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思邈的医学理论思想及现代运用探析*

2020-01-10任永朋刘彦妍于国俊邢海燕李培旭

中医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孙思邈千金医者

任永朋,刘彦妍,于国俊,华 琼,邢海燕,李培旭

(1.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科,河南 郑州 450004;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孙思邈又称药王,世号孙真人,随唐时期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和养生家[1]。孙思邈博学多才,医术精湛,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留给后世很多宝贵的医学知识。现将其医学成就概括如下,并做简要探讨,以供同道学习运用。

1 孙思邈的医学成就

1.1 著书立说

孙思邈的著述有很多,仅《耀州志》上记载的就有30多部,其中除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还有《神仙修养法》《养生要录》《老子注》《神枕方》《庄子注》《医家要妙》《千金髓方》《枕中素书》《养生延命集》等,不过大多已佚失,仅存《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广传于世。

1.1.1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大概于652年问世,总共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2]。该书共有5 300篇方、论,内容广泛、丰富,是中国唐代医学发展的代表作,对后世的医学特别是处方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贡献。这本书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它汇编了大量以前的书籍和民间处方,记录了妇科、儿科、内科、外科等各个科室疾病的诊断、预防、食品营养、针灸治疗等,保存了大量唐代之前的医学文献,其中养生长寿等内容极其丰富和珍贵,至今仍在使用。书中所收载处方及千余条针灸治验均以证统方,为后世所推崇。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思邈尝谓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得逾于此。故所著方书以千金命名,凡诊治之诀,针灸之法,以至导引养生之术,无不周悉”。张璐《千金方衍义》评曰:“继长沙而起者,惟孙真人《千金方》,可与仲圣诸书颉颃上下也。伏读三十卷,法良意美,圣谟洋洋,其辨治之条分缕析,制方之反激逆从,非神而明之,其孰能与于斯乎?”

1.1.2 《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是《千金要方》的续编,问世于681年,书名是孙思邈取羽翼交飞的意思,以补充《千金要方》的不足[3]。该书共有三十卷,分一百八十九门,超过2 900首方、论、法,并记录了800多种药物。这本书涵盖了本草、妇人、小儿、养性、补益、伤寒、中风、杂病、疮痈、色脉和针灸等各个方面,尤以论述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等更为精辟。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犹虑有阙遗,更撰《翼方》辅之,……(《千金要方》)妙尽古今方书之要,独伤寒未之尽,似未尽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论,后三十年作《千金翼方》,论伤寒者居半。盖始得之,其用志精审不苟,如此云云。则二书本相因而作,亦相济为用。”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百万多字,收集整理了前人和民间医方6 500多个。除了引用张仲景、华佗、陈延之、支法存等名医的医方外,还搜集了许多流传在民间、少数民族、学者、官僚、宗教界和外国医书中的医方。《千金方》所载的医学理论和医学处方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果,是一本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著作,是中国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来的医学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理论建树

1.2.1 脏腑辨证 虚实寒热为纲

脏腑辨证是以脏腑为纲对疾病进行辨证的方法。脏腑辨证法在唐代孙思邈之前的《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以及《中藏经》等都有以脏腑为核心进行辨证的论述。如《灵枢·本神》曰:“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金匮要略》设立“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中藏经》有专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诸篇,从而使中医脏腑辨证有了雏形。到唐代孙思邈不仅强调脏腑辨证,而且主张脏腑辨证以虚实寒热为纲[4]。他在《千金要方》卷十一至卷二十中,每卷均先陈述脏腑的生理、病理及常见病证,继而列出虚实寒热证治。以卷十七肺病辨证论治为例,列出了肺实证、肺与大肠俱实、肺虚冷、肺与大肠俱虚证的主证、兼证,以及治疗主方。可见,孙氏对脏腑辨证以虚实寒热为纲论述周详,这对中医脏腑辨证的主导地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不少内容已被后世吸收和发展。

1.2.2 强调养生在于日常调养

孙思邈是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养生家,他继承并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精髓,并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个人亲身体会,总结了养生“十要”,使中医养生方法更加全面完善。养生“十要”即:抑情啬神、少思护气、小劳养形、导引调气、勿要多言、食宜清淡、起居有常、房事有节、食药保健、常善勿恶等[5]。他还总结有养生“十二少”和养生“十二多”[6]。由此可见,养生就在于日常调养,不是高不可攀难以做到的。

