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后非洲猪瘟时代防控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20-01-11贾艳娟张富欣李鲜荣刘亚辉尹向罡

河南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猪瘟猪肉生猪

贾艳娟,张富欣,邢 杰,李鲜荣,刘亚辉,尹向罡

(1.平顶山市湛河区畜牧局,河南 平顶山467000;2.平顶山市育才中学)

非洲猪瘟病毒极强、致死率极高、根除极难,非洲猪瘟在我国的发生与传播,充分暴露出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反思“成”与“败”,亡羊补牢,筑牢生物安全防线是畜牧兽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1 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

1.1 影响产业格局

一是打破现有产业格局。自2018 年8 月份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受非洲猪瘟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生猪产能下降45%,能繁母猪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市场出现了猪肉供应紧张、价格明显上涨的局面,恢复产能保守估计需要一年半的时间。2019 年6 月22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承担当地生猪市场保供给、稳物价的主体责任,切实提高生猪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调控保障能力。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确保百姓碗里有肉吃,需要生猪调入省份和调出省份共同努力。尤其是调入省份,因非洲猪瘟污染面积小,发展空间较大,更应增加生猪养殖量,提高猪肉自给率,这将打破“南猪北养,西猪东调”的产业格局。二是加速“调猪”向“调肉”转变。据统计,我国每年省际调运猪肉1 260 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4%,其中河南、河北、辽宁、四川等调出省份13 个,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等调入省份18个,跨省调运活猪疫病传播风险大,农业农村部已出台政策,明确要求,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按照“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的总体思路,推动生猪流通方式由“调猪”向“调肉”转变。

1.2 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当前我国养猪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旧矛盾交织叠加,集中表现为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疫病隐患凸显,市场波动加深等,为破解生猪发展“瓶颈”,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成为养殖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风向标”、“指挥棒”。经过近年来的调整,成效初显,呈现出小规模和散养户占比逐年下降、大中型规模养猪场权重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非洲猪瘟发生后中小型养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因其防控能力差、粪污治理能力差,受到疫病、环保双重挤压,生存空间进一步变窄,而大中型养殖场已经成为安全规范生产的主体和国家鼓励扶持补助的对象,生存空间越来越大,占比已超过50%。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新旧动能转换出现“加速度”,有助于推动我国养猪业高质量发展。

1.3 扭转养殖理念

“家有百万,带毛不算”。非洲猪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将彻底扭转养猪人的旧有理念,如何走出“猪贱伤农,猪贵伤民”的尴尬,如何铲除重于治疗、疏于防疫、贪于规模、轻于管理、赌于行情、败于水平、敢于负债、断于现金、限于环保、失于疫病的“顽疾”,如何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怪圈,值得我们思考研究。进入“非瘟”时代,扶正祛邪,克服侥幸心理,树立安全第一、成败在防疫的思想,积极构筑生物安全屏障,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在当下是“人间正道”。

1.4 影响相关产业

1.4.1 影响饲料兽药产业发展

受到非洲猪瘟打击的不仅是养猪业,那些依附于生猪产业的饲料、兽药行业也深受其害。由于非洲猪瘟发生造成生猪养殖量急剧下降,饲料兽药市场需求量缩减,一些饲料和兽药生产厂家不得不减产降薪以应对“危机”,一些饲料兽药经营商户被迫关门歇业。

1.4.2 拉动牛羊禽业发展

猪肉价格上涨,导致牛羊禽肉消费量增加,拉动猪肉“替代品”价格上扬,呈现出连锁反应。从一定程度上讲,猪肉价格上涨对推动牛、羊、家禽生产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1.4.3 影响餐饮业

我国居民素有用餐厨剩余物喂猪的习惯,尤其城市近郊,“泔水猪”产业兴旺,非洲猪瘟发生后,“禁泔”措施使餐饮业的餐厨废弃物成为“鸡肋”和处理的难题。

1.5 影响居民生活

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猪肉消费量约占肉类总量的64%,是最大的单项畜产品。“猪粮安天下”,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事关民生需求,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民经济发展,非洲猪瘟造成的猪肉供应紧张、猪肉价格上涨,已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容小觑。

