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树峰教授“诸病多郁”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初探

2020-01-11郭建恩刘玉静高占华张树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慢性病病机气血

郭建恩 高 飞 刘玉静 高占华 张树峰

([1]承德医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2]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3]承德市中医院 河北·承德 06700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活条件的改善,各种慢性病逐渐增多。慢性病病程长,费用花费高,严重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防治是现代医药卫生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慢性病多伴随有代谢功能的异常,发病人群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谢逐渐减慢,从而造成机体中代谢产物不断堆积,产生各种慢性疾病;现代多数年轻人摄入多、运动少,同样造成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张树峰教授认为,“诸病多郁”是多种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的基本病理状态,主张以“疏通郁滞”作为疾病防治的基本方法。本文试就张树峰教授“诸病多郁”防治慢性病思想作出初步探讨。

1 “诸病多郁”思想的提出

气血畅通无滞,万病不生;气血畅通阻滞,气滞、血瘀、痰凝均现,各种疾病均可发生。《辨证奇闻》云:“夫郁,五脏皆有,不独肝”,指出了五脏六腑皆可发郁。《证治汇补》:“心郁昏昧健忘,肝郁胁胀嗳气,脾郁中满不食,肺郁干咳无痰,肾郁腰胀淋浊,不能久立”。可见,头晕、胁痛、腹胀、咳喘、呕吐、腰痛、淋病等内伤杂病皆可以从郁论治。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也可致郁,风郁则见头目胀痛、鼻塞身重等;寒郁则见腰腹痛、下利清白等;其他外邪亦然。因此,不论外感、内伤,常伴有气血阻滞不通的现象,因此“诸病多郁”。诸病发生的共同病机为“郁”导致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脏腑功能紊乱。

“诸病多郁”思想的提出,指出了“郁”之发病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为治疗指明了方向,为多数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了思路。

2 从“郁”到“瘀”的“诸病多郁”病机分析

现代中医界论“郁”,多是一个病证、一个病名,与情志因素致病相关。与古代医家论“郁”相比,缩小了范围,掩盖了原有真意。本文所讨论的“郁”,指的是病机,为“阻滞”“不通畅”之意。所谓诸病多郁,是指把“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认识疾病的病机。

2.1 “郁”、“淤”与“瘀”字本义

“郁”,《说文解字》中:右扶風郡郁夷也。从邑,有聲。“右扶風郡郁夷”,意为这个地方是右扶风郡郁夷,旧址在今陕西省。“鬱”通“郁”,“鬱”,《说文解字》中“木丛也。从林,鬰省聲。”清代段玉裁注解:“郁,积也。”“郁”用来形容社会和自然中所有闭塞的现象,《吕氏春秋·达郁》日:“水郁则为污,树郁则为蠹,草郁则为蒉。国亦有郁,主德不通,民欲不达,此国之郁也。”“郁”这个字引到中医学中,按照取类比象思维,应该采用的是其“积”之意,这从文献中可以得到证实,《吕氏春秋·达郁》日:“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坚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

“淤”,《説文解字》中:淤,澱滓,濁泥。从水,於聲。造字本义:动词,泥沙在水中沉淀。

“瘀”,《説文解字》中:瘀,积血也。从疒,於聲。造字本义:动词,因受伤或生理病变造成血液淤积在某些组织。

2.2 从“郁”到“瘀”

中医思想认为,血随气行,血液运行阻滞,与气的运行阻滞有关,气滞或气虚不行,都可见气不能运行血液,“郁”久可致“淤”“瘀”。

从常识的角度来理解,树木茂密,则从树木间流通的空气、或通过的物体就容易受到阻碍,流通受阻,则产生不通畅。因此,作为病理性词语的“郁”,可以认为病变主要集中在气分,尚无有形积滞的形成。