1.2.3 精研仲景开“以方类证”先河

孙思邈对张仲景有着极高评价,他在《千金翼方卷九·伤寒上》中记载:“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医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伤其如此,遂披览《伤寒大论》,鸠集要妙,以为其方,行之以来,未有不验。”这一高度评价也产生了对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深入研究,他研究的方法是“方证同条,比类相附”,也就是将《伤寒论》所有的条文,分别按方证归类。这样将《伤寒论》的内容各以类从,易于检索,条理清晰,从而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为后人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靠之途径[7]。

1.2.4 产后温补创产后温补系列方

由于分娩时产创、出血,以及临产时损伤气血,以致气血不足,“百脉空虚”,以及阳气虚弱。因此,孙思邈提出产后虚损的治疗原则是“产后宜温”,并依据产后所致的不同疾病,创立了产后温补的系列方剂[8]。如:用羊肉汤“治产后虚羸喘气,自汗出,腹中绞痛”;用羊肉当归汤“治产后后腹中心下切痛,不能食,往来寒热,若中风乏气力”;用羊肉地黄汤“治产后三日腹痛,补中益脏,强力气”;用羊肉杜仲汤“治产后腰腹疼,咳嗽”;用羊肉黄芪汤“治产后虚乏,补益”;用羊肉桂心汤“治产后虚冷心疼”;用当归建中汤“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疼不止”;用大补中当归汤“产后虚损不足,腹中拘急”等等。这些用温补法治疗产后病的方剂为后世树立了范例。

1.3 临证诊治

1.3.1 胆大心小,智园行方

这是孙思邈毕生行医的治学名言。所谓“胆大”是指诊断明确后敢于用药,不畏惧药物的峻泻、攻逐、大热、大毒等副作用而敢于正确运用;“心小”是指四诊仔细,用药谨慎,全力实现安全有效;“智园”是指临证能知常达变,三因制宜,辨证施治,灵活用药;“行方”是指忠于职守、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关爱病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可见,医者只有胆大心小,智园行方,才能不出差错,救死扶伤,妙手回春。也只有胆大心小,智园行方,才能成为“良医”,所以说:“医之神良,尽于此矣!”

1.3.2 创制新方,制方严谨

孙思邈不仅搜集了大量的古方和验方,而且创制了不少新方。他创制的新方,处方配位严谨,颇具特色,其中多数方剂成了后世名方,在《中医方剂学》的本科教材中被选用的就有葳蕤汤、温脾汤、犀角地黄汤、当归建中汤、枕中丹、紫雪丹、独活寄生汤、盐汤探吐方以及苇茎汤9首。

1.3.3 中医分科,妇、儿专科

孙思邈是我国第一个倡导设立妇科、儿科的人。他在《千金要方·求子》曰:“夫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也,是以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所以妇人别立方也。”孙思邈在他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都非常关心妇女和珍视小儿,他强调对疾病的治疗要注重妇女和小儿,倡导为妇女、小儿设立专科。他在《千金要方》曰:“先妇人、小儿而后丈夫、耆老。”在《千金要方》卷二至卷四,《千金翼方》卷五至卷八专列妇科疾病。从求嗣、调经、妊娠到产后,各种妇科疾病的辨治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在《千金要方》卷五、卷十、卷二十五,以及卷三十,《千金翼方》卷十一、卷二十六等分列了九门小儿病。可见早在唐代孙氏已从中医全科分出妇科和小儿科。

1.3.4 计划生育,绝育引产

在《千金要方》卷三载绝育方二首:一是蚕子故纸,方一尺,烧为末,酒服之,终身不产;二是油煎水银一日勿息,空肚服枣大一枚,永断,不损人。在《千金要方》卷二中载引产方四首:①以鸡子一枚,盐三撮,和服立下;②麦蘖一升,和蜜一斤,服之立下;③七月七日,神典三升,煮三沸,宿不食,旦顿服,即下;④大麦曲五升,酒一斗,煮三沸,去滓,分五服令尽,当宿勿食,其子如糜。在《千金要方》中载有堕胎的药物较多,如水银、麝香、代赭石、水蛭、牛膝、蜈蚣、瞿麦、斑蝥、天雄、附子、半夏等。可见,在《千金要方》中已记载了丰富的绝育、引产、堕胎的内容。依据史书的记载,可以说孙思邈是我国首先倡导绝育、引产之法的先行者,开创了计划生育之先河。

