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20-01-10吴叔望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卖炭翁诗句初中语文

吴叔望

(广东省湛江雷州市第一中学 广东湛江 524200)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历史的传承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化。时至今日,这些文化被继承下来成为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流传下来对现代社会和人的进步与发展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堂是教学类的基础课堂,其中大部分教学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因此,这些语文载体为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不仅可以促进教学创新发展,还可以使师生共同进步。因此,教师要重视在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1]。

一、在教学中探索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主要是从课本涉及的文言文、古诗词、寓言故事入手,在评析其中的人物特点、故事情节、历史背景及人物品质中探索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教师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分析,从而令学生对社会有个是非的判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教学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时,让学生体会诗人在社会动荡的时刻,如何同情、关怀、欣赏劳动人民的善良与担当。如《卖炭翁》中的卖炭翁整天“伐薪烧炭南山中”,个人还无法顾及自己的仪容以至于“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却依然是大寒天里“可怜身上衣正单”。即便如此,老翁居然还是“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惜的是真正天寒的时候,碰上了“黄衣使者白衫儿”,最后“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诗人对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的对比描写,就会油然而生对像卖炭翁一样穷苦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对“宫使”的横行霸道给予深刻的揭露,让我们看到了不同阶层的矛盾。《石壕吏》让我们看到了战乱社会中,百姓的生活更是悲惨——“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战争的残酷,致使官府到处抓丁拉夫补充兵源,哪怕“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的悲痛,仍然要“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的担当与果断,以应对繁重的徭役及保全家中仅有的三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不顾个人生活穷困潦倒的窘境,依然惦记着“安得广夏千万,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2]。

《唐诗三首》反映了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安定与否会给个人的前途命运造成很大的变数,能否体恤下层劳动人民与上层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哪怕在困境中我们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这些都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所要思考的问题,从而学生个人会逐渐认识社会现实,结合自己的理想规划人生。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会对各种问题和现象充满好奇感。在学习过程中会津津有味,甚至达到无法自拔的地步,从中感受到快乐。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可以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吸引学生有效参与进来展开学习。从语文课堂教学来讲,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性并跟随教师进度开展学习。在开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对联、猜灯谜等。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导入新课。可以组织学生一个诗句小比赛,说出一些关于春天的诗句,说的最多为获胜者,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关于春天的诗句有很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些诗句都与春天有关。在课堂上引入这些辅助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3]。

(二)开展多样形式的文化活动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实践很重要。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提升人的精神素养。因此,学校和相关教师应努力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文化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境界。可以充分运用语文综合活动,开展古典文学朗诵比赛,从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朗诵比赛主要以学过的知识为主,自己可以适当扩展,教师指导。例如,学过的《关雎》《蒹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三、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对教学的长期发展有积极作用。语文教师应积极寻求授课方法,并灵活运用,让中华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每个学生的心里,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初中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卖炭翁诗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卖炭翁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卖炭翁的艰辛与贫寒
丫头坪的卖炭翁
巧用诗句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