生可以总结数学规律,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解题模型;数学运算是指学生可以运用巧妙的计算方法精确、快速计算;直观想象是指学生能想象二维平面图形的样貌,以及简单图形的翻转、平移等;数据分析是指学生有较强的数字敏感度,可以在繁杂的数据中找到解题的关键数据,厘清数据关系.总的来说,具备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意味着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理解、逻辑分析、空间想象等多种学习能力,并且还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其养成科学的数学探究行为,为其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站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数学教学,既有利于学生自身思维分析能力的形成,又能够培养学生包括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视野开拓、信息技术、创新与创造力等综合能力,还能推动社会基础阶段教育事业的进步.核心素养作为新课标的制订来源,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教改支点,因此小学教育时期要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突出终身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题.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树立数学意识,渗透核心素养

要想培养好学生的数学品质,就要先让学生拥有积极学习的意识.只有让学生树立起数学意识,才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品质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形成良好的数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思维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感觉和空间观念,那么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数学融入他们的生活,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有效的数学意识.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已经转变了传统的例题、习题模式,而是图文并茂地穿插着一些学生接触较多的生活内容,像在学习计算时,运用学生常见的玩具、水果或者动物来代替枯燥的数字;在学习图形有关的内容时,则是摆脱了简单的基础性图形,而是采用颜色鲜艳,容易引人注目的国旗、脸谱等;还有教材的编排更侧重于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像教材在单元练习中整合的“填一填”“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数学广角”等,这些内容的实践,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问题,并将问题的解决生活化,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地形成良好的数学感觉,树立起有效的数学意识.

(二)构建有效教学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需要结合相关内容或问题,通过构建有效的情境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存在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到问题的解决,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创新思维的有效激发,使其对学科的教育意义和存在价值进行更好的感悟.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生硬的举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动态的教学新情境,使用简单的教学道具(迷你茶具)将教学情境生动化、形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代入真实的“去小明家里做客”的情境中,让学生更直观地观看教学视频,然后发挥想象:“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然后出示各项工序图片)引导学生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在学生进行回答后展示教学道具(迷你茶具):“看来,合理安排时,要考虑好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板书:先后顺序)“那什么事情可以同時做呢?同学们都挺善于开动脑筋的.那么小明要怎样安排这些事情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 可以请学生走上讲台自主设计方案,使用迷你茶具按照工序给大家进行模拟展示,这个过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发学生共鸣,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感,实现动手能力,还直观形象地将教学简单化,把数学问题层层递进,使教学过程衔接自然.

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设计出了最优化的方案过程:(如下)

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认识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了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不仅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了用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形成优秀的数学品质.

(三)转变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的转变是区别现代新课标与传统应试教育的主要内容.何为教学要求呢?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教学目标.

首先,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不再单纯地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应试能力为核心,许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已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思维分析、逻辑推导、想象创造等核心素养,从而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不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复杂的数学知识(当然基础数学知识除外),因为到了小学之后,学生记忆的这些方法都不再实用,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比如,喜欢思考数学问题,大胆质疑权威,算数过程认真仔细,书面写作整洁大方,等等,这些都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素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核心要求.

(四)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要我学”和“我要学”虽然读起来差不多,但含义却千差万别.传统应试教育中体现的是“要我学”的主旨思想,主要表现为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核心,学生只需跟著教师的步伐走就可以,让背就背,让记就记,注重学习结果而非学习过程.新课标教育中体现的是“我要学”的主旨思想,主要表现为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启发者”,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知识.学生有权决定学什么、怎么学,自主控制学习过程,而教师关注的也不再是学习结果,而是学习过程,即在良好的学习过程引导下,获得好的学习结果只是必然事件,无须刻意追求.

从“要我学”和“我要学”的区别来看,显然是“我要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更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预期,所以在现代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秉持“人本教学”理念,承认并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转变教学心态,注重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五)把“学习数学”转为“运用数学”

同“要我学”和“我要学”的区别一样,“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差别很大,体现了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素养的高低.“学习数学”就是把教材内容学会弄懂就行了,但“运用数学”则更进一步,要结合生活常识和经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也就是说,“运用数学”要比“学习数学”高一个档次,且是我国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根本所在.

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把“学习数学”转为“运用数学”呢?最好的方式就是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所谓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生活即教育,生活内容即教学实践内容.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类似“进水出水”“抓住子弹”等不切实际的应用题不能再出现了,相反,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时间管理问题等可作为新内容,而且在教学引导中,教师不能再以应用题引导学生思考,而是要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应用题,这样他们才能正确认识数学同生活之间的奇妙联系,养成在生活中学习、积累数学知识的好习惯.

(六)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互动式学习方法.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借助集体智慧启迪个人智慧,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获得经验,从而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总的来说,“合作学习”共有两个作用.首先是引导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各自的小伙伴解决问题,大家虽然在一个水平上,但相互交流中也可以找到解题思路,这比教师单纯地告诉学生思路要强得多.其次是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产业密集、分工细化的社会,“个人英雄主义”已被“集体英雄主义”取代,从小教育学生团结协作,也是为其以后的数学学习甚至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应如何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呢?比如,在“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不同之处,可以组织“我来拼一拼”游戏,让学生用若干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拼出猫、狗、花等平面图形,在这个过程中,鉴于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不高,必须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每4人为一组,大家共同商量,尝试拼凑,无论是失败或成功,都有小伙伴陪伴在身边,时刻充满勇气和信心.

(七)提高学法指导,加强自主参与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不科学,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仍然存在,不仅徒增其学习压力,更有损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需提高学法指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分析和研究,将知识融会贯通,如此便能省去不少的“体力劳动”,引导其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

比如,在教“小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设置若干个关键词让学生自主创造练习题,比如提出“购物”“找零”两个关键词,然后举一个例子“小明拿10元去书店买了两支铅笔,一支铅笔2.6元,一支铅笔2.5元,他还剩多少钱?”引导学生解答例子,并尝试创造新的应用题并进行解答.如此,将创造、思考的权利留给学生,他们就能自主参与活动,提高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实现以生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教育意义,不要只讲求“纸上谈兵”,应做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地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韩玉敏.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华夏教师,2016(11).

[2]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06).

[3]文世全.小学数学如何在简约教学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9).

[4]郑兰琴.教学设计与实施一致性分析的个案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3).

[5]孔凡哲,史宁中.中国学生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概念界定及养成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2017(06).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以生为本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