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用课前五分钟演讲促进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1-10莫秋莲

课外语文 2020年15期
关键词:素养语言语文

莫秋莲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十八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 541000)

一、时代背景和教学现状要求注重“说”的艺术

2003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就明确指出:要注意口语的特点,加强口语交际效果。2018年语文高考考试大纲第一次确定了“用语贴切”。我国中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在2016年正式出炉后,包含四个维度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它重视适应语文终身发展、语文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解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其中,语言能力包括了口头语言表达力和书面语言表达力。借助课前演讲的方式来带动学生对文学文化的思考、审美评价,从而增加文化修养是可行的。

同时,部分一线教师和学生重视知识检测考查,重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忽视口头表达的训练。部分语文教师也采用课堂演讲形式训练,但对课前演讲的价值功能、理论指导、实践方式等方面认识不够到位,操作不够完善。学生在作文表达时,虽然文采内容丰富但思维缺乏逻辑性,也缺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等问题。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小切口突破存在的困境。

二、准备周全做好“说”的表达

高中语文课前演讲主要是指在语文课堂的特定环境中,高中生借助有声的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艺术手段,面对听众,系统地发表见解、感情的一种语言思维活动。要想做好课前五分钟演讲,不能即兴发挥,必须有的放矢,有所准备。

(一)注意系统性和连续性

不能把学生的课前演讲仅当作课堂上的开胃小菜,要有全局意识,演讲前的准备和指导,演讲中的把控和引导,演讲后的评价和总结,反思后的再次演讲,要有系统性。在三年里,完成目标也需要有连续性和递进性。

(二)注意指导性和有效性

明确要求,解说清晰。要求五分钟内做到“二一”“三性”,即一个标题,一句名言(事先板书),内容丰富性,思维逻辑性,脱稿性。遇特殊情况,可放宽时间限制,利用动态资源,让学生收获更大。

带领学生观看系列优秀的演讲视频。

编排演讲学生的顺序。几名优秀同学在前,随后按学号,三天时间准备。对前几位学生,私下指导,树立榜样,以便模仿。

做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教师只是旁听者和评价者,学生既是演说家也是听众,还可以成为评论者。

三、落实四环节,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的建构、思维的发展、审美的鉴赏和文化的理解组成。实际上,学生在演讲过程的准备、讲演、体态语言的表现、倾听老师同学的评价,再次进行准备讲演的整个环节中,可有效地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方面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选择话题,促进审美鉴赏力的培养

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演讲话题的选择尤其重要。教师通过话语引导和点评的倾斜,引导学生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主题去欣赏、分享。如可选择张九龄、徐阶等古代文化名人名著的鉴赏;选择启功、董卿等现当代人物著作;介绍李宗盛等音乐家、艺术家的故事;表达对社会文化现象如共享经济与善恶本源、反抄袭、表情包、中巴关系的思考。教师在学生演讲过程中,做好记录,根据学生表现,抛弃第一轮出现的无营养不具代表性的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有价值意义、充满正能量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知识。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话题进行演讲、分享,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对美的人格的追求。

(二)指导学生准备讲稿,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当前的考场作文更强调思维的严谨,逻辑的严密,通过学生认真准备讲稿,既可以促进口头语言表达中的思维能力,也能促进书面表达的逻辑能力。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既要围绕一个中心,讲述完整清晰的主题,又要做到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因此,在学生准备讲稿时,老师可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从标题命名到结构安排,从起承转合到引议联结,风格样式逐项精心构思,巧于提炼;在语言方面句句推敲,字字斟酌,800字左右范围内做到准确简练,富于表现力,又晓畅明白,不产生歧义。

(三)把控学生演讲过程,促进语言建构力的发展

演讲与口才是学生终生发展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教师可以透过当众讲话看到一个个真实的自我。学生与同学分享自我感兴趣的话题时,也是提升语言建构力的过程。

在规范要求情况下,必须全员参与,教师要善用鼓励语言和多元化评价方式,使学生善于借助课件等辅助形式,由忸怩到声情并茂地发挥。把控演讲的时间和节奏,对于内敛、缺乏自信或演讲卡壳的学生,不留痕迹地帮其渡过难关。通过几轮训练,使学生能自如、自信地脱稿表达,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找回自信,充分挖掘人的内在潜力。

(四)教师适当点评促进学生文化理解力的发展

学生进行演讲后,教师结合学生讲演的内容和表现选择一两个角度进行简单的点评。以鼓励为主,重点评价学生话题的选择,讲演的思路,语言的表达,体态动作的表现。在内容上,引导学生考虑与其相关的社会立场、政治方向、人生道路、友谊交往等有关人生问题;在思路上重点评价逻辑性;在语言表达上重点评价风格如何,能否产生共鸣;体态方面重点引导学生大方得体,注意手势细节等。若能把点评与即将进入的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实效性则更强。同时,教师在实施一阶段后,可设置辩论赛、演讲会总结等,让学生有更大的提升。

演讲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通过有目的性的训练得来的。语文学习应重视“说”的作用,讲究“说”的艺术,借助课前五分钟演讲方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让学生感受到演讲的力量,思想的力量。

猜你喜欢

素养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