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导向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来自广东省8所高校公管类本科毕业生的调查

2020-01-1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性知识受访者导向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广州 510642)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改善就业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大学教育工作的核心难题之一。按照国家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等五个专业。而面临“公共部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逢进必考的准入原则,公共管理类相关专业并没有进入其“对口”(公共部门)岗位的专业优势,导致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性较差。而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公共管理类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过于强调基于学科基础的科学化特征,忽视就业导向。

1 公管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当前大学工作重心日益向科研倾斜,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设计的重要性往往较弱。虽然多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并发表教学改革论文,也有很多文章探讨公共管理类课程体系设计,但一方面由于并不是教育管理的专业研究者,相关研究往往从自身的经验入手做“感悟式”研究;另一方面大多研究要么焦距于某二级学科专业要么局限于某一课程或某一方法的研究,没有对公共管理类专业进行宏观考察。

综合而言,当前公管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工作关注重心与教学改进脱节,建学科、拿项目、写文章成为整个大学的工作重心,教学工作相对位置较弱;(2)课程体系设计与就业需求脱节,既有的课程设计体系多以学科的科学逻辑为底色,从而形成课程体系设计与学生就业需求之间的脱节;(3)教学改革研究与宏观实践脱节,既有的教学改革研究一来不重视宏观教学改革,二来缺少对实践型就业型教学改革的研究。很多教学改革研究以某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某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为主,缺少对“公共管理类”的整体关怀;(4)毕业学生反馈与教学优化脱节,毕业生是我们教育工作培养的最终产品形式,也是学校的最宝贵资源,但毕业生向学校、学院和专业系室反馈的教学改进信息却非常有限。

针对上述状况,本文尝试从毕业生的视角出发,通过毕业生对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感受和亲身经历对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系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2 公管类专业毕业生的实证分析

2.1 调查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以问卷星的方式完成,对象为2011-2016年毕业的广东省八所开设公管类专业的大学,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和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共回收有效问卷337份。

样本中,男生129人,女生208人。2011年毕业生占8.31%;2016年毕业生占 28.78%,其余年份毕业生占8.90%-18.40%之间。专业分布状况为:行政管理专业占54.60%;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占占21.07%;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占15.1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占5.64%,其他专业占比较小,不足2%。

整体上看,公管类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度一般,职业与专业非常对口和基本对口的仅占36.20%,专业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占到32.94%,完全不对口的占到了30.86%。

虽然公管类毕业生职业的专业匹配度不高,但是满意度较好。对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到了47.77%。而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仅占19.59%,同时有32.64%的毕业生认为无所谓。

同样有趣的是虽然公管类毕业生职业的专业匹配度不高,但是有64.69%的受访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很重要和比较重要,认为专业知识没什么作用和仅有一点儿作用的仅占18.99%。与学生很重视专业知识一样,就业单位同样很重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有59.94%的受访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很重视或比较重视专业知识,仅有21.66%的受访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怎么重视或完全不重视专业知识

2.2 毕业大学生对课程体系主导理念的认知

调查发现,受访学生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导向问题并不很明确。有8.90%的学生认为课程体系是就业导向,有29.08%的受访学生认为课程体系是知识积累导向,分别有15.13%和14.84%的受访者认为课程体系是方法运用导向和观念教化导向。有13.36%的受访学生对课程体系的导向并不明确。

相对而言,受访学生还是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导向有明确的期望。有43.03%的受访学生认为公管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坚持方法运用导向,有27.00%的受访学生认为公管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坚持就业导向。

2.3 毕业大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认知

对于求职过程中事实性知识(与事实有关的知识)与方法性(与行动程序相关的知识))知识的比重,大部分受访者都不认为事实性知识或方法性知识占据绝对优势,而更倾向于认为两种知识都比较重要,但普遍认为方法性知识的重要性要高于事实性知识。

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大部分受访者承认知识对能力提升的正向作用,有49.85%的的受访者赞同知识是能力的重要基础,有43.32%的受访者赞同知识有助于能力提升。

对于求职过程中知识性能力与技能性能力的比重,大部分受访者都不认为任何一种能力占据绝对优势,而更倾向于认为两种能力都比较重要,但普遍认为技能性能力的重要性要高于知识性能力。在能力与就业的关系上,普遍认可能力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有69.73%的受访者认为能力有助于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提高。

2.4 课程类型和能力培养对就业的影响

在公共基础课方面,学生普遍认为思想品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列课程的事实性知识比重较高而方法性知识比重较低。

