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兰与兰文化

2020-01-10汪源

花卉 2020年2期
关键词:板桥兰花文化

汪源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1 国兰及其分布

兰花是中国人对兰科植物的泛称,我国古代人们对“香草”也称“兰草”或“兰”。今天我们所说的国兰是指兰科兰属植物,如春兰、蕙兰、寒兰、建兰(四季兰)、墨兰(报岁兰)、春剑、莲瓣兰等。兰科植物是植物中的一个大家族,科下有数百个属,兰属只是其中一个属,兰属包含有60 多个种,我国已知的兰属植物有31 种[1]。中国人喜爱和追捧的国兰属于地生兰类型,洋兰主要是附生兰,中国也大量分布着附生兰。

国兰由于其独特的幽香著称于中国花卉之林,绝大部分国兰都有香味,但香味差别极大。国兰的香味,是国兰鉴赏的重要标准,并称之为“国香”、“天下第一香”、“王者香”。兰花的香气亦有浓淡之分,太浓的香气易使人厌倦,幽远的清香最是袭人。因此,上档次的国兰都具有清淡纯正的幽香。并不是所有的国兰都有香气,有些国兰的香气过浓,反而让人觉得很臭。

全球兰属的分布中心是喜马拉雅山地区。我国是兰属分布中心之一,以地生兰为主。我国兰属植物自然分布很广,全国除华北、东北外,都有分布[1]。其中以西南地区最多,其次是东南。春兰和蕙兰是最耐寒的种,分布最靠北,主要分布在我国北纬25°~34°的山区;建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纬26°~28°以南地区;寒兰与建兰相差不多,分布在我国北纬24°~28°区域;墨兰的分布区域最小,北纬25°以南地区有零星分布,比较多的是海南和云南南部[1]。

2 国兰的悠久历史文化

我国关于国兰的记载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许多历史名人都与兰有不解之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孔子咏兰、勾践种兰、屈原佩兰、板桥画兰等。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咏兰之言奠定了兰文化的基础。“兰当为王者之香”;《孔子家语》中记录了孔子的一段话:“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以及“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从此,“芝兰之室”成为良好环境的代名词,也成为一个颂兰的成语。

勾践在渚山种兰,历史上有很多记载。《越绝书》曰:勾践种兰渚山。由于勾践种兰渚山,后人把渚山命名为兰渚山,把兰渚山下的集市命名为花街,并把兰渚山下的驿亭命名为兰亭。

屈原,战国时期伟大诗人。楚国人。他将比兴手法进行了新的发展,通过多种香草植物加以表达,触物以起情,索物以寄志,将这种念君爱国之志、匡时济世之情,将物与我,情与景融铸一炉,从而大大扩张了诗歌的境界和表现力。屈原特别选择了兰,在《离骚》、《九歌》、《九章》许多诗篇中,都写到如何滋兰、佩兰、纫兰、搴兰、刈兰。他对兰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以兰为友,将兰作为佩物,表示自己洁身自好的情操。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史称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板桥喜欢画盆兰,也常画峤壁兰、棘刺丛兰。板桥兰画中数量最多,最耐人玩味的是兰竹石图,他在兰竹画中常添石,认为“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板桥的兰竹石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而其题画诗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历代文人墨客赏兰、咏兰之诗词、墨宝更是不胜枚举。如清康熙帝·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兰花以其独特的魅力、高洁的品格、袭人的香气、婀娜的花姿征服了历代文人雅士,从而成为中国人从古至今不断追捧的赏玩之物,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兰文化。

3 赏兰成为中国特有文化现象

由于兰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欣赏,兰花逐渐成为了我国传统名花。关于赏兰、鉴兰逐渐形成了一门颇为深奥的学问。赏兰,不仅雅俗共赏,而且还分出了等级层次,大致有色、香、形、神、韵、情的层次。

兰品最早是由宋人赵时庚提出来的,并在《金漳兰谱》中首先将兰花分为七品:齐品、魁品、上品、上品之次、上品之下、中品、下品。赵时庚提出的兰品等级对后来国兰的鉴赏影响很大。

清朝初年,人们逐渐创立了“瓣型学说”,将瓣型作为评定花品的标准。瓣型是清初的鲍绮云首先提出来的,他爱兰成癖,培兰精勤[2]。作《兰讯篇》、《兰语篇》等汇集成《艺兰杂记》。鲍绮云的瓣型学说虽不够精确详细,但由此以后的二百年来,人们不断将中国兰的瓣型深化和丰富,并已成为国兰欣赏的主要标准之一[2]。

除花品外,国兰还十分讲究开品,即花格。认为兰花要有品又要有格。国兰的花格标准是:高、平、拱、抱。即花梗要高、肩要平,外三瓣要向内拱,捧瓣要合抱蕊柱。这些标准与花品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国兰的鉴赏标准[2]。

中国传统的赏兰,较倾向于自然,把兰花栽于盆中,保持其原有的姿态和情趣,以静态的方式欣赏兰花的天然之美、淡雅幽香和清心风韵,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培养美德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兰及其变种不断推陈出新,关于国兰的鉴赏也在不断演化。对于国兰的鉴赏如今也应该与时俱进,曾经兰花以素为贵,如今也欣赏色花,一些艺兰也被推为上品,全国各地喜欢国兰的人的欣赏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4 国兰的鉴赏

国兰的鉴赏是兰文化的重要内容。受国兰发展历史的影响,形成了瓣型学说,其主要瓣型有梅瓣、荷瓣、水仙瓣、团瓣、鸡爪瓣等。整朵花都呈一色通常称为素花,而色瓣纯净一色而无杂色的称为素心。素心兰花朴素、纯洁、高雅,色碧如玉,历来都是国兰中的高级品级。除瓣型花外,还有奇花和蝶花,虽不满足瓣型花特征,但因奇、稀而珍贵。奇花是兰花花瓣增多或减少,色彩出现艺感,出现斑、线、点等;蝶花,是指兰花的外瓣或捧瓣局部增厚,上有斑纹、线条,似蝴蝶羽翼,故称蝶花。

除了上述花艺,国兰还有叶艺,有爪、边、斑、缟、透、水晶等。国兰的叶艺,只要艺色对比明显的都上档次。如叶艺并呈现瓣型花、素花、奇花、蝶花等,称为双艺,更上档次。

国兰的花色可谓丰富多彩,几乎什么颜色都有。主要的色彩有绿、黄、红、白等。各色中因颜色深浅的变化亦有高低品级之分。

国兰还有矮种兰,简称“矮兰”。矮兰是指植株比较矮小的兰花。但并不是所有植株矮小的兰花都可称之为矮兰。真正的矮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3]。

我国的兰文化十分丰富,简以此文很难表达完全。作为新时代的爱兰之人,我们应该知道,兰文化作为我国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嬗变已经染上时代的色彩,并且这个中国文化的载体还会随着时间的更迭继续不断演化,那么新时代人们的鉴赏水平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演进。而兰文化历经几千年,未来这种文化现象将何去何从,也值得去不断思考、研究和完善。当然兰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亦有其明显的地域特征,亦使得各地爱兰迥异,很难形成统一的鉴赏标准,也许这就是国兰的奥妙之处。

猜你喜欢

板桥兰花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陆海之纵
年味里的“虎文化”
板桥情(外一首)
兰花开
谁远谁近?
“松竹”图里话板桥
板桥河
我爱你兰花
寂寞的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