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建设分析

2020-01-10周灿芳梁俊芬黄红星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湾农业

周灿芳,梁俊芬,黄红星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粤港澳三地将进一步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或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以及能与美国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农业,自古以来是人类的“母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安定天下的产业,也是国家自立的基石。大湾区建设将汇聚全球各种先进要素,给湾区农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激增,物质消耗和生态系统压力的加剧,也是湾区农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当前,被公认为城市可持续规划设计的重要策略且极具包容性,能够把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聚合在一起的都市农业,因其在推动城市健康发展、保障食物安全、增强社会凝聚力上的巨大潜力,受到各国政府日益重视[1-15]。粤港澳大湾区农业必然是一种都市农业,将在促进湾区经济活力、打造优质生活圈和开展区域合作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和条件,厘清发展方向,提出建设举措。本研究所提都市农业建设,旨在强调都市农业需要主动建设,而非被动发展。

1 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建设水平

1.1 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

从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指标来看,高收入国家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低于1%,而我国低于此水平的只有深圳(0.04%)、东莞(0.36%)、上海(0.39%)和北京(0.52%)。以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农业劳动人口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两个指标来判断,2016年珠三角地区农业增加值比重为1.83%,农业劳动力比重为8.7%,已步入第二次农业现代化阶段[16]。其中,惠州、江门、肇庆的农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5.09%、7.91%、15.31%,农业劳动力占比分别为17.29%、32.54%、48.33%,说明惠州尚未步入第二次农业现代化,江门和肇庆尚未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除惠州、江门、肇庆外的珠三角其他地市已进入第二次农业现代化阶段。

1.2 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高

2016年,珠三角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为38.6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 244.08亿元)的比重为3.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49%)。相比上海(3.52%)、北京(1.74%)、杭州(1.63%)等地,广州、珠海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值分别为7.87%、7.56%,接近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8.00%[17];佛山、深圳均为4.40%,接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4.80%。

1.3 农产品加工水平较高

国际上统计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农业的标准之一是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要在5∶1以上,发达国家甚至达到8.00∶1~9.00∶1,反映了农产品的增值程度。2016年,珠三角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8.03∶1,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除惠州(4.21)、江门(3.11)、肇庆(1.88)外,珠三角其他六市均已超过了5∶1,深圳、东莞、佛山、中山超过了10∶1。

1.4 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偏低

一是综合机械化水平偏低。2016年,珠三角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46.38%,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84%),但远低于全国64.20%的平均水平。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预计202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70%左右。目前,日本农业生产机械化率已达90%以上,美国农业已100%实现机械化。

二是劳动生产率不高。2016年,珠三角地区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3.64万元,高于2.93万元/人的全国平均水平,距离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5万元和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6.5万元尚有较大差距。从国外情况看,韩国1985年农业工人人均增加值已达4 142美元(约合人民币28 538元),1995年达到7 195美元(约合人民币49 574元);日本1980年农业工人人均增加值为11 358美元(约合人民币78 257元);美国1980年为12 167美元(约合人民币83 830元)。

1.5 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足

2016年,珠三角地区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0%,低于28.3%的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珠三角地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不足,距离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30%)和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40%)尚有不小差距。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在30%~50%之间,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约为10%~20%。

2 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建设条件

2.1 农业科技创新势头强劲

纵观纽约、东京、旧金山世界三大湾区,科技创新是湾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从目前所具备的条件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际,创新驱动发展的势头非常强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联合发布《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的国际排名从2013年的第35位升至2017年的第22位;在城市排名中,北京、香港、上海、广州分别位列第7、第16、第19和第63名;在城市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地区以数字通信为主要创新领域在全球创新集群中排名第2位,仅次于日本东京-横滨地区[18]。

(1)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初具雏形。广州的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农业种质资源优势突出。广州目前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3.5万份以上,拥有省级以上种业相关研发机构、种质资源圃、大型种子种苗批发市场100多个,各类种业企业300多家;建有17个种质资源库(圃),占全省总数的32%,其中国家圃6个。2016年,广州观赏鱼种苗、蔬菜种子、红掌种苗、黄鸡种苗、罗非鱼种苗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70%、60%、50%、48%、47%[19]。此外,广州年种子加工包装能力在5 000万kg以上,建有51个种业科技研发平台,其中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24个;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94家,种子、种苗年贸易额超过25亿元,占全省种业市场份额的83%,种子种苗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的六成以上,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以及美洲、澳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初步形成省内种业集聚中心和华南地区重要种子集散地,在全国范围内也享有美誉,占据着重要地位。广州依托现有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将广州打造成为种子种苗“育繁推”一体化的国际之都。

