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分析

2020-01-10戴钊伟

花卉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检疫林业

戴钊伟

(福建省将乐县余坊林业站 福建三明 353312)

0 引言

在全球环境持续恶化下,我国林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而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对我国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将有害生物防治与检疫当做重点工作开展。各部门要加紧落实各项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提供相应技术、资金及人员支持等,控制疫情蔓延,为基层林业发展创造更良好环境。

1 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加大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力度,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病虫害发生率得以控制,且危害程度不断减小;林业有害生物病发预警机制不断完善;有害生物检疫、防治一体化体系已基本构建;相关单位加大了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各项投入,提升了检疫能力与水平。总的来看,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对林业安全防护作用正不断发挥出来。

1.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不足仍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 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存在一定难度

目前,基层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正逐步减轻,但有害生物的种类却呈现不断增多趋势。据相关调查显示[1],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境外入侵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为34 种,省际传播的有害生物有350 种,本土有严重危害性的生物约为256 种,有害林业植物约为159 种,且近年来这些数字在不断增长,对防治检疫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新的有害生物在增多,而防治检疫相关部门缺乏这方面的防治检疫经验,使得防治检疫工作的整体效果不高。另一方面,有害生物的爆发周期日趋缩短,而林业资源在不断增多,使得危害范围增大,这些都为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开展带来困难。

1.2.2 防治检疫体系不够健全,管理不到位

当前,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缺乏标准、健全的体系,很多乡、镇防治检疫机构有着薄弱的检疫防控意识,机构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检疫技术普遍落后,使得防治检疫工作开展的时效性不高。我国基层林业长期发展当中暴露出很多管理上的不足,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管理同样也漏洞百出。比如,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不严,形同虚设,使得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思想等缺乏约束,导致态度不积极、不端正,病虫害爆发时临时抱佛脚,缺乏预警机制及应急处理对策,难以做到及时、到位的防治,甚至抱有侥幸心理,责任相互推诿,浪费了非常多人力、物力。

1.2.3 防治检疫投入不足

林业部门对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缺乏重视度,导致人力、物力、资金等投入不足,使得防治检疫工作开展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支持,技术手段落后,不能对设备、技术等及时更新,导致整体防治检疫工作滞后,影响到各项工作开展的效率。

1.2.4 存在较为严重的“重治轻防”现象

林业有害生物大面积爆发需要一个过程,而如果在爆发前就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则可以有效减轻其危害程度。为此,在生物积累期或发展期进行防治会取得更显著效果,但目前,很多基层林业部门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不科学,通常在有害生物大面积爆发后才采取防治措施,此时需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且对林业造成的损失无法短时间内挽回。为此,只有积极转变防治观念,在“重防轻治”的观念下,才能取得更显著防治效果。

2 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的相关措施

2.1 完善工作体制,转变工作观念

为保障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顺利、高效开展,要构建完善的防治检疫体制,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指导。首先,对防治检疫有害生物的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结合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情况,并依据相关条例,充分了解当前工作开展现状,将更为标准、系统的检疫制度构建出来,以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优化防治检疫队伍建设。基于当前防治检疫部门普遍缺乏专业人才这一现状,多聘请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高,且针对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才,在注重技能培训的同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工作责任心。此外,将人才向基层转移,充分发挥各类型人才在基层林业病虫害灾情监测、应急处治等方面的价值。同时,将基层有害生物防治与检疫的应急、服务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构建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网络,并覆盖整个林业区域,将联防联治、群防群治的综合化服务体系构建出来,将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的能力全面提高。

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重视度,加大资金投入,因为新产品的研发、技术引进、人员培训均离不开资金[2]。为此,可以向政府申请财政支持也可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有害生物防治免疫工作开展有更充足的资金支持。对林业企业各项新产品研制予以鼓励,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多学习借鉴国内外林业企业最新技术成果与管理经验等。加大林业生态环保意识宣传,号召全体林业工作人员参与到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中来,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

2.2 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防能力加强

针对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监测预报,以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将“网格化、立体化”的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在有害生物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系统可以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发生,并能跟踪收集相关信息,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了支持,降低有害生物的危害性。结合目前基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现状,要着重开展以下工作:①对先进的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技术积极推广,将基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能力提高。比如,性诱剂监测、PDA 采集监测技术等。同时,加大卫星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该技术可以依据遥感数字图像上记录下的光谱反射率差异,可增强处理图像,并进行模式识别,借助GIS 技术支持,可以有效对林业病虫害检测。能够大范围、全天候、实时性的对虫害动态监测,并且能够在特定生态系统中,获取动态化的监测信息,帮助更好的了解受害区域分布情况、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等[3]。②将有害生物调查、监测数据库建立起来,从而对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情况全面分析,并将相关资料整理好归档,同时,为保证林业部门防治检疫工作高效开展,还要将有害生物管理数据库建立,以为其提供更多参考。③结合定期普查与定点监测,以更为规范化开展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确保有害生物入侵、蔓延从源头上得以控制,减轻对林业资源的危害。

2.3 加强疫区管理,将有害生物检疫追溯制度构建出来

有害生物疫区能否得到规范管理,将直接影响到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效果。为此,要将封锁、控制、根除等措施全面结合起来,对有害生物的输出有效防范及控制,从而避免疫情大范围爆发,降低扩散程度。同时,一些区域如果彻底根除了疫情,复检、跟踪监测要紧随其后开展,这些工作全部结束后才能将疫区限制取消。将基层林业有害生物检疫追溯制度构建出来并严格落实,从源头管理有害生物疫情,将标识管理方法运用到林业植物管理中,并将一体化的防治检疫体系建立起来,即产地检疫、输入检疫的一体化。出现问题可及时追溯到相关责任人,杜绝执法与经济利益相挂钩现象的发生,从而使防治检疫工作得以规范、有序开展。

2.4 将防治检疫水平提升,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积极防范

加大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相关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多引进最新的技术、设备等,为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开展提供更有力支撑,提高有害生物入侵预测能力,使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得到有效防范。有新的植物物种引进时,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分析与评估等,积极开展防治检疫,依据新物种生态学特征,调查分析输出地有害生物病发情况,从而对本地有害生物病发概率进行预测,及早采取相关措施控制,同时还要对引进新物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综合评估。此外,开展跟踪监测,以全面了解其生长情况,提取相关指标实施检疫复查,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有效预控有害生物大范围入侵。

3 结束语

总之,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仍面临很多困难,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进一步优化管理手段,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推进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检疫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检验检疫学刊
生物防治活性物质在欧洲农药法规(EC)No.1107/2009框架下的发展
land produces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