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个人工智能肺癌辅助诊断系统获批上市

2020-01-10

肿瘤防治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诊断系统免疫治疗免疫组化

PD-L1蛋白表达水平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重要标志物,通过PD-L1检测可以筛选出最适合的肿瘤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阿斯利康公司宣布,其与中国杭州迪英加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人工智能辅助非小细胞肺癌PD-L1判读“免疫组化数字病理图像处理软件”,日前已获得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中国首个获准进入临床应用的人工智能肺癌辅助诊断系统。

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发展热点方向之一是影像组学智能分析,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处理CT、病理等全模态影像数据。而在传统模式下病理医生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上的细胞和组织病变来作出疾病诊断,人工阅片耗时耗力,效率较低,难以快速准确识别疑难肿瘤细胞。

“免疫组化数字病理图像处理软件”由国内权威病理专家进行数据标注,算法模型有效解决了因细胞膜破损导致的定位不准等技术难题,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病理医生进行非小细胞肺癌PD-L1判读,一体化分析,无人值守即可获得全片分析结果。医生仅需复核即可快速准确完成PD-L1全片判读,有效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了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诊断质量和效率,基层医院还可将疑难PD-L1组织切片通过远程会诊模式直接发送至医共体医院,通过打破时空地域限制的“云病理”而进一步提升肿瘤病理诊断水平。

猜你喜欢

诊断系统免疫治疗免疫组化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新进展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深度学习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检测胸部DR肋骨骨折的验证性研究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肝细胞癌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挑战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CTCS2-200H型列控车载设备运用状态在线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列控车载设备智能监测诊断系统开发探讨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