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

2020-01-10马浩清

课外语文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初中生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马浩清

(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回民第一中学,甘肃 临夏州 731300)

一、关于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综述

(一)涵义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共分课内与课外两部分。课内阅读就是课堂阅读教学,初中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开展课堂阅读活动,课外阅读则是学生在课堂之外自己独立进行的阅读活动。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内阅读能力的同时,课外阅读即课堂以外的阅读教学,其目的是基于课堂阅读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实现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额外的课文阅读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激发他们的语文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阅读能力。

(二)意义

课外阅读是开阔初中生视野的重要途径,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对其学习及生活具有非凡意义。名人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让其变聪明的办法并非是没完没了地补课,也并非是加大作业量,而是不断地阅读。因此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大量开展与有效开展是必要的,课外阅读量增加不但充实了初中生的头脑,也可净化滋润其心灵。这样他们的阅读内容不再局限于语文教材,大大增加了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便能弥补课堂不足、丰富其精神生活、增加信息量,进而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三)现状

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及评价,但遗留的问题也不少,主要体现:第一,课外阅读教学重视度不足。语文教师关注重点只有学生的语文阅读成绩,忽视了初中生语文阅读兴趣、阅读感受以及心灵体验。第二,课外阅读选材过于局限。第三,缺少信息反馈。教学缺少教学评价未能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无法发挥激励、导向以及调节作用,再者缺少信息反馈,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影响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关于初中语文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建议

(一)课外阅读指导步骤

第一,感知层面的加强,在读书或文章时要读其“序文、简介”,要快速读书,对文章内容与作者思想有一个整体上的理解。如记叙文阅读要能够抓住其文章要素与写作顺序,能用概括、简洁的语言叙述出故事内容;议论文阅读要能够抓住文章所提出的中心论点并加以归纳、总结;说明文阅读要能够抓住文章中心对象并简要叙述文章所写对象的特点。

第二,阅读理解的加强,其主要强调对文字的积累,尤其是关键词语、名言、中心句、段落、文章的理解,注重彼此间上下的关联性,进而实现对全篇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在进行重复阅读时要善于动笔对重点段落、语句、文字等进行记录或标注,对于妙语、佳句或不懂的词语要习惯去揣测作者所使用的意境,可尝试用自己的语句去替换或摘抄后背诵为己所用,提升自身文字词语的积累,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三,领悟能力的加强,以剖析文章中心内容为前提对文章进行再次阅读,提炼作者所要彰显的主题与情感,并对此加以内化有所触动,实现阅读的深入性进而提升领悟能力。

第四,创新能力的加强,如今各学科间提倡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语文课外阅读便能通过丰富趣味的文章提升学生思维想象力进而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初中生在对丰富的文章内容进行阅读时便是思维的沉浸,通过阅读积累的语句、词语、文字,在写作与说话交流时便能自然地进行整合与运用,这便是语言思维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便能创新出自己独有的写作方式。

(二)基于教材的阅读延伸和拓展

初中语文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使用的文本资料,其具有典型的公开性、普遍性、实用性、科学性、基础性,其包罗的知识异常丰富、信息磅礴,是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精心研读的,并以教材为源点扩展延伸至课外阅读,以此引导学生形成与完善自我语文知识体系,以丰富的语言文字充实学生语言思维知识库,激发学生语文思维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契诃夫的《变色龙》一课后,教师可为学生推荐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又如学习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以课后,可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深入认识吴用、晁盖等人物个性特点,以及后续杨志和他们的关系;比如初中阶段学习鲁迅先生的几个优秀作品,如《藤野先生》《社戏》《孔乙己》等,可推荐学生继续阅读他的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通过延伸阅读深入感悟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笔救国的衷肠。

(三)传授科学课外阅读方法

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课教学时不能盲目地让学生阅读,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通过课外阅读实现对方法与技巧的巩固与完善,进而确保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如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诵读法、略读法、浏览法等,根据不同文章内容使用不同方法。其次是阅读方式的引导,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如边阅读边思考,阅读不是读死书,要善于对读过的内容进行思考,时刻调动自己的思维去审视与分析,教师在引导时可以采取设疑的方式带动学生思维的投入;互动阅读,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彼此间合作进行阅读或阅读后互相叙述自己的理解,并以此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就是对阅读文章内化的过程;选择阅读,如今受大数据环境的影响,各类文章层出不穷,不乏低俗、恶趣味的文章,这类文章对尚未完全形成个人品格的初中生是心灵的污染,教师要教会学生去分辨去拒绝这类文章;阅读实践,通过课外阅读文章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为学生推荐内涵实用性的课外文章,学生进行阅读后会学到一些生活用语、生活知识等,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或写作中。教师通过一些引导的方式为学生建立起阅读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便能从自身的语言变化中发现惊喜进而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得以提升,也因此便会形成自主阅读习惯。

(四)创设课外阅读平台

教师可通过创建阅读平台的方式为学生搭建起阅读环境,以此吸引学生产生热情;教师可在班级的某一处角落布置图书角,摆放一些课外阅读书籍,可以是学生喜爱的故事书、笑话书、魔术书籍等,并积极鼓励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籍捐献给班级分享给其他同学阅读,也可从学校或其他班级借书与换书,建立起借与换的登记方式,学生通过图书角实现了知识的互通、内容的分享,学生日常交流的话题也因此而增多,进而使学生更加热爱阅读,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与能力。

另外,教师与家长应该融入孩子的世界,通过课外书籍的阅读与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许多家长总会抱怨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孩子不爱听家长说话,其本质是所接触的事物不同因此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沟通,而课外书籍便是一座桥梁,能够拉近家长、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沟通的有效性,也使孩子觉得被重视进而更加喜爱某项事物,因此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也需要家长与教师共同的帮助,才能让孩子觉得受瞩目而产生浓厚的热情,自主去阅读。

三、结语

总之,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家长的用心关注,教师的正确引导是方法的引导,是“授之以渔”的传授;家长的关注不仅是课外阅读书籍的提供,更是融入与榜样的树立;教师对课外阅读活动引导方法的探索是激发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是初中生实现课外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是初中生语文知识、语言能力提升的关键。

猜你喜欢

初中生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