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力课堂: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020-01-10杨世震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逻辑推理教材情感

杨世震

(开封市第六中学,河南 开封 475000)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主要渠道,更是师生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的重要场所,而活力课堂对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更高。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不同情绪、不同收获的影响。作为起着主导作用的教师,为了培育活力课堂,在教学中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点燃学生激情的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话里分辨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虚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调,他们不喜欢教师那种毫无热情的表现(不是指外表上的表现,而是指内心的流露)。”[1]156可以看出,有无足够的发自内心的激情,大大影响着课堂的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愿望。

据长期观察,在大部分被观察者的课堂上,几乎很难让人感受到师生情感交流的爆发,捕捉不到师生情感碰撞的火花,更看不到师生互动的活力表现。在活生生的课堂上,唯一不能缺少的是师生的情感表现,否则再好的教学设施都将成为冰冷的存在。

笔者听过一位从教十几载的教师的课,他一踏上三尺讲台,就浑身是劲,激情难掩。在讲析《最后一次讲演》一文时,这位教师被闻一多先生那种痛斥敌人的满腔仇恨和深深的怒火所感染,这种情绪又传递给了学生们,当他用激昂慷慨的语调朗读时,同学们一个个义愤填膺,激情万丈,整个教室沉浸在愤怒的气氛中。这种带有情感的教学,拨动着学生的心弦,渲染着他们的情绪,达到了“共情” 的效应。

有一位女教师,听她讲冼星海的《给母亲的信》一文,导入时她选用了名曲《黄河大合唱》,课堂上充盈着一种波涛汹涌、激昂高亢的气势,此时学生的情感迅速达到一个小高潮,这种渲染是相当成功的;但接下来却是她平淡的语气、一般的朗读、无力的语调,这又使学生很快跌入情感的低谷,极大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想象和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息息相关,但不是说每时每刻都要有高涨的情感,这要与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需求相一致。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教师都应具有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式的满腔热情这种必不可少的品质。”[1]156

二、熟练驾驭教材的能力

一位化学教师在讲析《钠的性质》一课时,不温不火,不急不躁,如同漫步在美丽的园林中,她把园中的每一个景点的妙处,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感受到。这位教师将教材的内容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熟能生巧” 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出来,无怪学生都说:听化学老师讲课是一种美的享受。倘若化学教师没有吃透教材,不能熟练地把握和理解教材内容,那么她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回想和思考教材内容上,忙着看课本和备课本,这种对教材只有肤浅认识的教师,往往在课堂上给人一种虚张声势之感,夸夸其谈,而这种做法的结果只能腐化学生的灵魂,使他们内心空虚。正如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米良捷夫说的一样:“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中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2]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概念,才能透彻了解教材的结构、重难点及知识的逻辑,才能把自身的思想感情,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教学的艺术性融合在一起,才能在课堂上创造性地分析,才能有激情地表演,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此之谓:“没有熟悉,就没有把握;没有把握,就没有创造。”

三、课堂教学灵活应变能力

应变是一种教育机智的表现。笔者根据上课、听课以及和学生交流发现,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让人始料不及的状况,譬如飞机从上空飞过,突然停电,学生晕倒,一只足球击中窗户,等等。这些突如其来的情况如何处置,是对教师是否能机智教学的真正考验。同时,学生的课堂实际表现也是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检验。

如果学生心不在焉,说明讲授没有吸引学生,需要马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精神不振,则需调整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那些一拿起课本只顾闷头讲课,全然不顾学生的教师,何以能出效果?教师授课,犹如将军指挥,课堂虽小,也有突发情况,如何解决,要靠教师的应变能力,及时果断加以处置,保证正常的课堂秩序。

笔者讲授朱自清的《春》时,恰有一只蜜蜂寻窗而入,便借题发挥:“看,这只小蜜蜂刚从百花丛中飞来,给我们传送春的气息来了!” 学生们会心地笑了,这样自然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堂上来。还有一次,班上突然停电,室内昏暗,无法进行学习,还没等学生喊出声音来,便说:“同学们,点上蜡烛,烛光下的课堂不是更加诗意温馨吗?当然,也可以给学校节省不少电嘛。” 笑声中,蜡烛亮了起来,同学们回到了座位上静心学习了。

另外有一些情况,当课堂纪律有些乱时,教师不需大声制止,采取适当的方式即可处理,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足矣。课堂上,教师的应变能力即教育机智,必不可少,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它更能客观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思想、心理素质、知识层次、语言技能及判断能力等修养。

四、挖掘学生潜力的能力

一个教师如果课堂上只会教书讲课,而不能把学生的最大潜力挖掘出来,不能称作教育能手。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具备以上三条外,还必须能够在课堂上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1]2同时,他还强调要知道“每一个学生在此时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1-2。这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要全面了解学生,如学生的兴趣、需要、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产生哪些问题,要采取哪些措施,这是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的前提条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师选择相应的教育技巧和教学方法。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智力水平不大一样,若在教学中完全按一种备课教案和方法,那么结果只能是一部分学生听懂或掌握了,而另一部分基础不好的学生则可能没有印象,这等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效果当然不好。不妨对一些学生经常点拨、鼓励,哪怕进步极小,也不要放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才会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尽管进步的程度不同。

五、展示良好自我形象的素质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南开中学创办成立时,张伯苓和严范孙两位先生酝酿成文,严范孙先生亲笔写下“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是南开的“传家宝”,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仪表风度上影响深远。伟人周恩来总理曾在此就读,深受影响。“容止格言” 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在气质、性格、仪表、语言、语调上展现具有示范性的美好,从而积极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成就学生。

据了解,有一位教师晚上打麻将牌直至凌晨,脸都没顾上洗,匆匆吃了点早饭就去上课了,结果是错误连连。学生回答问题犹豫了一会儿,这位教师便有些着急,说:“赶快出牌!” 这样的笑话传到了校长耳朵里,校长找他谈了话,要求他对全班学生道歉,并按校纪进行了处理。如此形象的教师,活力课堂不欢迎,学生也不欢迎。

六、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除以上几点外,教师还需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也是教师的基本能力。逻辑推理作为一种能力,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对已有的信息、现象、情况、状态或者表现,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等,得出概念、规律和结果。

笔者听过很多次课,像示范课、公开课、汇报课、展示课、调研课、观摩课等,不少教师的课听起来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比较完整;而且在分析某些问题时,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爱好、兴趣、接受能力等,采用不同的逻辑推理方法,深入浅出,将所解决的问题娓娓道来,推理成章,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讲课美,一种课堂艺术。

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课题组还发现,一些年轻教师甚至中老年教师,对教材中应该解决的问题不能进行清晰、有效、完整的分析解决,听起来思路混乱、语无伦次、主次不分,甚至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越说越远,无法收拢。从这些教师的表现上可以看出,他们缺乏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本相实质;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思维正常,思路也清晰,但语言跟不上思维,表达不到位,即词不达意,这也会影响正常的逻辑推理过程,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只有高素质、高能力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学生。在活力课堂上,教师并不是单纯的角色,而是组织者、参与者、实践者、合作者、交流者、指导者、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是指导、引导、辅导等多元整合的角色。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活力课堂更是如此。一名教师只有具备多种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适应现代教学,适应活力课堂的要求,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逻辑推理教材情感
利用思导图进行抽象逻辑推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教材精读
情感
花生是谁的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真假借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