2 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难点

2.1 非洲猪瘟无药物可治,无疫苗可防,只能靠生物安全

一是疫苗方面。尽管非洲猪瘟影响养猪业百余年,但因其病毒基因类型多、链条长、数据庞大、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至今为止,国内外研制的疫苗并不具备中和非洲猪瘟病毒的能力,无法达到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目的。二是药物方面。中草药方剂对提高生猪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还不能达到预防治疗非洲猪瘟的目的。农业农村部要求,切实加强非洲猪瘟防治新兽药研究活动的监管工作,严禁发布不实研究成果,避免恶性炒作,防止上当受骗。由于没有特效的药物和疫苗,只靠构筑生物安全防控非洲猪瘟,链条长、环节多、难度大。

2.2 非洲猪瘟传播途径多,传播途径不确定,预防难度大

非洲猪瘟传播途径非常广泛,健康猪可通过与病猪、康复猪、隐性感染猪直接接触而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也可通过接触或采食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泔水、饲料、车辆、器具、人员和衣物等而感染非洲猪瘟病毒,还可通过带毒的蜱虫叮咬进行传播,传播途径难以确定,防控难度增大。

2.3 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链条长、环节多、监管难度大

一是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链条长、环节多,涉及生猪养殖环节、生猪运输环节、生猪屠宰环节、猪肉产品加工环节、餐饮服务经营环节、消费环节等,涉及监管部门多,主要有农业农村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需要多方齐心协力,通力合作,才能筑起非洲猪瘟防控的“铜墙铁壁”,否则会出现“木桶效应”。二是监管对象多、分布范围广,涉及千家万户,企业水平参差不齐,自律意识不强,给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

2.4 兽医工作基础薄弱,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少、素质低,工作开展不顺畅

我国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是“被动”的,这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因动物防疫经费投入不足,兽医工作基础设施薄弱,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少、素质差,造成“狙击”能力有限,是造成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2.5 思想认识不足、防疫意识淡薄是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最大的难点

树欲静而风不止,非洲猪瘟防控是一场“持久战”,时间长了,参战“指战员”难免会出现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所以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帮助同志们算清政治账、民生账,做到守初心、找差距、担使命,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不容有失,筑牢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前沿阵地,不容有误,严厉处置责任缺失不作为、乱作为行为,防止“一篙松劲退千寻”。

3 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建议

非洲猪瘟防控是世界性难题,非洲猪瘟病毒是养猪业“第一杀手”。虽然我国生猪生产止跌回升,但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打赢非洲猪瘟“攻坚战”和“持久战”任重道远,懈怠不得。

3.1 遵循依法防治

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办法[2019]31号)和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防控八条禁令》的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标本兼治重治本,着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实现“提素质、增效益、稳供给、保安全、促发展”的目标。

3.2 强化联防联控

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链条长、环节多,涉及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要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持久战”,监管部门之间必须联防联控,下好“一盘棋”,切实做到责任连体、人员连心、信息联通、措施联动,管控各环节风险,堵塞防控漏洞,实现全产业链无缝隙监管。

3.3 构筑生物安全屏障

构筑生物安全屏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参与,构筑生物安全屏障在没有药物、疫苗可防治非洲猪瘟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构筑生物安全屏障的关键是补齐生猪产业链中生物安全的“短板”,当前应选择稳生猪、防疫病、减兽药、治粪污、调结构为突破口,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三方面入手,重点做好“灭(拔点灭源,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查(全面排查,消除隐患)、限(限制生猪从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移动)、禁(禁止使用泔水喂猪、禁止使用猪血饲料喂猪)、消(严格消毒,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测(加强养猪场户、屠宰场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工作)”等工作。

3.4 强化科研攻关

疫苗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应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尽快研发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非洲猪瘟疫苗,尽早应用于生产,从根本上解决非洲猪瘟防控难问题。

3.5 夯实防控工作责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出台文件,安排部署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明确提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制,在《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搞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应着力建立政府总体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监管部门监管责任、相关部门协管责任、社会各方共治责任的“五位一体”责任体系,大家齐心扛稳责任,久久为功,这是打赢非洲猪瘟“持久战”的“法宝”。

3.6 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搞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还要敢于向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亮剑”,针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当前要严厉打击收购、贩运、销售、随意丢弃病死猪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注水注药、屠宰贩卖病死猪的违法违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管控风险除隐患、堵塞漏洞保安全。

猜你喜欢

猪瘟猪肉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下半年猪肉进口速度或将放缓
猪肉价格“落地”后怎么走?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养猪不患瘟病特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