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课前五分钟,盘活自主学习棋

2020-01-10李德萍

课外语文 2020年15期
关键词:笔者同学生活

李德萍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南丰中学,江苏 苏州 215628)

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则是夯实语文基础的必要条件,这光靠语文课堂那几节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语文统编教材不遗余力地发出大阅读呼声,用“课程”的手段来推进必读篇目,“群文阅读”“1+X”等教学主张逐渐深入人心。但是有限的课时和师资却不能满足阅读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用“活动”的手段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巧用课前五分钟演讲,展示小组合作成果,营造学生学习氛围,引领学生阅读方向,让语文阅读、写作活动“化整为零”,无处不在,真正盘活自主学习棋。

笔者以小组合作进行课前演讲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写作,取得不错的效果。课前五分钟演讲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一名或几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展示自己小组收集或者阅读的内容。通过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阅读各种材料,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及能力素养。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搜集、整理图文音频各种材料,交流阅读文章的心得体会,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观点、主张,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慢慢喜欢上阅读,爱上写作,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自主合作,组建演讲小组

学校大力推行“一六三”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课前五分钟演讲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笔者首先将全班学生按照自愿原则分成10个小组,每组4至5人,每组完成一天的课前五分钟演讲任务。之所以按自愿原则而不是将学生按成绩好中差来分是因为后者展示和参与的往往是成绩好或者平时比较活跃的同学,而其他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基本就处于旁观者状态。安排小组时以自愿组合为原则,就是要让熟悉的同学在一起,好朋友在一起,避免出现一组一人或者两人出力的现象,真正做到大家出力,轮流上台展示,达到每个人都得到锻炼的目的。

其次,笔者准备五个主题,各小组抽签决定本组演讲主题。笔者将学生的演讲每周按朝闻天下、名著速递、好书推荐、我看世间百态、旧事重提这五个主题来进行。朝闻天下栏目主要是复述一周来国内外的大事,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评论;名著速递则是分享自己在这一周内阅读课内推荐的名著的内容、收获和感悟;好书推荐则是学生推荐自己阅读过的一本好书,可以是最喜欢的,也可以是收获最大的;我看世间百态则是学生对当今社会中一些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旧事重提复述这一天中发生的大事、小事、逸事。简单、易操作,学生只要去做就能做好。

最后,在演讲结束后,学生和老师对演讲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点评的重点就是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从最开始演讲材料的选择,演讲时的姿势、表情、语速、声音的高低等,到后面材料是否能表现主题。经过我们认真准备,不断训练,学生演讲的水平逐渐提高。

为了演讲成功,让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文章,查阅相关的资料,小组讨论提升提炼自己的观点,小组演讲展示,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前五分钟演讲,为学生搭建了阅读的平台,成为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让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处处开花。

二、由易到难,开展演讲活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且在求知、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我们的学习,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获得好的效果。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易到难,逐步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

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演讲,学生很是兴奋,积极性也很高。毕竟他们内心深处是需要认同的,是需要表达交流的,是需要表现自我的。每一个学生都会想要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

笔者从最简单复述开始。其实即使是最简单的复述,很多组的学生表现并不理想,上台后表情很不自然,声音变调,吞吞吐吐,声音很低,基本听不到……我甚至怀疑他们是否尽力。后来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知道:为了课前这精彩一刻,他们在课后竭尽所能,反复训练。为了这次演讲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阅读文章,查阅资料,经常拉住同学,反复操练,演讲稿甚至已经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可是一上台大脑就一片空白。笔者明白他们肯定是第一次上台,所以经常鼓励他们,为了打消学生的顾虑,笔者首先表明一个态度,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走向讲台,允许他们犯错。告诉他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大多数情况下第一次都是做不太好的,无论什么人,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很多人发言,都会胆怯、紧张,这是人的本能反应。所谓“万事开头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最重要的是我们有进步;其次无论他们在台上表现怎样,从不打断,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当然,如果仅仅如此,学生的兴趣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就会消退,笔者通过多样的主题、丰富的形式来持续激发学生兴趣。如果一个小组总是一个主题的话,会产生审美疲劳,容易失去兴趣,所以笔者每个月重新抽签更换主题,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以此来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式也由最开始纯复述,到做多媒体课件,加上配乐、图片、视频等。记得在第三周好书推荐时,学生推荐的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演讲一开始,播放《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出现《射雕英雄传》的书的照片,在歌声中,郭靖的故事娓娓道来,辅以电视剧中图片,郭靖从一个小牧民逐渐成长为大侠,为国牺牲,靖哥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形象就浮现在了同学的心中,不少同学成了郭靖迷。主题的多样,形式的丰富,学生的表现欲、小组间的竞争……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浓厚了。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开始大量阅读相关文章、作品,阅读量自然就增加了;为了让自己的演讲更吸引人,一个小组就得认真写演讲稿,并反复修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有了较大的提高。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花了时间,学生的表现就越来越好了。小组演讲一旦取得成功,就得到老师或者班上同学的关注与认可,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这就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学生从中获得了满足与鼓励,又会大大提高他们对演讲的兴趣,更积极地投身到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中,并能将对演讲活动的积极性扩展到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关注生活,重视责任担当

课前五分钟的演讲,既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能力素养,也能让学生平时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的责任感。

虽然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可是许多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整日生活在家庭、校园中,加上手机、电脑的普及,很多人宁可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游戏和聊天上,也不愿花时间去感受纷繁的人生、多彩的自然,导致他们对生活的敏感性不够,责任感缺失。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能让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去了解生活,了解人生,了解社会,重塑他们的责任感。

笔者以为大多数中学生有两种倾向:一是把精力完全放在学习上,只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埋首学业,二是不把学习放在心上,上学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究其原因就是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敏感度不够,缺乏对家庭、社会、国家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即使他们的心灵深处曾经被一时一地一景一事激起过涟漪,但也只是瞬间的火花闪烁,转瞬即逝,很快又回复了原来的状态。我们进行课前五分钟演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让学生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仅2019年上学期我看世间百态这个主题,就探究了十几件事和现象。大到中美贸易摩擦、台湾问题,再到国内响水化工厂爆炸事件、四川凉山森林火灾,小到身边的小事诚信超市不诚信、广场舞的是非等。学生不再漠视身边的一切,他们开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个留心周围一切的人,会对生活作出评析,也就能不断激起心灵深处的火花,并通过伙伴、老师的强化而持续下去。有了这种高度社会责任感,学生就会通过自主学习来拓宽知识面,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演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阅读写作,实现高效学习,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笔者同学生活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