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亲社会行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2020-01-1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社会性同伴家庭

(广东省高州市第一幼儿园 广东·茂名 525200)

人类文明社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进步,并且逐渐建立起了人与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我们平常常说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亲社会行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我们在学前教育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有助于社会和谐的情感和行为,如安慰、帮助他人、良好地同理心等。在人们幼儿阶段,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最佳时期,并且也可以在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中,帮助其培养良好地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因此,亲社会行为对幼儿社会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进一步了解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 亲社会行为及社会性发展概述

1.1 亲社会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中,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主要来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由美国的一名学者威斯伯提出的,其内涵在于表示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包括分享、鼓励、安慰、同情等,是一种对行为接收者具有积极意义的行为。随着社会化规模的扩大,人们对于亲社会行为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并且也十分肯定亲社会行为给社会发展带来的益处。作为一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需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而幼儿常见的亲社会行为有多种,包括帮助他人、礼貌、分享、合作、公德行为,现如今这也成为了学前教育的重点把握方向。

1.2 幼儿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是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中的常见概念,这种社会性往往是指内部结构中相互作用的特性,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社会行为和知觉。对于幼儿来说,其社会性主要是指亲社会行为、社会性情绪、自我意识、道德培养、价值观塑造等。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会形成差异化的心里特性,这也往往影响着幼儿身心成长的发展。在面对社会环境时,幼儿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模仿和学习来满足社会性发展的需求,而这也称为了个体社会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体现出幼儿不同的情感、情绪、适应能力、自我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行为。由此可见,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其社会性是依靠社会化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成长,心理特性也会发生转变。

2 亲社会行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2.1 家庭因素

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中,家庭因素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占据最主要的地位,这也是由于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成长所决定的,能够通过家庭来学习并获取生活经验,是幼儿形成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在家庭因素中,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家庭结构等,都会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起到不同的作用。而在多种影响因素中,幼儿的家庭环境及教养观念,是影响亲社会行为习惯的要点。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家庭资源与家庭环境、教养观念具有密切联系,家庭资源丰富的幼儿,亲社会行为对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特性,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表现出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家庭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场所,对于价值观塑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个性化特征往往与家庭因素联系紧密;同时,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学龄前幼儿来说,情感、情绪、同情心等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都对其社会性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2.2 幼儿因素

根据其他学者提出的观点中,曾明确指出幼儿的思维特性,即幼儿在身心发育阶段,不仅对外界环境充分好奇心,同时自我意识较为强烈。特别是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社会给予幼儿成长的家庭环境愈来愈好,加之人们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强,对于幼儿的呵护更为细致,这往往也会造成幼儿出现自我意识强烈的问题,即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表现为:无法在交流或行动中接受他人的建议;始终将个人的主观意愿摆在前位;没有换位思考的概念;缺乏协调人际交往矛盾的能力等。同时,幼儿尚且处于思维感知运动阶段,未能理解抽象逻辑思维的含义,只能通过外界的引导来了解具体的形象性,从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因此,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社会信息能力获取越来越多时,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能力才会随之得到提升。

2.3 同伴因素

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家庭关系以外,同伴是幼儿接触更为密切的群体,也是其重要的社会关系来源,在促进亲社会行为发展阶段,同伴因素的不同影响会让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出现差异性。在社会心理学中曾指出,在同伴关系中,鼓励、分享和支持是重要的情感要素,可以增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其处理人际交往问题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受到积极情感因素的支持,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人际互动能力也会明显提升,对于社会各类观点的理解也会比同龄人更具优势。

3 亲社会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策略

3.1 家庭方面

从家庭方面来说,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包括家长受教育程度、家长教育观念、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家庭结构等,有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和氛围越好的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会更为注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及社会性的发展,在幼儿教育方面,会引导幼儿不断学习优良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导幼儿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由此可见,想要通过亲社会行为催你幼儿社会性发展,家长需要做到:采取开放民主的教育方式、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优化家庭结构、创造良好有爱的家庭氛围等,可以满足幼儿情感发展的需求,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也能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此外,在幼儿的家庭教育中,还应具有长远的规划目标,强调幼儿身心健康的双重发展,在有限的经济基础条件下,为幼儿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多情景模式,来增加幼儿的锻炼机会,可以让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的社会性体验。

3.2 幼儿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幼儿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在不断加强,加之幼儿好奇心旺盛的特点,其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往往可以从日常点滴中激发出来,并在过程中积极培养幼儿良好的亲社会行为,而这也需要外部群体的支持。在学前教育中,家长和教师在其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引导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领路人,若是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幼儿的鼓励和关心,则会慢慢地培养并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意识。例如,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来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分享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作出分享行为,同时还可以将文学作品中的内容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能够让其更好地理解分享的含义和喜悦感,而在幼儿作出亲社会行为后,家长或教师都应予以鼓励、奖励,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亲社会行为意识,进一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不应使用一些强制性的语气和指令,增加幼儿的心理压力,以外在制约的条件让幼儿完成某一亲社会性行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且影响效果也十分有限,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3.3 同伴方面

由于幼儿社会性的特点十分鲜明,具体表现为自尊心、情绪、规则遵守、公平、依赖家人等,但是由于幼儿大多缺乏生活经验,在身心发展阶段多依赖于家庭,并且未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意识能力也稍有欠缺,同时也存在好胜心发展较弱的问题。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对于幼儿来说,同伴的认可、鼓励、比较、支持等情感影响能够影响其心理特性的发展,积极的同伴情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情感经验的获取,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同伴的优良品质,开始学会了换位思考。而在与同伴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深入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不仅让其心理获得满足感,也能更好地形成承担社会角色能力的意识。因此,在幼儿的日常教育中,可以多鼓励幼儿与同伴积极参与戏剧化游戏,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来掌握解决人际交往关系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和品德,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4 结论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由于传统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家长多注重幼儿的智力及身体发育,在学习方面也格外关注,往往忽视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幼儿时期,社会性发展是重要的关键时间节点,并且会影响幼儿在成年后的人格特征,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了解,积极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从目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现象来看,在家庭教育有待改善的环境下,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双重影响,许多独生子女都会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并未养成良好的分享意识,亲社会行为能力也较弱。通过上文对亲社会行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意义的探讨,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更加关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以达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社会性同伴家庭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家庭“煮”夫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