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水利感知网发展方向简析

2020-01-11曹丽娟张静静

河北水利 2020年3期
关键词:河湖水利智慧

曹丽娟 张静静 徐 磊 张 楠

一直以来水利行业条件艰苦、责任重大、技术含量低,当交通、公安等领域早已全面普及智能感知体系,全力打造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平安城市时,水利行业却长期在信息化,尤其是“水利一张网”领域处于相对落后局面,诸多河湖水系和水利工程管理仍以人工为主,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

1.水利感知网建设落后原因

1.1 水利行业的特殊性

从水利管理对象来讲,主要为河湖水系、水利工程、水利活动、设备物资等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水域岸线变迁、地表及地下水水质变化、水面漂浮物、河湖“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水利设施运行状态、危险水域人船禁入等。这些要素基本都不具备易于识别的单一明显特征,且种类杂、范围广、周期长、主体分散、突发性强,很难像公安和交通行业那样只需做好对人、车等少数对象的跟踪监管即可。从技术角度来讲,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难度要相对更高一些,这就需要更大的人财物投入才能实现,但由于水利属于公益范畴,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通过信息化建设获得大量的直接利益回报。因此,以前各级政府只能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实体工程建设,而对水利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1.2 水利基层单位的抵触心理

水利行业长期以来“重建设、轻管理”,即便在水利工程中配备了信息化设备,但由于智能化程度不高,且缺乏运管资金和技术人员,不仅难以全面替代人工作业、减轻负担,反而会在运维更新、带宽租赁、信息上报和业务考核等方面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麻烦。

2.水利感知网建设发展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不容缓、势在必行。2018年中央1 号文件要求实施智慧农林水利工程,将智慧水利作为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部在《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全方位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推进水利现代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水利信息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面临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3.水利感知网建设需求分析

鄂竟平部长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治水总基调,信息化是水利4 大短板中的最短板,也是今后水利行业强监管、转职能的重中之重。未来水利信息化建设,必须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同时着手,实现水利信息化与水利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既要做到“解决问题”,又要做到“不添麻烦”。水利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设备,其中各类感知设备(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占了绝大多数,因此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就在于感知网。

4.水利感知网建设建议对策

4.1 如何做到“解决问题”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工作的倍增器。针对水域岸线变迁、水质变化、库区漂浮物、河湖“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水利设施运行状态等管理对象,不可能每种场景都单独部署不同的感知设备。过多种类的硬件设备必然会导致维护难度加大、单位成本升高、数据整合困难等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尽可能地整合硬件设备,同时尽可能地扩展应用场景,降低综合成本。目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已经在水利行业初露头角。在一种硬件设备基础上,能够融合多样化算法,来适配多元化应用场景。这种不换硬件只换算法的措施,非常有利于以较低成本实现水利感知网的全覆盖,切实帮助水利行业解决强监管问题。福建省目前已建立起覆盖全省各河湖水系的“视联网”,苏州也正建立覆盖全市所有河渠沟汊的智能化感知网,均取得非常好的成效。

4.2 如何做到“不添麻烦”

要做到“不添麻烦”,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海量的感知设备“监管难、维护难、更换难、升级难”的问题。如今随着物联网、云计算、5G、大数据分析、BIM+GIS 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合和推广普及,曾经制约这一问题的不利要素都将发生彻底改变。例如内嵌新一代物联网模块的感知设备,能耗水平大幅降低,基本可以做到5~10年不用更换电池,还具备自动报错、自动定位、自动统计残余寿命等功能。结合“云-边-端”技术,还可以将现有的非智能设备纳入统一的智慧化监管体系,并大幅减少对网络带宽、流量的占用,有效节省建设投资和后期运维成本。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对水利感知网的时空分布进行优化调整,减少不必要的硬件部署。利用BIM+GIS 技术,可以很直观的对工程现场进行远程可视化监管。这些都能够为水利行业带来切实可见的益处,同时避免了很多传统意义上的麻烦。因此在许多思想认识相对超前,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省市,已经开始将新一代水利感知网纳入智慧水利总体规划部署中,进行统筹建设和一体化管理。

5.结语

建立现代化水利感知网是未来发展方向,也是构建智慧水利总体框架的重要基础。在当前部、省、市各级都加快推进水利一张网建设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手段必将不断涌现,对水利行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升级改造,构建创新智能、安全高效、绿色共享的现代化水治理体系。同时各级水利部门还需要加强技术力量的培养,加大信息化资金的投入,确保现代化水利感知网顺利建成。

猜你喜欢

河湖水利智慧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水利工会
河湖长制
水利监督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