(2)深圳成为农业生物育种高地。深圳是我国第一个没有农村建制的城市,耕地面积仅2 000万m2,占全省的0.12%,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转型发展现代农业生物育种产业成为深圳农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自2011年实施“孔雀计划”以来,深圳引进培育生物育种创新团队23个、生物育种产业研发人员超过5 300人,围绕着种子这个“芯片”,在生物育种基础研究、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示范推广等方面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衔接紧密,产业化团队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成新品种,正在逐渐形成一个“种业硅谷”并取得显著成果。深圳在基因测序分析能力、基因组大数据库超算平台建设和F型三系杂交小麦技术、三系杂交粳稻育中技术以及转基因抗虫棉的核心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等方面,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2.2 高端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珠三角智能制造产业集聚不断增强,以工业机器人为例,2016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3 756台,同比增长45.2%;2017年产量为20 662台,进一步增长50.2%。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地区,2017年全球无人机企业10强榜单中,粤港澳大湾区内企业占7家[20],深圳、广州的无人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随着我国农业向精准农业方向发展,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早在2015年,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第一代P20植保无人机系统,目前已进入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外市场;2017年年底,深圳天鹰兄弟无人机创新有限公司的植保无人机TY-D10L进入韩国市场,并获得韩国政府80%的购机补贴,并成功拓展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2.3 全球性金融中心呼之欲出

粤港澳大湾区既有世界级金融中心香港,也有金融发展日益迅猛的深圳与广州,以及港交所、证交所两大金融平台,具备建设全球性金融中心的基础和营商环境优势,拥有珠三角等广阔腹地。香港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香港将成为广东企业“走出去”的首选融资平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在香港上市的广东企业有212家,占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的22%,总集资额超过7 080亿港元;此外,香港在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也发挥着独特作用。经过30多年发展,深圳迅速崛起为与上海、北京相比肩的全球性金融中心,成为内地第二大金融市场中心,当前正在加快与香港的金融合作,深港通、金融机构互设、跨境贷款、跨境融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等都优化了两地金融资源配置,推动两地金融业共同发展。作为国内创业投资活动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2015年深圳的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机构达到4.6万家,机构数量和管理资本约占全国的1/3,我国本土VC/PE机构50强榜单中深圳有24家机构入围,深圳成为我国风险投资积极性最强、投资最活跃的城市。2014年9月,国内首个以社会化资本投资为主体的国家种业创新基金在深圳前海成立,首期总认缴出资额为5.15亿元,由园区联盟及园区联盟母基金发起,联合种业上市公司、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组建,这也标志着我国种业创新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2.4 农业多功能性愈加凸显

目前,珠三角农业以蔬菜、水果、鱼、肉、禽、牛奶、花卉为主。2016年,珠三角牛奶、淡水养殖、柑橘橙、禽肉、蔬菜、猪肉产量分别占全省产量的69.0%、62.4%、45.5%、37.6%、36.1%、34.5%,不但提供本地区城市居民消费,还供应港澳市场。珠三角农业已经成为城市生态涵养、新鲜安全农产品供应、居民休闲教育的“城市之肺”,广州、深圳已建成许多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游、乡村游已经成为城市居民节假日休闲娱乐活动的热门选择,如广州的从化万亩花卉园、南沙百万葵园、花都宝桑园等,以及深圳的光明农科大观园、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等,能够满足市民对农业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和农事体验等多种综合需求。

2.5 会展业区位优势突出

2017年,我国境内举办展会数量排在前5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郑州。在广东省534个展会中,461个(占86%)在广州和深圳举办,这两个城市具有区位展览优势。从展览馆面积看,上海的展览馆室内可租用面积约81万m2,占全国总量的9%,居于首位;广州的展览馆室内可租用面积约63万m2,约占全国总量的7%,居于第二;北京、深圳分别居于第五和第七。在全国3 663个经贸类展会中,农业展览有227个(包括农林牧渔、种植饲养、宠物兽医、灌溉及其他),总展出面积为672万m2;食品饮料烟酒有348个,总展出面积为 868 万 m2[21]。

