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矛药用部位及功效演变探赜*

2020-01-10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药用杀虫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

庞素银

卫矛是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枝条或翅状附属物,属落叶灌木,茎多分枝,小枝圆形或四棱形,枝上有2~4个木栓质宽翅或无翅。又名鬼箭羽、鬼见愁等,俗称六月凌、八树、四面峰等,《本草图经》称“其木亦名狗骨”。具有破血、通经、杀虫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瘀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尽、腹胀疼痛、乳汁不行、虫证腹痛、疟疾寒热等病症。对于妇科病症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然目前该药被临床医生所忽视,许多著作中未见阐述,临床应用并不广泛。有必要对其功效、用药部位的演变、现代药理研究等进行梳理,以期为临床推荐使用。

药用部位

卫矛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之中品,没有记载其药用部位,称采摘时间为“正月、二月、七月”[1]。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述了卫矛的产地和采摘时间,为“生霍山山谷,八月采,阴干”,与《吴普本草》在采摘时间上有异,没有记载用药部位[2]。

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新修本草》所载卫矛与《千金要方》同,均列入中品,并引陶弘景注释语:“山野处处有。其茎有三羽,状如箭羽,俗皆呼为鬼箭。而为用甚希,用之削取皮及羽也。”明确指出其药用部位是卫矛枝条的皮及翅状物[3]。

宋代,卫矛药用部位有所差异。北宋《开宝本草》关于卫矛的论述与《新修本草》中的说法完全相同[4]。《本草图经》载“其干有三羽,状如箭翎……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条茎,阴干”,指出用药部位是带羽的枝条,与《千金要方》相比,不仅用药部位不同,其采摘时间也增加了“十一月、十二月”。唐慎微《证类本草》中集录了陶弘景使用“皮羽”、《本草图经》使用“条茎”,并增录雷公“只使用箭头(无羽条茎)”的论述。

至此,关于卫矛的药用部位有皮羽、带皮羽的茎条和箭头(不带羽)的茎条三种说法。

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承袭前人之说,所载卫矛药用部位基本沿用《本草经集注》的说法,“削取皮羽阴干,拭净赤毛酥炙”,并存留“只使箭头”的说法[5]。

李时珍《本草纲目》汇集了前人之论,在卫矛的“修治”中引用“采得只使箭头用,拭去赤毛”之论,示其赞同此说。但在后附方“当归散”中,所用卫矛是“去中心木”,只用皮羽,这也许是李时珍录存前人说法之故[6]。

清代许多本草专著如张璐的《本草逢原》、汪昂的《本草备要》、严西亭等编撰的《得配本草》等,均没有记载卫矛的药用部位。

与古代相比,卫矛的现代用药部位已不局限于具翅状茎,其根、叶、甚至花果也入药。但各省卫矛用药部位差别较大,大多省份用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部分省份有用其嫩枝的,有用根的,甚至有用叶、花果的。如:辽宁用其嫩枝,或仅用其翅状物[7];贵州或用其嫩枝,或收集其翅状物[8];山东用卫矛的干燥具翅状枝条或翅状附属物[9];北京用卫矛带翅(皮羽)的嫩枝[10];河南用其具翅状物的枝条[11];《新疆中草药手册》中载卫矛“药用带翅的嫩枝,根亦入药”[12];吉林长白山常用卫矛的根、带木栓翅细枝和叶入药[13];江西则用卫矛的茎、叶、枝入药[14];邯郸仅用翅状物[15]。

现代卫矛药用部位明显扩大的原因,可能与药理学研究有关。药理实验证明,卫矛的翅茎水煎浓缩剂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及豚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翅茎、叶或果的水提酒沉剂,均能增加小鼠在常压、减压及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后的耐缺氧能力, 其生存时间延长、生存率增加;卫矛叶的水提酒沉剂能减轻豚鼠静注氯化钾所致的心律失常和心电图T波改变;卫矛翅、茎的水煎浓缩剂和水提酒沉剂能明显地加强戌巴比妥钠及硫喷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减少小鼠的自发性活动等[16]。说明卫矛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药理作用,这可能是有些省市选用卫矛不同部位入药的主因。

