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致余论》指导下的内伤杂病临证与调摄

2020-01-11王玥慧王大力马炳亚庄垚雪李泉旺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杂病朱丹溪内伤

周 杰 王玥慧 王大力 马炳亚 庄垚雪 李泉旺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石家庄 050200;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78

《格致余论》[1]是一部集《内经》之精髓与理学之大成的医论集,记载了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治病必求其本论”“虚病痰病有似邪祟论”等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与“饮食箴”“养老论”“慈幼论”“色欲论”等摄生之法和正误书评构成了朱丹溪学术思想的基本体系。除了作为滋阴派的倡导者外,朱丹溪更以擅治杂病闻名于世,故后世有言“杂病宗丹溪”。对朱丹溪杂病治疗思想的研究多集中于其门人代为记载的《丹溪心法》中,然溯本必清其源,《格致余论》[1]为朱丹溪亲撰,书中所载学术思想贯穿其一生的临证实践,提出论治杂病应以“气、血、痰、瘀”为纲,所载医案篇幅虽短却篇篇锦绣,折射出的证治思想为后世肺胀[2]、肿瘤[3]、痛风[4]、不寐[5]等诸多疾病临证所借鉴,在临床应用每收奇效。

按照病因、病理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参考《中医内科学》对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可将中医内科疾病分为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两类[6],本文所述杂病悉指代此。现将《格致余论》一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调摄之法与杂病特点略做总结,整理全书医案所载药物,以期为中医临床各专业杂病的治疗开拓思路,提供新的方向。

1 杂病之生理特性:阳有余阴不足论与脾阴学说

内伤杂病的脏腑经络辨证源流于《金匮要略》[7],其以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研究不同脏腑间的生理病理变化,虽病证多有不同,后世名医却多有从脾胃论治的共识[8-10]。脾为后天之本,乃太阴湿土;胃为五脏之本,乃阳明燥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详论脾阳而略于胃,叶天士承前启后力倡胃阴学说,然都对脾阴论述不足。脾阴学说源流于《内经·灵枢》中的“脾藏营”“营出于中焦”,说明营阴是由中焦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而成。朱丹溪多年潜心研习经典,深受《内经·素问》所载病机十九条中“火热致病”思想的影响,有感于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等医家论著中有关湿热相火的阐述,结合所处地域湿热流行的特点,抨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专事香燥的时弊,在临证中尤重顾护脾阴,提出“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结合内经对人体正常发育过程的阐述并加以发挥,在第一篇正论中即提出“阳有余阴不足”的观点,认为“男十六岁而精通,女十四岁而经行……阴气始成而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并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说明阴气难于成而易于失,应结合四时五行之气加以调摄顾护,防止外来温燥邪气与内生火邪耗伤脾阴。正常情况下,脾胃各司阴阳分主生理功能。《养生四要》曰:“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以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11]脾阴是指除去散精所需后留以自润的产物,包括脾之津血、膏脂和水谷精微等,行灌溉脏腑、营养肌肉、濡润筋骨、补益脑髓等濡养之功。脾阴协助脾气(阳)完成运化、升清、统血的生理功能,并帮助脾气腐熟水谷精微,是脾气的物质基础。正如《血证论》也有言:“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12]病理情况下,脾阴受损则见便溏腹胀,胃阴受损则见饥不欲食或纳呆。脾胃的阴阳特性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串扰关系,国医大师徐景藩认为脾阴虚常兼胃阴虚,脾阴虚常兼脾气虚[13]。故在各类杂病临证中应针对脾胃阴阳所处的地位,在滋补脾阴时也注意顾护脾气(阳),有利于保持阴阳动态平衡即“阴平阳秘”以维持生理稳态。

2 杂病之病因病机:相火论与气血痰淤致病论

内伤杂病,所谓杂病是指除外感病以外所有疾病的统称[14],而内伤则指饮食、劳逸、七情之伤及五脏者[15]。然也有研究认为,内伤杂病多有因外感而起或因外感六淫诱发者,即“两感于邪”,如赵绍琴即认为火郁是联系外感温病与内伤杂病的“共同病机”[6]。朱丹溪秉承《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的“火热致病”理论,在“阳有余阴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二个著名学说,即“相火论”。他从理学太极动静观出发,把寄于肝肾二部的相火分为能够激发“天主生物,人主有生”恒动特性的正火,和因心神受扰、五志妄动所化生,能够“煎熬真阴”,使“阴虚则病,阴绝则死”的邪火。他强调内生之火的作用,并提出两种治法:一是遵从《内经》提出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养生观,使相火藏于肝肾阴分禀命守位。二是在刘完素、李东垣等医家以药物补水泻火的基础上分别从火之虚实论治,对属实性之“相火”,以“火郁发之”“热者寒之”为纲,分别选用辛凉或寒凉之法,予薄荷、菊花或黄连、黄芩一类药;针对虚性“相火”,开创性地提出“虚火可补”,以“滋阴降火”为法,予玄参、生地一类药。与刘完素“六气皆能化火”的清热理论不同,朱丹溪本着《内经》重视阳气、强调阴平阳秘的思想,始终强调脾胃为一身生化之源,在滋补脾胃之阴的同时要注意顾护脾胃之气(阳),不滥用滋腻药物,以使清滋不碍脾运、苦寒不伤胃气[16]。