2.6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以广州、香港为代表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食在广州”享誉全国、走向世界。在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有粤菜的出现。粤菜以健康、美味与求变为特色,始终引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潮流。粤菜取百家之长,用料广而精,配料多而巧,味重清、鲜、爽、滑、嫩,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鲜”,菜肴有“香酥脆肥浓”之别,“五滋六味”俱全,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精神。

3 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建设方向

当前,大湾区农业处于GDP总量占比“微不足道”、城市运转与市民需求“必不可少”的地位。总体而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湾区农业的生产功能有所弱化,社会功能逐渐增强,而生态功能是把“双刃剑”。下一步,随着大湾区建设深度推进,各种先进要素的集聚能力增强,大湾区农业能否乘着东风,摆脱弱质产业的地位,成为大湾区非弱质产业俱乐部中的重要成员,完成从“弱丑穷”到“强美富”的华丽转身,是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关键命题。

3.1 大湾区都市农业的特点

农业的良好发展主要取决于农业结构的部署和动态调整,而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城市本身的定位和功能,为农业的发展设置了前提条件和范围。粤港澳大湾区最终会建设成为城市化高度发达、要素高度聚集的大都市圈,其农业必定是一种都市农业。按照湾区经济形态从出口经济到服务经济、再到创新经济的一般规律,大湾区都市农业必须具备开放、服务、创新等特点,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大湾区都市农业是全球产业价值链两端的创新型产业。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内首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其农业发展也同样承载着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种业创新、技术研发、品牌塑造等全球价值链两端产业的打造是大湾区农业建设的重要使命。

第二,大湾区都市农业是具有全方位开放的实力和能力的强竞争力产业。大湾区经济天然的开放属性,以及国家对大湾区示范带动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的功能定位,要求大湾区农业必须具有在研发、生产、消费、市场等全方位与国内国际交互开放的实力与能力。

第三,大湾区都市农业是多功能、高融合、绝对安全的“母亲产业”。大湾区农业的产业结构由现代城市生活水平、产业发展水平造就,除满足城市人民物质生活需求外,还必须满足居住环境、精神享受、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地域、生产观念、生产方式乃至产品、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与城市逐步融为一体,是城市大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放循环中与其他产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互促与融合。其最本质的特点是一种安全农业,首先应保障农业经营本身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是清洁农业,其生态功能不再是一把“双刃剑”;其次,尽量和其他农业经营配合,减少其他农业经营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发展循环农业;最后,通过参与产业循环或净化环境,积极发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育,这是更高层次的生态农业。

由于创新、开放、融合、服务等特点的存在,大湾区农业除了具备一般都市农业应有的生产、生态平衡、城市景观营造、文化教育、养生休闲娱乐等功能外,还承载着创新引领和区域融合的重要功能,这两个功能既是国家赋予大湾区农业的重要使命,更是大湾区农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3.2 大湾区都市农业建设主要方向

大湾区农业将在集聚全球先进要素的基础上,依托大湾区所拥有的开放、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便捷物流和成熟市场等优势,逐步分享全球农业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的附加值,成为对标全球楷模、引领国内农业发展、服务大湾区建设的靓丽产业。

(1)加强生物技术研发,建设全球农业种业创新中心。瞄准国际生物种业前沿,以国家农业安全战略为目标,引进全球生物种业研发机构和人才,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一是加强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特色中草药的育种与开发,环保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研制等;二是引进国内外高知名度、以应用推广为主的研发中心,形成自主创新的研发成果;三是围绕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目标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以大湾区为中心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2)强化设施装备研制,建设全球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和制造中心。以大湾区现有的强大制造能力为依托,加大对全球农业先进装备业的引进吸收和创新,引导珠三角部分先进制造业向高端农业装备研发转型,逐步成为全球现代农业先进装备研发和制造中心。大湾区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包括:一是研发制造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田间作业机械、果园茶园作业机械;二是研发制造适合城市(包括社区、商业区、屋顶、室内等)、城郊、远郊等不同地域空间的设施农业装备;三是研发制造适合农产品不同加工阶段的简易、精深加工设备;四是研发制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设施设备;五是研发制造无人机、物联网设备等农业信息化装备。

(3)弘扬中医养生文化,建设全球养生食品研究开发中心。传承和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以及食疗养生等文化,挖掘药食同源的机理,以全国各地独特的地理标志产品为依托,开发高端品牌养生保健食品。一是以仿野生种植的地道中药材为原料,通过精深加工,提取其核心成分制作保健食品或药品,有效提升中药材的附加值;二是以顺应四时效法自然的节气养生为指引,以优质农产品为原料,研发系列品牌药膳食品。

