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信息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10解常芹

课外语文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教案教学资源院校

解常芹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街道西盘小学,山西 临沂 276700)

引言

在社会不断发展、科技水平逐步增强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了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小学院校也将信息技术进行了普及运用,将这种技术合理运用于教学中,强化教学质量和成效是新课改中的主要议题。所以本文就对信息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做出了研讨。

一、小学语文引进信息化资源的必要性

(一)切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在信息技术快速普及的当下,信息技术引入小学语文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凭借着三尺讲台、一支粉笔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把握完全来自教师的口头教授,对学习内容缺乏深度思考。信息化技术普及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小学语文教学引进信息化资源,能够普及智能化和数字化系统。另外,在电子课件制作上,实现名校名师课件或者有价值课件的即时共享和快速传播,这对整个教育界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补充和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显调动教师教学热情

在现代小学院校中,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偏向于年轻化,教师对各类型电子终端设备的运用已达到了普及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信息化资源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明显调动教师建立教案的热情。教师从根本上摆脱对以往教学模式的依赖,设置信息化微课件,从网络空间中搜集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可更快捷、高效地完善教案,也可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不仅如此,将信息化资源融入到具体教学中,还会进一步促进教师间信息化资源的互换。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对同组教师所搜集的信息进行调取,以有效优化本身的教案,强化教学质量和成效。

(三)多元化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

网络空间所承载的信息资源是多元化的,可将这些信息资源以短片、动画等方式引用到教案中,并呈现给学生。现代小学教案会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框架化和刻板化,在具体教学中,融入声情并茂的故事情境或现代社会焦点问题,能够明显体现教学项目的多元化,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宽泛。对于信息资源的融入,不仅涉及到微课件和教案设置,教师还可调取不同地区的试卷,在具体教学中保证以理论联系实践,促进学生深化掌握教学内容,保证理想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信息化资源的引入能够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过程不再仅仅依赖于言语讲授,教师能够通过信息化资源对课堂氛围进行设定,如通过背景音乐播放、背景图片设置或视频观看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的影响。既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又用鲜明生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信息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强化对信息化教学的正确认识

由于以往工作思想的束缚,大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没能充分了解,其往往会片面地认为,将信息化资源融入到教学中不会强化教学质量和成效,而会分散学生学习的专注力,继而体现悲观的思想。如此片面、偏激的思想会使得信息化教学无法有序实行。所以,教师就应当从根本上脱离以往工作思想的束缚,建立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思想,以积极的态度来理解信息化资源特征和无可替代的现实作用,提高对信息化资源的注重度,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不仅如此,教师还必须要进一步完备信息化教学所涉及到的硬件条件,不断创新升级信息化教学,为各个学年组安装最先进的信息设备,进一步促进教师高质量、高成效地实行教学,以此优化教师思想观念,为信息化教学的持续稳定实行创造有利条件。比如教师可有效借助网络技术来对语文教案做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之后再将教案内容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内,引导学生共享这些内容,进而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作业内容,如此一来,会节省很多课堂时间,也会明显强化信息传递时效。这样的教学过程会让教师深切体悟到将信息化技术和资源融入教学的现代意义,长此以往,教师也就自然会认可和惯用以信息化技术和资源实行语文教学。

(二)充分挖掘合理的网络教育资源

在借助信息技术来为小学生实行语文教学时,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是语文教师所要加强重视的工作项目。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就应当结合课节知识点,深化搜集具有关联性的素材,并整理成进一步体现关联性和多元性的教学资源。一是教师须通过对智能终端 设备的运用,来建立完善教案,以进一步体现语文教学过程的趣味化氛围。比如在为学生讲解《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时,教师就可借助对幻灯片的运用,将本课节所讲解的主要知识点呈现给学生,也可将课文主要情节以短片、图片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营造语文教学趣味化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二是教师还可借助浏览器的运用拓展教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比如在向学生讲解《秦兵马俑》一文时,教师就需要从网络空间中搜集与该篇课文有紧密关联的信息,促进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深化阅读课文,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三)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教师是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引领者,能够对信息化教学的高效实行起到无可替代的职能作用。因而,就须逐步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而体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一是教师应积极投入到教育部门实行的相关专业培训活动中,教师可在其中学到更加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也可以与一同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交流,扬长避短。二是教师应当逐步强化本身教案设置能力。小学院校也应当经常开展相关专业技术研讨会,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以主动的态度投入其中,以切实强化教师教案设置技能,例如小学院校可鼓励教师深入到发展快的城区或院校进行调研,促进教师能够切实领悟到信息化教学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之后再借助与专业教师的交流互动,强化本身教学能力。除此之外,小学院校还可组织教员开展相关竞赛活动。对有良好成绩的教师,院校应当施以鼓励政策。

(四)加强对信息化教学的发掘和投入

从现实角度来说,教学资源是促进信息化教学高效实行的前提条件,所以,小学院校就应当加大对资源发掘和引入的重视。一是院校应当向上级部门有效申请信息化教学的实行,从而促进信息化教学在小学院校持续稳定实行。二是小学院校应提高信息化教学经费,保障信息化教学硬件条件的完备。

三、结语

在网络技术盛行的背景下,结合实际引用信息化资源,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也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对教学模式施以创新的合理措施。将信息化资源引入到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攻克具体教学中所存在的代表性问题,调动师生继续参与教学的信心,强化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教案教学资源院校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半张纸》教案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