内伤杂病主要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论治。丹溪从饮食、情志、方剂、疾病、医案等方面入手,在全书多篇章节提出了气血痰瘀致病理论。如《格致余论·涩脉论》曰:“仁之所藉以为生者,血与气也。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血沸腾,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糅,脉道阻塞,不能自行。”《格致余论·虚病痰病有似邪祟论》也云:“血气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之,邪因而如,理或有之。若夫气血两亏,痰客中焦,妨碍升降,不得运用,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职。”《格致余论·养老论》言:“夫老人内虚脾弱,阴亏性急,内虚胃热则易饥而思食,脾弱难化则食已而再饱,阴虚难降则气余而成痰。”《格致余论·倒仓论》 曰:“胃居中属土,喜容受而不能自运者也……糟粕之余,停痰瘀血,互相纠缠,日积月深,郁结成聚,甚者如核桃之穣,诸般奇形之虫,中宫不清矣,土德不和也。诚于中形于外,发为瘫痪,为劳瘵,为蛊胀,为癞疾,为无名奇病。”气血痰瘀阻滞,或因内伤,或为外邪,内外相应,必成其病。任应秋老对此理论有一番总结:“无论痰、食、火、湿诸因致病于人体,或于气分,或于血分,必有所郁塞阻滞,故主张临证要善于用和血疏气、导痰行滞诸法。”[17]这对后世病因病机的辨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杂病治疗之大法:顾护脾阴以重视脾胃为本

内科杂病,病因不一,病症不同,变化多端,临证中要善于求本。《格致余论·治病必求其本论》有云:“病之有本,犹草之有根也。去叶不去根,草犹在也。治病犹去草。病在脏而治腑,病在表而攻里,非惟戕贼胃气,抑且资助病邪。”朱丹溪深受理学影响,对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必穷其本,在疾病诊疗中也时时强调谨守病机。他在“阳有余阴不足”“相火论”中强调顾护脾阴,被称为滋阴派之祖,但纵观医案却发现他并非独用滋阴厚味药物片面强调滋阴,而是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血为阴作为理论精髓,以补脾健脾为滋阴之本,并提出可通过脾胃摄取谷、菽、菜、果等自然冲和之味以滋养脾阴。如《格致余论·养老论》曰:“补肾不如补脾,脾得温则易化而食味进,下虽暂虚,亦可少回。”“六、七十后阴不足以配阳,孤阳几欲飞越,因天生胃气尚尔留连,又藉水谷之阴,故羁縻而定耳! ”即强调脾胃作为后天之本的作用,虽人至老年先天肾气已亏,但藉由后天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仍可使“老境得安”。引申其义,无论先天不足、年老肾亏,或是久病伤阴,皆可从脾胃入手,借后天以补先天。后世部分医家片面理解朱丹溪脾阴学说,大肆应用苦寒泻热之药,殊不知寒凉克伐脾胃,早已背离朱丹溪顾护脾阴以重视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朱丹溪的脾阴学说实为对刘完素泻火、张子和攻邪、李东垣补中益气等前代医家重要思想方略的继承、融合与发扬。

4 杂病治疗之养生调摄诸论

朱丹溪在阐述上述学说之余,非常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行养生调摄以达到“顾护脾阴,重视脾胃”的疗效,是现代医学推崇的“治未病”和“心身医学”理论的雏形,这在《格致余论》中“饮食色欲箴·序”“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房中补益论”“茹淡论”“养老论”“慈幼论”等章节中均有体现。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4.1 情志方面

《格致余论》开篇即作序警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予每思之,男女之欲,所关甚大;饮食之欲,于身尤切。世之沦胥陷溺于其中者,盖不少矣! ”经由“欲”字引出其后阳有余阴不足、相火论等学说。以任应秋为代表的后世研究者多认为,朱丹溪所述阳有余非指真阳,实指妄动之相火[18]。维持人体动气的相火本寄于肝肾两脏,上属于心,而“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都说明情志与精神因素是引动相火、伤及真阴、变生诸病的关键因素,其作用甚至超过了生理上原本的阴虚。据统计《格致余论》共载病案43 例,因情欲不节所致的病案占50%以上[19],所涉及的病症有疰夏、下疳疮、痰气病、胎毒、痛风、老疟、经不行、虚病、痰病、转胞、痈疖、奶岩、臌胀、疝气、滞下、神昏等十余种,故全书多次围绕“儒者立教曰:正心、收心、养心。皆所以防此火之动于妄也”一句劝人修身养性,注意调摄情志,小到克制男女情欲、饮食之欲、身外之物欲;大到节制人之七情,如医案中反复提到的忧虑、急躁、愧疚、恼怒等过激情绪。具体有“守口如瓶”“远彼帷薄”“不见所欲,使心不乱”等通过约束自身与远离引发情绪波动的环境的方法,使“君火不妄动,相火禀命守位”,肝肾藏阴涵养脾胃,终使“阴平阳秘,我体长春”。