(4)依托会展优势,建立国际农业交流交易中心。依托大湾区发达的会展业优势,建立固定周期、高知名度的国际性农业交流交易平台,开展国际优质农产品、农业先进技术装备等的展销。一是设立交易展示平台,为全球优质农产品、农业技术装备等的集聚展示创造条件;二是建立贸易流通平台,促进全球农产品互通有无,满足大湾区及国内市场需求;三是建设交易中转平台,为其他国家的农产品以及我国其他区域的农产品贸易中转提供便利。

(5)突出湾区特色,成为国家农业全面对外开放先行区。发挥珠三角改革开放窗口和香港、澳门作为国际自由港的市场优势,在农业对外开放上作出引领和示范,成为国家农业全面对外开放先行区。一是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着力从市场准入、边境管理、教育培训等多个维度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配置全球农业资源,确保大湾区农业安全之目标;二是构建高水平农业开放型经济,坚持引资与引技、引智并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跨国农业公司;三是深度参与全球农业治理,在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农业议题上贡献大湾区智慧,增强我国在全球农业贸易投资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6)发挥金融优势,成为国家农业金融创新服务试验区。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所拥有的具备高效稳健的金融基础设施、完善的监管法律制度以及多类型的金融市场主体等优势,大力补齐大湾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短板,探索一条金融与农业创新创业良性互促的道路。一是加强对生物种业、农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高风险、高回报的高科技农业的创新金融支持;二是加强对田园综合体、农业公园、家庭农场等创业型金融支持;三是加强对现代农业种养加流通等农业经营主体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7)增强农业多功能,成为大湾区建设的“母亲产业”。以岭南饮食文化为引领,开展大健康、大旅游产业,从产品生产的源头健康到流通健康、体验健康、消费健康,打造以吃为龙头的健康产业链,以好吃好看好玩的“三好”“母亲产业”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在大湾区落地、生根、成长。发展大湾区都市农业,一是有利于保障高端、安全、鲜活农产品供给;二是通过都市农业实践,不但能促进区域融合、产业融合,更能促进国外优秀人才与当地社区的深度融合即人的融合;三是有利于加强水乡文化、桑基鱼塘等岭南特色农耕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发扬。

4 粤港澳大湾区加快都市农业建设的措施建议

4.1 把握规律和需求,做好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

以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指引,对标全球农业发展和大湾区在全国农业的地位和使命,立足大湾区发展实际,从全局性、决定性、长远性战略进行筹划与决策,确定未来10年~20年大湾区农业建设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任务,选择的道路、模式,并提出主要措施、步骤等。随着大湾区发展,耕地资源会更加紧缺,有必要对大湾区农业资源禀赋做一次全面的摸查清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等技术,建立覆盖土地资源、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的大湾区农业“一张图”管理系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湾区将领先进入农产品中高端需求市场,大湾区农业要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标兵,要以农产品中高端需求为引领,从源头(土地、水域)安全、生产过程安全、经营过程安全等入手,建设大湾区高品质农业,打造大湾区农产品绝对安全的信用名片。

摸清家底、明确需求之后,结合大湾区各城市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做好大湾区农业的总体规划,以3核(广州、深圳、香港)、1轴(“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中心,统筹城市建成区(插花状的小块农田、社区花园、城市庭院和屋顶、阳台、地下室等)、近郊(科技园、市民农园、采摘基地)、远郊(高端产品生产和养生度假)、国内国际虚拟耕地(农产品生产基地)4类空间,规划各城市的主导产业及其区域布局,打造3个增长极和1条创新带,以及珠江东岸、西岸等组团式区域布局,建设创新、流通、金融、人才培养等公共平台,实现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大科技、大旅游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4.2 营造优质条件,注重人力资本积累,为大湾区农业提供人才保障

