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友好 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西藏生态现代化的三维审视

2020-01-11席蒙蒙陈朴

西藏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态化西藏现代化

席蒙蒙 陈朴

(1.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2.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0;3.西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一、引言

西藏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自然资源富集,民族文化独特,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的生态安全是国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1]。这里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天然优越条件,保护好西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园,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效巩固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西藏社会的二元结构及宗教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绝不能照搬内地的发展模式,构建生态西藏和小康西藏,应该以“两山”生态理念为指引,坚持“两屏四地一通道一前沿”的战略定位,传承西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伦理,走有西藏特色的生态现代化道路,这也是西藏现代化体系的重要内容。西藏的生态环境是其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载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使西藏同全国一道同步实现小康和现代化,建设好西藏的生态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2]。

二、生态现代化的研究现状与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生态现代化的内涵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有:Joseph·Huber(2000)认为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变是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是生态化和现代化的有机结合,科技的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3]。Martin Janicke(1986)认为生态现代化是一种使环境保护措施从传统的补救性策略向现代预防性策略转变的过程[4]。Arthur P.J.Mol.(1997)认为生态现代化是处理现代技术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干预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概念。Hajer等(1995)认为生态现代化是在促进环境友好的过程中对政治经济结构进行的一种有益调整,是为寻求各要素之间的良性整合而进行的政策策略上的转变,即通过对相关政策的良性整合实现生态现代化[3]。以何传启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在这方面做了开拓性的工作(1)以何传启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著作有: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生态现代化:原理与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认为生态现代化是通过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通过环境友好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结构生态化,降低人类活动的环境压力,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5],此后很多学者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6][7][8]。二是关于生态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研究,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层面构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9][10][11];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对生态现代进行阐述,构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2][13][14];从地域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水平三个方面构建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等[15]。

目前学界对西藏生态现代化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视角对西藏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生态系统宏观发展趋向进行评价[16][17];基于产业经济视角提出西藏应该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18];基于生态安全屏障视角提出西藏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19]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学者都将生态现代化视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是由现代生态和环境意识引发的一种生态转型[20]。本文认为生态现代化是在生态环境可持续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基础上的互利耦合过程,其中“生态化”体现为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现代化”体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它应具有三种属性:自然属性,即保持生态资源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社会属性,即改善人类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属性,即经济发展为生态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并建立绿色高效的生态系统。大多数学者基于资源与环境指标体系对西藏生态化进行评价,而侧重现代化评价指标的相关论著较少,更鲜有研究西藏生态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将生态现代化分解为环境友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三个维度予以量化阐释,以达到合理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推动西藏现代化的生态转型和结构优化的目的。

三、西藏生态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态现代化的核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把“生态化”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双赢[14]。在指标层次筛选的基础上,以“两屏四地一通道一前沿”的战略定位为理论基础,参考相关文献在生态现代化评价中应用较多的高频率指标,主要是西部民族地区和小康社会指标,尤其是西部地区小康社会生态指标,以及生态城市发展指标体系,最终确定了18个具体指标,下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1.生态现代化环境友好评价维度

生态环境的优劣是衡量生态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生态现代化的环境友好维度旨在环境容量和资源储备约束条件下指导人类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西藏环境评价中的常用指标与可比性原则以及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本文用森林覆盖率、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人均水资源量、节水灌溉面积比重、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万元GDP水耗6个指标,分别从3个层面测度西藏的自然环境基础、自然资源禀赋及产业降耗提效能力,阐释在自然环境承载力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生态现代化社会进步评价维度

本文用城乡二元反差指数反映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的变动轨迹,以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量、城市燃气普及率、城市用水普及率反映公共设施便民化程度,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反映居住环境绿化水平。生态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维度以实现人类发展为核心要义,人是社会的主体,又是区域生态的主体,更是生态关系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生态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体现为城乡一体化、公共设施便民化、居住环境绿色化等。