“淤”表示出现了泥沙的沉淀,出现了淤泥。作为病理性的“淤”来说,则是产生了有形的积滞,如水饮、痰浊、水湿等。

“瘀”专属于描述病理结果的词汇,主要指血液的淤滞,指血行不畅,并进而产生有形的积滞。众所周知,血液应该是人体内运行速度最快的部分,如果连这一部分都出现了运行的异常,可想而知病变已经很重。中医认为,久病多瘀,也即是说“瘀”往往出现在疾病的终末阶段,也即是前期有“郁”“淤”的存在,也是疾病的严重阶段,病变已经深入到血分,并且有有形的积滞,则病变较重,《金匮》认为:(病在)血分,其病难治。

综上,我们认为,“郁”是不畅的起始阶段,“淤”代表了津液运行的障碍,“瘀”是病变发展到血分郁滞的描述。但是,气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和功能基础,气行推动津液及血行,相反,津液及血行不畅,必然导致气不行。因此,我们认为,郁可以涵盖“淤”和“瘀”。

3 “诸病多郁”思想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

3.1 慢病之“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作息方式、饮食结构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摄入多、活动少、代谢慢,是现代人普遍的生理状态。摄入多,超越和影响人体整个代谢能力;活动少,体内“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变慢,易使代谢产物不断堆积;机体代谢又慢,不易排出体内,最后导致生理状态紊乱、健康水平下降,出现各种亚健康状态,最终导致各种慢性病的发生。

张树峰教授认为,慢性病因为病程长,损伤正气,以致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气虚则升降失常,血虚则血滞,阳虚寒凝,由此出现气郁、血郁、痰郁等。此外,慢性病因其治疗周期长,费时费力且难有愈期,对患者的身体、精神造成严重负担,同时导致患者长期处于抑郁、苦闷、恐慌等负面情绪中,这些负面情绪不但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而且会使病情加重。中医将这些负面情绪归于郁证范畴,七情所伤,首伤气机,肝气郁滞,则气血运行不畅,致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诸病丛生。

3.2 养生防“郁”

近年来,慢性病逐渐增多,对人民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多项研究表明,中医养生不仅可以预防慢性的发生,也能延缓慢性病的进展。中医养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防郁,比如从饮食、四时、情志等方式进行调节。《素问》中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从安来”,说明条畅情志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坐忘训练可以通过调身、调息、调心,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解郁安心。五行音乐具有疏肝行气解郁的功效,听音乐可以治疗郁证患者。同样的,食疗药膳养生也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如丁香、山楂、佛手、陈皮等药食同源食材具有疏通气血作用,可以达到解除郁滞之目的。此外,针灸亦可养生解郁,如针刺关元、气海、太冲等,艾灸肝俞、膈俞、百会等穴,按压心、肝、肾耳穴等。

3.3 遣方用药解“郁”

张树峰教授认为,遣方用药需针对从“郁”到“瘀”的不同阶段,斟酌用药。

疏通气机以解“郁”。对于“郁”之初级阶段以气机运行不畅为主者,多以疏理气机之方药为主。对于木郁的治疗,遵循木郁达之治法,使用疏肝解郁为主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五磨饮子、解郁汤等。如肝郁化热,用丹栀逍遥散或清肝达郁汤加减治疗;治疗火郁,遵循火郁发之之旨,使用发散、宣通为主的方剂,如清胃散、防风通圣、栀子豉汤等。

促进“水”行以疏“淤”。对于“郁”之津液运行不畅阶段,多以化气利水、促进“水”行为主。药物多选白术、泽泻、茯苓、瞿麦等燥湿行水、淡渗利水之品,方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

促进“血”行以化“瘀”。久“郁”之病、血行不畅时期,以活血、通络、化瘀等法为主,可选活血化瘀药如当归、红花、鸡血藤、桃仁,或者选通络活血药如蟅虫、地龙、水蛭,同时,以补气、行气、利水之品为辅,从而达到“气行血行”、“水行血行”的目的,方如桂枝茯苓丸、大黄蟅虫丸、黄芪桂枝五物汤等。

4 小结

“郁”是包括慢性病在内的诸多疾病的共同病理状态。“诸病多郁”思想的提出,更能反映出疾病的共性,可有效指导临床慢性病的防治,抓住郁滞不畅这一病机,通过养生、方药以“疏通郁滞”,达到“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之目的。

猜你喜欢

慢性病病机气血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气血亏虚 日常如何“补”救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