功能的演变

1.性味

历代本草关于卫矛性味的记载基本有四种:一是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载卫矛“味苦,寒”,另有《千金要方》称卫矛“味苦,寒,无毒”,认同此说者占据多数,唐宋两代多尊《千金要方》“味苦,寒,无毒”之说;二是认为卫矛味苦,寒,有小毒,如唐慎微《证类本草》中引《药性论》之说[17];三是认为卫矛味甘,涩,以《日华子本草》为代表“味甘,涩,通月经,破癥结,止血崩,带下,杀腹脏虫及产后血咬肚痛”[18];四是认为卫矛味酸,涩,以李时珍《本草纲目》为代表。

现代药学著作大多记载卫矛味苦,性寒,一般认为无毒。《中华本草》载卫矛“味苦、辛,性寒。归肝、脾经”[19]。

2.功能与主治

唐代以前以清热、行瘀、杀虫为主 《神农本草经》载卫矛“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1],后世本草多在此说的基础上而有所阐发。《增图神农本草经通俗讲义》论之说:因卫矛味苦酸而性寒,苦酸能杀虫,性寒能降热清血,所以能清热、行瘀、杀虫;能治“女子崩中下血”,是指血热妄行之症,卫矛寒能清热;瘀血结于腹中,气血阻滞不通,因而腹满汗出,卫矛功能行瘀去热,故能治之;瘀去热清,气血畅达,且苦酸杀虫,故能治邪气蛊毒鬼疰之患[20]。笔者认为此评论较为妥当。唐代基本上沿用了《千金要方》对卫矛功效的论述。孙思邈《千金要方》载卫矛“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一名鬼箭”[2]。可见,其所载功效相较于《神农本草经》补充了“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应当是卫矛解毒杀虫功效的延伸。《新修本草》中关于卫矛的功效与《千金要方》完全相同[3]。

宋代彰显了卫矛活血破瘀的功效 宋代在沿用《千金要方》之说的基础上有所阐发。如北宋的《开宝本草》关于卫矛功效的论述与《新修本草》中的说法完全相同[4]。大观二年(1082年)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在承袭《神农本草经》所论卫矛功效基础上,阐发并扩展了其功能。如引用《药性论》所述,称卫矛“能破陈血,能落胎,主中恶腰腹痛及百邪鬼魅”;并引《日华子本草》语,称卫矛“味甘、涩。通月经,破癥结,止血崩带下,杀腹脏虫及产后血咬肚痛”;引《崔氏方》鬼箭羽汤“疗恶疰在心,痛不可忍”,增加了卫矛破血化瘀的功效,并扩大了其祛邪解毒的范围[17]。

明清时期总结并扩展了卫矛的临床功效,突出在妇科病症中的应用 陈嘉谟《本草蒙筌》载卫矛:“任煎汤液,专治女科。能堕妊娠,善疗血气。遣邪祟,杀蛊毒,破癥结,通月经。腹满汗出立瘳,崩中下漏即止。消皮肤风肿,去腹脏白虫。产后血绞痛殊功,恶疰卒暴心痛捷效”[5],所论基本是前人观点的综合,并突出了卫矛活血破瘀,治疗妇科月经病症、堕胎的功效。王纶的《本草集要》也载卫矛“疗妇人血气大效,能落胎”[21]。李时珍《本草纲目》集明以前大成之作,汇集了前人对卫矛功效的论述,并提出新见:“凡妇人产后血运血结,血聚于胸中,或偏于少腹。或连于胁肋者。四物汤四两,倍当归,加鬼箭、红花、玄胡索各一两,为末,煎服。”[6]书中附以卫矛为主药的3首方剂,其中有当归散治疗产后儿枕硬块、治鬼疟的2首方剂,扩大了卫矛在妇科病症中的应用和基本配伍规律。