3.生态现代化经济发展评价维度

区域经济系统为人们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产品,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对于建立高效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本文参考环境保护部门及相关文献在生态现代化评价中应用较多的高频率指标,用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反映经济发展总量及居民消费能力:随着收入的增加,人的消费行为趋向于满足健康要求,追求绿色消费并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西藏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决定了其不同于内地以工业化为主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反映西藏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特殊变动趋势;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分别反映政府在科研投资、环保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以明晰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依托丰富的资源和特色文化,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将生态资源的能量流转化为社会经济的货币流,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用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衡量旅游创汇能力,反映了西藏作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对外开放程度和生态经济化程度;根据前述分析,本文确立的西藏生态现代化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熵值法

1.评价方法的选择

本文采用熵值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按照层次结构分析理论构造出环境友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三个复合指标,它们分别由其所包含的子系统指标层经计算得到,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初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方法如下[21]。

表1: 生态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正项指标计算方法(即指标数值越大对结果越有利):

(Sij)1=((Sij)-min(Sj)) /(max(Sj)-min(Sj))

逆向指标计算方法(即指标数值越小对结果越有利):

(Sij)′=(max(Sj)-(Sij)/(max(Sj)-min(Sj))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计算第i年份第j项指标的比重:

(2)计算指标信息熵:

(3)计算信息冗余度:

dj=1-ej

(4)计算指标权重:

(5)计算单指标评价:

Eij=Wj*Sij′

(6)计算第i年份的综合水平等分:

Ei=∑j=1nEij

其中,Sij表示第i个年份第j项指标的数值,max(Sj)和min(Sj)分别表示所有年份中的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m为评价年数,n为指标数。

2.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从环境友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3个维度对2011—2017年西藏的生态现代化发展现状进行水平分析。数据资料来源于历年《西藏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西藏年度数据(近10年)及西藏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四、西藏生态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评价

立足于本文构建的生态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2011—2017年7年间西藏生态现代化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变化原始值(见表2),为了更加直观地体现指标的变化,笔者将生态现代化的评价结果汇总至表3和图1,其中图1中虚线为生态现代化综合指数发展趋势线。

(一)生态现代化的环境友好维度

结合生态现代化评价指标和表2与图1可以看出,西藏环境友好子系统评价指标数值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从数据来看:森林覆盖率缓慢上升、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例有所下降但变动幅度均不大,因此自然资源的相对稳定性对环境友好的评价得分影响相对较小;节水灌溉面积、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均呈先减后增趋势,说明西藏农业、工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与低消耗集约化并轨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其资源利用效率呈起伏波动的状态,需要进一步改进农业、工业生产的节能指标,以达到长期稳定降耗提效的目的;人均水资源量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即在水资源总量稳定的状态下,人口增长率出现了加快——缓慢的波动过程;万元GDP水耗呈递减趋势且数值变化明显,说明全社会水资源使用效率提高,从人均水资源量和万元GDP水耗的数值变化可以看出,在西藏水资源量起伏波动状态下水资源消耗朝着环境友好型的趋势发展。基于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较低的资源承载力,其发展过程和路径更需摒弃过分偏重经济增长目标的发展方式,坚持把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美丽西藏作为主体定位和目标导向,深入实施以生态保护与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以增绿增质增效为基本要求,加强资源保护、推进国土绿化。

表2: 西藏生态现代化指标原始数值(2011—2017)

图1:西藏生态现代化评价结果

表3: 西藏生态现代化评价结果(2011—2017)