4.2 饮食方面

朱丹溪以六十岁、七十岁后的老人为例,述其“头昏,目眵,肌痒,溺数,鼻涕,牙落,涎多,寐少,足弱,耳聩,健忘,眩运,肠燥,面垢,发脱,眼花,久坐兀睡,未风先寒,食则易饥,笑则有泪”,又以十六岁前的童子作比,述其“阴长不足,肠胃尚脆而窄”,然此类症状在其他疾病中或为主、或为次也多有体现,非独老人与小儿特有。伤病之人,久病耗竭先天之精;又脾胃虚弱,不思饮食,难以化生后天水谷;久病体虚,皮肉腠理不固,易为六淫外邪所伤,邪气入里伤精耗液,总属“精血俱耗,阳有余阴不足,脾胃虚弱”之证,故此类人与老年、小儿无异甚或不及老年,故其所论饮食宜忌也可用于杂病调摄。朱丹溪主张通过食补滋养脾胃之阴,如“谷、菽、菜、果等自然冲和之味”,以及具有养阴之助的“干柿、熟菜、白粥、生栗”,又依据“栗大补,柿大涩,俱为难化”的特性,细心提示“亦宜少与”。但他的“茹淡论”并非教人只食平淡无味之物,而是望人戒“烹饪调和之味”,即少用盐、醋或其他添加剂,只以“大麦与栗之咸,粳米、山药之甘,葱、薤之辛之类”等“天赋之味”满足口味之需。而“具有物性之热”“炭火制作”“气之香辣”“味之甘腻”等特点的“一切鱼肉、木果、湿面、烧炙、煨炒”等发热难化之物,都被他归为于摄生无益一列而不宜食用。他还特别提出“乌附丹剂不可妄用”来警示体弱、年老、伤病之人不可妄投补剂,并切切提醒“纵口固快一时,积久必为灾害”!此言实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所倡导的“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多食用蔬菜、水果、奶类和豆制品”“适量吃肉蛋类食物”“少盐少油少糖”等营养规范之源流。《格致余论·倒仓论》曰:“胃居中属土,喜容受而不能自运者也。人之饮食,遇适口之物,宁无过量而伤积之乎?七情之偏,五味之浓,宁无伤于冲和之德乎?”其对人脾胃健康之忧、调摄论述之详可见一斑。饮食新鲜适量,不滥用补剂,使脾胃运化顺畅无积滞,平和而不偏于寒热,是丹溪提倡的养生调摄法则。

4.3 顺应四时方面

朱丹溪承古代自然哲学“气一元论”的本体论思想,应“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格致余论·夏月伏阴在内论》中曰:“天地以一元之气,化生万物……人之腹属地气,于此时浮于肌表,散于皮毛,腹中虚矣。经曰;夏月经满,地气溢满,入经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气在肌肉,所以表实。表实者,里必虚。”将夏月伏阴在内的“阴”解释为虚,而不是世人所言阴冷而妄投温热之剂。他首先肯定暑月虽热,也应避免“凉台水馆,大扇风车,阴水寒泉”“他人挥扇,泉水澡浴”的贪凉饮冷习惯,以防“汗不得泄,郁而成痰”。其次他观察世人的整体发病过程并将其描述为“初感也,胃气尚强,全不自觉。至于再感,懵然无知,又复恣意饮食,过分劳动,竭力房事,胃气大伤,其病乃作”,今天看来与现代社会的生活习惯及夏季多发病别无二致。他建议应秉承“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的原则,从虚入手,辨证论治。若非夏日贪凉饮冷,则不宜皆行温热,而以生脉饮等甘淡凉润之药滋补脾胃阴液,实为顺四时而养生之典范。

5 小结

整理《格致余论》全书医案所载药物,按照出现频次排序如下:白术、人参、陈皮、生甘草、黄连、生姜、当归、川芎、芍药、黄芪、茯苓、黄芩、桃仁、木通、芦根、牛膝、大料、红花、半夏、枳壳、厚朴等,所载频次最多的方剂为四物汤。从上述统计中可初步看出朱丹溪在“阳有余阴不足”理论指导下,治病必求其本,临证中擅用益气养血药以奏脾胃阴阳同补之功,先安脾胃阴阳,同时应用健脾理气药配合生姜、生甘草等补脾和胃药扶助正气。次辨有无火证及火之虚实,分别予辛凉、寒凉或滋阴药物。再根据气血痰瘀致病因素之不同行攻邪之术,佐以行气、理血、逐痰、泄下、化瘀等药,辨证使用汗、吐、下等中医治法,辅以饮食、情志、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摄,注重颐养心神,使心火平、相火安,为现代中医杂病的临床施治提供了宝贵经验与重要借鉴。

猜你喜欢

杂病朱丹溪内伤
内伤内服
内伤内服
朱丹溪拜师
廖志峰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杂病经验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妇人杂病乳结核候”导引法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朱丹溪治病惩恶两不误
孝顺成就一代名医
憋出内伤
古代名医朱丹溪的治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