要提升大湾区农业在全球农业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高端人才引进和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是关键。大湾区要吸引全球农业高端人才,首先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实现人才投入市场化,以财政种子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加快推进人才配置市场化,构建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激励机制,鼓励用人单位借助猎头机构寻觅、引进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其次依托南沙、横琴、前海等特殊的政策优势,实行更加便捷的签证政策、更加开放的居留政策,进一步完善通过港澳引进国际高端研发团队和人才的机制,在高端医疗、社会保障、国际教育等领域加强配套,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人才融合发展新机制;第三,利用大湾区制度创新和产业开放的红利,推动全球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金融机构等在大湾区集聚,形成既有研发营销引领,又背靠大面积腹地示范生产的全球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第四,形成大湾区农业科技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制定粤港澳三地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发挥香港“超级联络人”角色,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研究院,深入研究都市农业的理论与模式、战略规划、政策机制、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等,为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理论模式指导和政策支撑。

在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方面,首先要合理分流人员,尽量创造条件留住农业从业人员中的高素质劳动力,吸引第二三产业中高素质劳动力从事都市现代农业;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现有教育体制,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正规教育的质量,让更多农村青少年有机会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第三,扩大农业从业人员在职教育的范围和质量,让更多农业从业者能够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依托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农民大学;以现代农业园区和各类产业化组织为基地,建立一个系统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从业队伍;引进的外来农业劳动力必须在技术和年龄上有优势,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农业劳动力要在政策如培训、资金扶持、落户等方面予以支持,让其成为大湾区农业发展稳定的新生力量;同时探索在大湾区率先实行商品化(规模化)农业产业从业者的持证上岗制。

4.3 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为大湾区农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加大对大湾区都市农业的财政投入,首先要高度重视农业科研投入,一是从源头抓起,培育优质新品种,二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技术和装备,三是强化农产品加工体系,四是研发新型农业污水和农村垃圾处理技术设备,五是加强农业生物工程和信息化系统,六是推广畜禽养殖环境调控技术,七是建立农业旅游综合配套设施等;其次,构建稳定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农业科技+金融”生态圈,为大湾区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争取在本土孵化出世界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汇聚创新体系和风险投资等要素,形成由政府部门、大学教师及学生、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以及各类中间机构、非正式社区组织等创新要素构成的创新层,构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第三,要构建大湾区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大力推进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种类齐全、高效快捷的服务网络,以吸引更多的农业外资企业来大湾区投资生产,为大湾区农业企业通过技术外溢获取国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创造条件,同时要努力降低大湾区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从而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进而提升大湾区农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打破价值链低端锁定陷阱。

4.4 有效保护耕地,保障持续发展,为大湾区农业建设提供土地保障

切实保护与利用好耕地,加强环境保护,建立起与城镇协调发展的土地和生态保障机制。重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的统筹协调功能,在确保落实上级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的前提下,兼顾各个城市发展的用地需求。对于土地利用效率较高的城市,通过土地规划的修编,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合理调减城市周边的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为未来发展预留好用地空间;对于土地利用效率低的城市,要强化对耕地的保护,把耕地作为城市扩张的硬约束;对于人口规模已经超过区域生态环境容量的城市,要在城市周边布局永久性的基本农田和其他绿色开放空间,防止城市无节制的粗放式扩张。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建立严厉的惩戒制度,构建耕地动态检测与管理系统,通过卫星数字图像和航空图片,实时掌握耕地的质量、位置、面积、权属、利用类型等最新变化,切实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和基本农田保护的质量和数量,确保耕地资源不受环境污染,优先保证最低农产品保有量生产的优质土地资源的配置和落地,确保优质基本农田和最低保有量生产的基本稳定。

另外,大湾区农业可以积极开拓域外农业发展空间,在国内国际耕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实施“虚拟耕地”进口战略。利用大湾区劳动、资本相对丰富以及农业技术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优势,通过资本的流动带动劳动、技术的流动,弥补未来大湾区耕地资源的不足,使大湾区充分利用全球的耕地资源来保障食物数量安全;而且可以通过改善投资的东道国(区域)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东道国(区域)农业技术水平,提升整体福利水平,实现大湾区和东道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双赢战略。

大湾区都市农业建设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统筹乡村与城市资源,开展美丽湾区建设。将珠江水流域污染防治和大气环境治理作为优质生活圈建设的基础,加快形成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强化利用已开发土地空间进行产业革新,强化区域和流域生态安全;统筹协调大湾区农业空间布局,构建连片生产性绿色空间;提高海域开发利用强度,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增强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打造以岭南美食和养生文化为先导的享誉世界的特色农业品牌,引导大湾区农业向休闲、康体、疗养等更高层次的体验消费转型,以特色农业资源与农村景观为抓手进行产业升级,在大湾区营造以农业生产性景观为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猜你喜欢

大湾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2022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