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完善与探索

2020-01-10夏晨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毕业生岗位疫情

夏晨雪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22)

1 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1.1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远超社会可提供就业岗位数

随着高校扩招、专业扩增,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已经是大势所趋,每年应届毕业生人数以及往届毕业生中尚未就业人数的总和已经超过当前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对海外留学生冲击倍增,留学海外的学生群体中超过80%的人员都转变思路,倾向于回国寻找就业机会,这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就业压力。

1.2 疫情冲击下,“招聘难”和“就业难”矛盾更加突显

根据教育部开展的各类针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调研显示,大学生的就业倾向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并不一致,使得企业“招聘难”和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愈加突显。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为获得较高的薪资待遇和较好的发展机会,优先甚至仅选择去北上广深等高度发展城市进行择业,原本就趋近饱和的就业市场使得毕业生在的就业压力倍增,导致许多毕业生长期处于择业或实习状态;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发展转型对人才的需求无法吸引更多优质毕业生,从而无法招聘到人才。从人职匹配的角度,毕业生期许在首次择业中进入管理类和技术类岗位,但企业从自身发展和人才梯度培养的角度出发,招聘岗位多为生产类和销售类,使得求职者与招工单位彼此要求不一致。

1.3 疫情加剧毕业生群体“慢就业”趋势渐显且比例增加

受新冠疫情和经济转型的影响,我国经济也在经历供给侧改革肯结构化调整,这种变化对于企业用人结构和用人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我国大学上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形势,相当多的大学生对于个人就业持有观望态度,有些大学生选择通过考研、出国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有些大学生则始终固守传统的择业观念,不肯随意讲究,于是催生了“慢就业”的现象。

2 疫情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2.1 总量矛盾:就业岗位数量不足以满足毕业生需求

大学生在社会中能够得到的就业岗位的数量与具有就业需求的大学毕业生总量之间存在严重矛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已逐步转变为大众教育,公立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民办院校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有力支援了经济建设,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并未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和提升,学校之间相互模仿,人才培养目标、院系专业设置、日常管理制度等均出现高度的同质化倾向,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但全社会所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却远远不足,应届毕业生与往届毕业生人数之和与相同年份的就业岗位数量之间的比例出现严重失衡,供给相对过剩的局面长期存在。目前我国正在处于并且还将长期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当中充斥着一些长期形成的不平衡现象,企业对用人在需求逐步从劳工型转化为知识型人才,相应的需求体量因此减少,从岗位总量和大学生就业总量的发展趋势来看,二者是背道而驰的,在短期内将形成较大的就业压力。

2.2 供需矛盾:高校毕业生专业能力无法匹配社会发展需求

高等院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在院系和专业设置方面布局失当,导致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无法匹配社会发展需求,供求矛盾普遍存在。在校大学生在普适教育下,高校毕业生多为知识在被动接受者,缺乏较高的个性化发展、专业实践、自主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用工企业的能力需求。

2.3 观念矛盾:毕业生择业观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偏差

大学生在择业观念方面存在一定偏颇,依然将薪酬收入和个人意愿作为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对社会和市场去求进行调研和对接。当前,就业岗位需求趋向于多元化,薪酬待遇的差距也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薪酬的诱惑下,大部分毕业生仍然是愿意将职业生涯的起点定位于高薪酬岗位,导致这些岗位长期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人员流动性较大,人才淘汰率较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一些薪酬处于中下等的工作岗位的人才缺口逐年增大。除去对高薪酬的偏好之外,近年来毕业生更侧重兴趣和意愿为导向的主观选择,将个人发展作为择业的重要条件,长期忽视对市场需求的关注,不能将个人发展同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3 后疫情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路径选择

3.1 加强大学生就业制度保障,落实政策措施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对于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加之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保证就业形势稳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重点保障大学毕业生和待业人员的就业,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同时积极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施灵活的人才筛选和聘用机制,从制度层面努力为大学毕业生扫清就业阻碍,同时发挥政策优势,积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促使更多优秀学子积极投身基层工作,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引导和分流,努力缩小城乡之间人才差距。同时,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运行机制,有效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更好适应企业需求。在体系搭建方面,提高劳动力市场信息化水平,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监测分析系统,实现企业与求职者信息互联互通,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就业工作的影响;在监督管理方面,建立和完善就业登记制度,对于企业和第三方人才招聘中介进行依法监督,对就业市场进行有效管理,维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合作方面,不断加强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外国劳务市场的合作,及时获取外国劳务市场信息,将合适的留学生人才匹配合适的国外岗位,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在人口流动方面,应当通过深化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促进全国范围的人才流动,消除城乡歧视,促进区域平等,缩减各地最低工资水平的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产业投入方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速企业转型,加大对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吸纳更多应届毕业生;在舆论引导方面,通过积极正向的舆论宣传,对大学生业已形成的就业偏见和传统观念进行纠正和引导,鼓励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多做贡献。

3.2 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四年是学生三观养成的重要阶段,面向当代大学生群体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择业观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人前途,更关系到国家发展。要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理论阵地和实践平台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社情民情教育,促使大学生能够全方位了解我国现实情况,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拥有广阔胸怀,锻炼国营本领,将个人择业就业和价值体现同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同时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如何排解和转化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问题,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读懂中国发展与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

3.3 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提供精准帮扶

大学要充分依托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成长特点,提供及时、精准、有效的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必须完善机构设置,提高工作专业化水平。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室,设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切实提升全体在校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规划意识和就业能力。必须加强社会资源利用,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充分发动毕业校友、在校教师作用,邀请知名企业来校开展宣讲会、招聘会,同时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举办“定制班”等形式,实现人才的定制化、订单化培养,使高校与企业实现“双赢”。必须注重就业能力培训,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素养。针对各年级学生成长特点和实际情况,分别围绕学涯规划、职涯规划、自我认知提升、工作世界探索等内容开设专门课程,聘请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就业辅导员和一线教师担任主讲,邀请企业高管、知名校友担任校外导师,将就业指导纳入本科生必修课程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最终使学生在临近毕业之时,都能够掌握一定的就业和创业知识与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形势做到未雨绸缪,从容不迫。必须加强信息整合,搭建就业网络大数据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就业信息搜集、就业数据整理、就业形势评估等多种功能,帮助高校、企业和学生全面、精准把握当前就业形势,科学有效地指导高校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找准自身定位,广泛利用线上渠道,开展在线就业指导、求职简历辅导、模拟面试、答疑解惑等服务,实现就业服务工作的系统化、科技化、个性化和精准化,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时效性、便捷性和广泛性。

猜你喜欢

毕业生岗位疫情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最“叛逆”的毕业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