(二)生态现代化的社会进步维度

社会系统是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社会进步维度的生态现代化旨在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根据表3和图1可以看出,西藏生态现代化社会进步维度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城乡二元反差指数呈降低的趋势(2)城乡二元反差指数浓缩了由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三个阶段的二元经济结构变化情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的过程称为第一阶段,此时传统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心位置,因而农业部门劳动力比重L1与农业部门产值比重G1均接近于“1”,非农业部门的生产力远低于农业部门,在此阶段G1大于L1;随着新兴的非农产业部门逐步发展和完善,其生产力水平接近于农业部门,迫使农业部门L1逼近G1直至相等,这是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化的第二阶段;在此之后的第三阶段,农业部门G1会逐渐小于L1,也就是说,城乡二元反差指数越大,则农业与非农业的差距越大,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越明显,当城乡二元反差指数为0时,二元经济结构消失,实现城乡一元化发展。参见袁捷敏:《探析二元反差指数的意义》,载《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1期。,说明西藏城乡二元结构趋于缓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步缓解;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将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利用效率,净化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燃气普及率和用水普及率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U型走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总体呈现递减趋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呈递增趋势,可以看出西藏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与城镇化发展进程步伐不一致,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向城镇集聚,增加了对水、电、燃气、公共交通、公园绿地面积等自然资源和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生活垃圾、废气、污水等废弃物的排放,社会公共设施和公共产品供给相对滞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22],随着城镇化建设和环保政策的推进,公共设施和生态工程日臻完备,社会发展呈现出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社会进步部分指标的起伏性波动。

(三)生态现代化的经济发展维度

生态现代化的经济发展维度旨在运用现代化、集约化、合理化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系统,以社会、家庭、个人的绿色化经济行为模式提高生态现代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科技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由表3可以看出,西藏人均GDP和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有利于消费趋向健康化和绿色化,从而减轻对环境的破坏;笔者通过整理计算出2011—2017年西藏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3)“产业结构偏离度为三次产业的偏离度绝对数之和,某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之差,偏离度绝对值越大,说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不平衡,产业结构的经济效益越低。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推力;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0,就业比重小于产值比重,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引力”。参见段禄峰:《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研究》,载《统计与决策》2016年第6期。并汇总到表4,可以看出西藏全社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数值逐渐降低,说明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逐渐趋于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呈良性调整状态,产业比例关系逐步完善,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级演变,也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在劳动生产率和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比较优势(4)当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负偏离并逐渐向“0”偏移,说明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如表4中的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当结构偏离度呈现负偏离并逐渐偏离“0”,说明该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在逐步减弱,从事该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数量不断减少,又会释放更多的就业空间,如表4中第二产业的发展现状。;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均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不稳定发展态势,笔者通过整理计算出西藏和全国2011—2017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均值分别为0.127%和2.039%,环保投资占GDP比重的均值分别为3.325%和1.383%,可以看出,西藏重视环保建设且对环保投资力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科研创新投入部分相对不足,可以理解为环保政策支持的结构性短缺,这将不利于经济生态化转型。基于“民族经济生态化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实现民族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动力”[23]发展观念,增加科技创新力度是未来生态投入的关键环节,需加以重视;西藏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两屏四地一通道”的战略定位决定其在发展过程中要解决开放发展的问题,从表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逐年递增可以看出西藏旅游创汇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意味着区域财富的快速积累,生态经济系统的效率不断优化,将资源能量流转化为货币流的效率呈逐年提高的良好趋势。

表4: 西藏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2011—2017)

(四)西藏生态现代化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前文所给出的权重进行加权指数计算,得出西藏生态现代化综合指数(ESE),可以看出西藏生态现代化的综合指数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发展状态,其中环境友好指数呈现递减的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指数呈现递增的良好态势,这说明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仍有罅隙;当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时,在经济发展初期会出现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等生产和消费特征,随着环保政策的执行和居民环保意识的深入,尤其是环保技术革新,全社会一般会向健康消费、绿色生产方向转变,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表现为社会进步指数呈起伏波动式的不稳定发展状态。西藏正面临着“四种文明的叠加”和“两大转型的交错”,即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生态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叠加;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交错[12],在此过程中,西藏生态现代化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图1中ESE生态现代化综合指数趋势线呈上升趋势),但对于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纵深扩展链条还未完善,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形势下的西藏而言,不仅要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部署对接,还要在此基础上构建一条具有西藏特点的高原生态现代化之路,构建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消费体系,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主要结论及建议

