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析时长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2020-01-10马晓会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梗阻性痛风性灌流

马晓会

(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 内四科,河南 洛阳 471003)

终末期肾病是因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对患者肾功能造成严重损伤,致使肾脏功能衰竭,进而引发水肿、恶心呕吐、贫血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可滤过有毒物质,发挥肾脏代偿作用,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严斌[1]研究指出,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会损害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易并发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如何有效防治肺部感染对提升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透析时长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透析时长<1 a组(89例)和≥1 a组(97例)、血液透析组(90例)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96例)。透析时长<1 a组:男51例,女38例;平均年龄(52.05±14.86)岁;肿瘤相关性肾病2例,痛风性肾病3例,梗阻性肾病4例,高血压肾病7例,糖尿病肾病1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55例。透析时长≥1 a组:男54例,女43例;平均年龄(52.93±14.12)岁;肿瘤相关性肾病3例,痛风性肾病3例,梗阻性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7例,糖尿病肾病1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液透析组:男50例,女40例;平均年龄(52.27±14.49)岁;肿瘤相关性肾病2例,痛风性肾病3例,梗阻性肾病4例,高血压肾病6例,糖尿病肾病1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58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男55例,女41例;平均年龄(53.14±14.02)岁;肿瘤相关性肾病3例,痛风性肾病3例,梗阻性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8例,糖尿病肾病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5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透析时长>6个月;(2)意识清晰。排除标准:(1)并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出血及感染;(2)合并严重精神及认知障碍。

1.3 透析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透析治疗。血液透析:采用血液透析机(德国费森尤斯,4008B)及聚砜膜血液透析器(德国贝朗,HIPS12 HIPS15 HLPS18),每次透析4 h,每周透析3次,血流量维持220~250 mL·min-1,应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 mL·min-1;采用普通肝素抗凝,存在出血倾向者以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于血液透析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采用由珠海丽珠公司生产的HA130型树脂血流灌流器与血液透析机(德国费森尤斯,4008B),灌流联合透析2 h,再进行血液透析2 h,每周透析1次,血流量维持220~250 mL·min-1;采用普通肝素抗凝,存在出血倾向者以低分子肝素抗凝。

1.4 观察指标观察不同透析时长[<1 a组(89例)和≥1 a组(97例)]和血液透析方式[血液透析组(90例)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96例)]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肺部感染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透析时长≥1 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3.30%(42/97),高于透析时长<1 a组的23.60%(2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6.67%(42/90),高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的19.79%(19/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措施,可替代由于肾衰竭所丢失的调节酸碱、水电解质平衡及清除代谢废物等肾脏部分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采用该方法治疗易影响患者代谢及免疫功能,使患者易受外界病原菌侵袭从而引发感染。梁辑等[2]研究指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的风险是普通人群15倍左右,已成为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故有效防治肺部感染对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液透析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表明血透方式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密切相关,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有助于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陈学波等[3]研究表明,透析充分性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若透析不充分可导致各种代谢产物滞留体内,致使心脏容量负荷增加,肺部长期处在淤血状态,肺泡换气功能降低,为细菌定植提供有利条件,且会破坏机体内环境平衡,致使患者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增加肺部感染发生风险。血液透析可将血液引流到体外透析器内,与透析器中透析液经弥散/对流实现物质交换,进而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及多余水分,维持机体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但武煜等[4]研究指出,血液透析虽可有效清除体内尿酸、肌酐等小分子物质,但对大、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较低,透析充分性不足,并发症发生率高。血液灌流可将血液引流到灌流器中,有效清除机体外源性与内源性毒素,且树脂吸附剂具有多孔、机械强度高、吸附速度快、高比表面积、吸附容量大等特点,对机体大、中分子物质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5]。因此,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充分清除体内大、中、小分子物质,提高透析充分性,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透析时长≥1 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透析时长<1 a组,表明透析时长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透析时间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低。究其原因:透析时长≥1 a患者残余肾功能会逐渐丧失,且更易出现心衰、贫血、营养不良等尿毒症并发症,机体免疫力更低。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长和血液透析方式与其肺部感染密切相关,透析时间短及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梗阻性痛风性灌流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神经内镜经小脑延髓裂治疗脑干背面和四脑室梗阻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四黄散外敷联合平衡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综合治疗
梗阻性黄疸的鉴别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