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腕三角软骨损伤40例

2020-01-11仰卫军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骨伤科腕部尺骨

仰卫军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外科医院 针灸骨伤科,江苏 江阴 214437)

腕三角软骨损伤是中医骨伤科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腕关节尺骨茎突或下尺桡关节处疼痛肿胀,酸楚乏力,患腕关节旋转运动功能障碍,腕关节伸屈旋转活动时疼痛明显。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腕三角软骨损伤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为我院骨伤科门诊患者,均符合腕三角软骨损伤的诊断标准[1]。年龄15岁~47岁,平均26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9个月;单发于右腕关节29例,左腕关节11例。查体:尺骨茎突处稍肿,稍向背侧隆起,压痛;下尺桡关节有异常活动,尺骨小头移动度增大。前臂旋前旋后时,疼痛加重,有弹响声,或出现交锁现象。腕关节尺偏试验(+),纵向挤压试验(+)。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下尺桡关节间隙增宽,尺骨小头向尺、背侧移位。

2 治疗方法

患者坐位,取患侧阳池穴,穴位常规消毒后,用0.25 mm×40 mm 一次性毫针沿尺骨小头直刺,行提插捻转手法,以患者得气且能耐受为宜,留针30 min。留针期间行温针灸,将艾条剪成长短大小适宜的艾炷,套在针柄上点燃,以患者感觉温热为度。针毕行归挤合筋手法治疗,患者坐位,伸出伤臂,掌心向下,医者站在患者前方,双手拇指挤住腕部背侧,余四指在掌侧握住腕关节,先背伸腕关节,再掌屈腕关节,同时双手向内挤压合拢桡骨茎突与尺骨小头,使下尺桡关节并拢。术毕予以中药“四香散”加冰片与蜂蜜调和外敷,并用绷带固定之,以加强治疗效果。3 d治疗1次,5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判定。治愈:腕部无肿痛,无按压痛,腕关节活动正常,X线片示:下尺桡关节关系正常;好转:腕部无肿痛或肿痛减轻,按压痛减轻,下尺桡关节稍松弛;未愈:腕部肿痛无减轻,下尺桡关节松弛。

3.2 治疗结果

40例中,治愈12例,占30.00 %;好转21例,占52.50 %;未愈7例,占17.50 %。总有效率82.50 %。

4 体 会

腕三角软骨为纤维软骨组织,具有限制前臂过度旋转的功能,当腕关节遭受到突然的过度旋转暴力时,可引起三角软骨的损伤或破裂,腕三角软骨损伤是临床引起腕部疼痛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采用“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运用“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治疗方法,选取阳池穴,应用温针灸的方法。阳池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之原穴,位于腕背横纹中央稍偏尺侧凹陷处,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之理论,本病治疗以局部腧穴为主,重点针刺腕关节局部病灶以直达病所。针通经络,灸调阴阳,二者有机结合起到温通经脉、消肿镇痛之功。针刺得气后的酸胀感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知,温针灸可以使药力和热力通过针体和皮肤深透体内,有效地改善局部微循环;辅以归挤合筋手法使腕关节之关节间隙恢复正常;中药“四香散”由山柰、细辛、白芷、松香组成,具有消肿透络、散寒止痛之功效。针灸结合中药外敷,两者相得益彰,疗效更佳。

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本病常缠绵不断,反复发作。治疗后适当的康复锻炼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减轻腕部的不适感。笔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护腕保护腕关节,减少腕关节的过度背伸与旋转,避免腕部的负重劳作,可减少本病的复发。

猜你喜欢

骨伤科腕部尺骨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腕部烧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愈合情况影响分析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高级篇)
尺骨近端生理弧度在上尺桡关节稳定中的临床意义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疗效分析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