综合西藏近7年的生态现代化发展现状和评价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生态现代化总体呈良性发展态势。西藏在生态现代化的环境友好方面仍面临重要任务,虽然资源优势明显,但降耗提效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在社会进步方面,社会结构二元性趋于缓解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在经济发展方面,经济发展总量、人均消费水平、旅游创汇能力成绩显著,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但环保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呈现结构性不足,这不利于生态现代化的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本文针对西藏生态现代化的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发展高原绿色经济

西藏可以利用原生态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这两个重要的资源要素优势,跨越工业现代化阶段,创新生态经济模式,进入生态现代化发展阶段。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给西藏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成为其利用比较优势获得后发优势从而进入生态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狄方耀(2014)通过特色产业理论、西藏产业的演变趋势、生态屏障的建设目标,结合西藏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及评价指标,认为“今后一段时期西藏大力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应该围绕以下三个中心来进行:一是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中心,主要发展西藏独特的高原生态农业(这里所说的农业包括农牧林产业,是大农业的范畴),形成高原生态健康绿色农牧业基地;二是独特的文化和资源展示中心,西藏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独特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医疗保健、风土人情、民间技能等非物质文化和各种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生产工艺等物质文化,涵盖了西藏的传统历史和现代化面貌。基于此,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民族手工业、藏医产业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特色优势产业的必然选择;三是独特的现代新兴产业,西藏自身存在可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开发需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新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考虑到现阶段还不具备人财物及生态保护相关制度等条件,我们将西藏的矿业资源视为未来潜在开发的特色产业”。[24]也就是说,发展高原绿色经济需体现和维护西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独特的高原资源、环境、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以体现西藏资源的特殊性、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统筹社会发展,建设高原生态乡村与特色小城镇

西藏生态资源丰富但自然综合承载力低,不能像东、中部地区一样先进行小城镇、分散化布局,再推进产业集中,应该以特色、生态、文化、多元为基本特征,这不仅需要完善的空间布局,更需要具有特殊技能和技艺的人力资本及信息化管理水平。因此,西藏可以选择建设彰显地域特征的高原生态乡村与特色小城镇,实施路径分为三步:一是“构建‘大生态、小城镇’格局,即尊重藏族民众传统,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塑造优质、特色风貌,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因素,挖掘文化内涵,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栖山融水’的村镇空间形态”[25]。二是通过乡村振兴与发展小城镇双轮驱动产业融合,考虑西藏的环境、资源、经济、人口等差异性,可以发展以旅游产业的主导的乡村和小城镇,以第三产业为支点统筹城乡劳动力结构、人口布局优化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促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和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以加大城镇对农牧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26],使得文化资源优势更顺畅地转换为生产力优势。三是“以高品质公共服务集聚资本,塑造产业特色和根植性,引导人力资本的提升、产业资本的利用效益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结合起来,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27]。

(三)完善经济体制,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

“生态化技术创新能够实现民族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引领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生态化重构,生态化技术创新在民族地区发展现阶段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23]西藏的生态现代化道路需要市场机制,还要有效发挥政府的宏观管制机制以适当的定位、支持、配合实施,更需要全体居民共同参与,从而实现有活力的微观主体、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三者有机协调。政府通过经济发展规划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将生态科技贡献率视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鼓励居民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智慧生活;基于产业体制创新、投融资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鼓励企业采用新材料、运行新技术,通过道路、信息、物流、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淬炼“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工程,提升“一带一路”建设中设施互联水平,处理好开放与稳定的关系,在开放的同时确保社会稳定不出现失范,在稳定中开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支持西藏的优秀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强与邻国文化旅游合作,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做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结构生态化,实现保护与利用并重,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擎驱动。

总之,生态现代化是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通过环境友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三个维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化转向,才能发挥资源环境的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生态化,夯实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才能以优异成绩向祖国的70华诞献礼,这也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生态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猜你喜欢

生态化西藏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都是西藏的“错”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建民族共同体 促生态化发展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