专业必修课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包括高等数学、政治学类、社会学和公共政策类课程。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此类课程提供了较多的事实性知识(较少的方法性知识),能够培养较多的基础性能力(较少的技能性能力),而且对就业的影响较小。第二类包括行政学类、管理学心理学和方法类课程,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此类课程提供了较多的方法性知识(较少的事实性知识),能够培养较多的基础性能力(较少的技能性能力),认为对就业影响较大的同学略多于影响较小同学。第三类包括经济类和法学类课程,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此类课程提供了较多的方法性知识(较少的事实性知识),能够培养较少的基础性能力(较多的技能性能力),认为对就业影响较小的同学略多于影响较大的同学。

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受访者对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类课程提供的知识、能力和对就业的影响看法大致类似,各有30%的同学认为相关选修课能够提供较多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基础性能力(技能性能力)并认为对就业有较大影响。大部分同学认为普通必修课提供了较多的事实性知识(较少的方法性知识),能够培养较多的基础性能力(较少的技能性能力,但就业指导课相反),而且对就业的影响较小。与公共基础课的认知情况很类似。

2.5 教学方法与风格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方面,受访者普遍认可堂上讨论对就业导向教学的重要性,有51.63%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导向的教学方法中堂上讨论应该占40%-80%之间。在实践教学的比重方面,受访者普遍认可实践教学对就业导向教学的重要性,有67.35%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导向的教学方法中堂上讨论应该占40%-80%之间。在毕业实习对择业的影响方面,有43.32%的受访者表示实习有助于择业,而有28.49%的受访者认为实习对择业有很大帮助。在毕业论文对择业的影响方面,有35.91%的受访者表示毕业论文有助于择业,而有31.16%的受访者认为毕业论文对择业没什么帮助。

2.6 考核方式的影响

在考核方式的作用上,大部分同学认可实践报告对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就业的正向影响,分别占到受访者的43.62%、76.85%和80.71%,有33.53%的受访者认为堂上闭卷有助于知识积累,但并不认为堂上闭卷有助于能力培养和就业。大部分同学认为对堂上开卷和论文考核等两种方式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就业等方面的作用都较为有限。

整体而言,近年来公管类专业素质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大学生就业观已经发生较大转变。毕业生大多认同知识有助于能力提高进而有助于就业,不同课程有助于不同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专业知识更多地以方法和观念沉淀的方式影响就业。

3 就业导向的公管类课程体系建构

3.1 明确课程体系设计的就业导向,树立全面的课程体系观念

公管类毕业生面临公共部门逢进必考的现实困境,有必要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改变以学科的科学逻辑为主导的设计思路,明确课程体系的就业取向。课程体系建设不仅仅包括不同类型课程的搭配和组合,还应该包括对课程知识类型和能力类型的组合以及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选择。应合理搭配知识性课程、方法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针对不同类型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辅之以相应的考核方法。将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结合起来,树立全面的课程体系观念。

3.2 合理搭配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课程

首先,要强化基础课的知识积累功能。虽然调查显示政治学类、社会学等课程提供更多的事实性知识和较少的方法性知识而且对就业的影响不大。但这些课程是公管类相关知识的基础,其作用在于树立基本的学科意识、提供核心的分析概念并为后续课程提供背景知识需要强化其知识积累功能。其次,强化专业课的方法训练功能。需要在强化基础课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课提供认知视角和考察社会方法的功能,提供更多的方法性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性能力。再次,加强通识技能性课程比重。需要增设管理沟通、写作、演讲和辩论等课程,让学生学会在公众场合表达、捍卫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点评,全面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技能。最后,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大部分受访学生表示,实践课程对就业有重要的影响,需要一方面增设实践课程比重,例如课程实习、教学实习等;另一方面认真组织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实践内容设计、过程报告以及结果报告和分享等,使学生有机会分享实习实践心得并得到师生的评价和点评,切实提高实践的课的实际效果。

3.3 不同类型课程侧重不同知识和能力培养

在课体系设置时,充分考虑不同课程的知识类型特点和能力类型特点,合理区分课程的事实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的教授比重以及知识性能力和技能性能力的培养方法。在以事实性知识为主的课程中,强化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并教授快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知识积累方法;在方法性知识为主的课程中,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4 提高课堂讨论的应用比例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增设并强化课堂讨论的比重和作用。很多国外大学专业课(Lecture)按照三只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比例配备讨论课(Tutarial),专门针对授课内容展开讨论。为提高课堂讨论质量,可学习西方为专业课配备专门的讨论课,或是起码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讨论课,使学生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参与讨论。

3.5 针对性地选用考核方式,严格考核

有必要严格强化考核,知识积累性课程应多采用堂上闭卷方式且尽量不划重点范围,促进学生知识积累;观念树立和方法学习的课程应多采取研究论文和实践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实习类课程应该强化实际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有必要强化毕业论文环节,使毕业论文成为学生知识运用、文字表达、思维逻辑和观点凝练的重要锻炼平台。

猜你喜欢

性知识受访者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复杂陈述性知识结构的程序化设计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原有陈述性知识和溯因推理对小学生科学假设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