清代张璐《本经逢原》在引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所述基础上,阐释了清代医家对卫矛功效的扩展应用,“今人治贼风历节诸痹,妇人产后血晕血结聚于胸中,或偏于胁肋少腹者,四物倍归加鬼箭羽、红花、玄胡索煎服,以其性专破血。力能堕胎,妊娠禁用”[22]。与《本草纲目》所载相比,张璐所论增加了卫矛祛风治历节痹痛的功效。《得配本草》在卫矛功效上虽无创新认识,但介绍了卫矛用治不同病症时的一些配伍方法:配归尾、延胡,治儿枕硬痛;配穿山甲,治疟日发[23]。

现代扩大了卫矛的功用 国家高等教育统编教材《中药学》中未列卫矛,可见该药并不常用。1989版《辞海》载卫矛“功能破血通经、祛风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经行腹痛、风湿痹痛等症”[24]。《中草药大典》把卫矛归为解毒药,其功效仍为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三方面,但扩展了其主治范围:“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主治癥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崩中漏下、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25]。其他各省市中草药规范所载卫矛的功效基本类似,主治病症范围各有差别。

除此之外,现代常用卫矛配伍治疗恶性肿瘤属瘀血阻滞者,如直肠癌、胃癌、乳腺癌等[26]。实验研究显示,鬼箭羽95%乙醇提取物分离出9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1-羰基-β-乳香酸和乙酰11-羰基-β-乳香酸对人肝癌细胞(BEL- 7402)和人回盲肠癌细胞(HCT- 8)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7]。

卫矛用于治疗糖尿病。药理研究显示,卫矛的有效成分草乙酸钠能使胰岛A细胞萎缩,促使胰岛B细胞增生,加强胰岛素分泌,加速葡萄糖利用,从而降低血糖[28]。动物实验也证实,鬼箭羽在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同时对血瘀证亦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29]。卫矛尤其对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糖、血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变态反应,抗氧化等,达到改善肾血流量,降低蛋白尿,降低肌酐、尿素氮,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减轻泌尿系炎症反应,促进肾小球基底膜修复,防治肾小球硬化等作用,进而保护肾功能[30]。

外用治痈肿疮疡、皮炎[31]。药理实验也证实了卫矛有一定抗菌、抗炎作用,鬼箭羽醇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菌,且对后者的作用优于前者[32]。

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的治疗。实验表明,静脉注射鬼箭羽制剂可使家兔、猫、犬血压迅速下降,有短暂而明显的降压作用。鬼箭羽水煎液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对血清总胆固醇(TC)有降低趋势,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C)有升高趋势,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33]。

用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实验研究显示,鬼箭羽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一定防治心肌缺血的作用[34]。临床观察表明,用卫矛糖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平均用药4个月,心绞痛症状改善显效率37.8%,有效率42.9%,总有效率80.7%,心电图好转率42%。同时有扩张血管和改善心律的功效[16]。

综上所述,卫矛是古今一直应用于临床的药材,具有破血、通经、杀虫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瘀血崩漏、腹胀疼痛、虫证腹痛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心肌缺血、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抗炎、抑菌、抗肿瘤等功效,可广泛用于妇科调经、外科疮疡肿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病、抗肿瘤、冠心病等病症中。但不知何因,卫矛至今并不为临床医生所常用。虽然卫矛性味苦寒,但并无毒性,《神农本草经》载为中品,现代有学者临床观察应用卫矛1年以上,未发现其有任何副作用及不良反应[16],足见其药性醇和,是被忽视的一味良药。笔者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妇科调经、肿瘤、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具有瘀血征象者更应考虑使用卫矛。

猜你喜欢

神农本草经药用杀虫
A review of the ethnobotanical value,phytochemistry,and pharmacology of Physalis pubescens L.
农用杀虫灯在我国的研发及应用分析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Network Pharmacology Investigation in the Mechanism of Radix Pseudostellariae-Rhizoma Anemarrhenae Therapy for Diabetes Mellitus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杀虫专列”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中国将拉开药用辅料行业的整合大幕
互帮互助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