1.3.5 针灸治病,创“阿是穴”

孙思邈不仅是我国针灸彩色绘图的创始人,而且也是“阿是穴”的发现和创立者。他为中医针灸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方法,对后世不断发现奇穴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2 现代运用

2.1 大医精诚,济世活人

“大医精诚”出自孙思邈《千金要方》第一卷,是我国首篇完整论述医德的。“精”是指医者技术要精,强调医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因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所以为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诚”是指医者的品德修养要高尚,要发“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危求救者,不得以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媚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等,这就是说医者要有仁爱之心,普救众生之志,救死扶伤是医者义不容辞的。作为医者大医精诚,济世活人是行为的准则,历代对医者的医德都是这样要求的。截至目前,《千金要方·大医精诚》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最全面、最系统阐述医德规范的奠基之作,至今仍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孙思邈本人不仅是医德的倡导者,也是实践者。孙思邈高尚的医德言行,至今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

2.2 安身之本,必资与食

孙思邈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所以,掌握饮食的宜忌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千金要方·食治》曰:“夫为医者,当须先知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盒,然后命药。”可见,孙氏特别提倡食疗方法,注重饮食有节,反对暴饮暴食。《千金要方·食治》中指出“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致暴疾,仍为霍乱。”同时指出,饮食宜清淡,过于厚味甘甜成味,多促寿。《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生》记载:“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及少菹菜,并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腐物,勿饮浊酒。”对于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其伙食“若贪味伤多,老年肠閨皮蒋,多则不消”就会形成脾伤食积之病症。孙氏还详细介绍了食物的治疗作用,如用羊屠、鹿治疗蘯,用羊肝、牛肝治疗夜盲,用谷皮预防脚气,用赤小豆、乌大豆治疗脚气,对后世影响很大。

2.3 消渴辨治,从火论治

《千金要方·消渴》第一次系统整理了唐代及唐以前消渴病治疗的经验,所述“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脯炙盐咸,此味酒客耽嗜,不离其口……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指明燥热可导致消渴。孙思邈善用苦寒药物治疗消渴病,如天花粉、麦冬、黄连、苦参、生地黄、知母等,这些药物大多具有清热泻火或兼有养阴生津的作用。可见,清火为治疗消渴病的第一要务,孙思邈可谓是“从火论治消渴病”的先驱,对后世研究糖尿病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9]。

2.4 创胚胎学,立养胎法

《千金方》[10]云:“凡儿在胎,一月胚,二月胎,三月有血脉,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诸骨具,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入胃,十月百神备,则生矣。”按照月龄从形态等方面较为详细具体的描述胎儿在母体中的变化,与现代胚胎学的论述较为接近,开创了胚胎学的先河。孙思邈十分重视妇女的孕期保养,通过对妇女孕期的调护,来加强对胎儿的养护,如“妊娠受胎后应居处简静,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生子皆良”,还详细记载了十月养胎法,以保护胎儿,预防流产,提高了生育率及胎儿的存活率,与现代医学提倡的胎教理念基本一致。说明古人早已对养胎护胎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现在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5 健康长寿,养老养生

孙思邈崇尚养老养生,保持健康,并身体力行成为了一个长寿老人。孙思邈认为人超过50岁“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强调养生对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故“常须慎护”。他主张常存善心、常修善事,保持心情平静和快乐,总结出“十要”“十二少”“十二多”等宜忌。建议老年人日常起居不宜“强用气力”“无举重,无疾行,无喜怒,无极视,无极听”;防护需要做到“常避大风大雨大寒大暑大露霜”;饮食方面要“常学淡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又忌强用力咬啮坚硬脯肉,反致折齿破断之弊”“常宜温食,不得轻之”“人凡常不饥不饱不寒不热”“故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饮食起居,随宜调护,就可以“延年益寿矣”。另外,由于老年“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后辈当“识其情”“常须慎护其事”。如果能掌握养生的方法,并“习以成性”则“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如果不懂得养生,则“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3 小 结

孙思邈学术渊博,广泛收录前代各家方书及民间验方,凭借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编写了《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大杰作。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伟大医学家,他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他的成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医学宝藏,有待我辈进一步努力发掘与学习。

猜你喜欢

孙思邈千金医者
虎家“四千金”
孙思邈巧用大蒜治痢疾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千金”原来指男儿身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药王孙思邈
千金醉琴
药王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