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德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研究

2020-01-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立德人文德育

孔 杨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体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肩负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体育与德育同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且二者关系密切,体育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在协同德育深入开展,构建大德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高职体育教学要转变教学理念,从大德育背景出发,拓宽体育教学维度,进一步强化体育的育人价值[1]。

一、大德育的内涵与实施背景

大德育是相对狭义德育而言的新型德育形态,以德育内容的全面性、德育主体的全员性、德育实施的全过程性为主要特征。大德育突破了传统德育以德育课程为主的局限性,注重发挥不同课程的协同德育作用,不仅丰富了德育的内涵,还创新了德育的实施路径,成为当前学校德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大德育的实施有着深刻的背景,首先是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了“立德” 在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而大德育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其次是核心素养理念的普及。核心素养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根据北师大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部分内容构成,对高职体育而言,体育品德是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包括体育道德修养、体育文化修养两点,而大德育是新时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二、大德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思路

(一)以立德树人为宗旨

早在宋代,司马光便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的观点,凸显了道德养成在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教育均存在重成绩、轻道德的问题,不少学生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2]。立德树人的提出不仅为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指明了方向,还成为各门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立德树人具有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特征。从重点论的角度而言,立德树人以学生的道德培育为中心内容,而从两点论的角度而言,立德树人最终落实在树人上。大德育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将立德全面融入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以健康第一为中心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主席便提出“健康第一” 的教育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体育课程肩负着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任务,并且,体育教学中的健康内涵正在不断发展,逐渐从单一维度的身体健康向身心健康转变。因此,大德育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中心,一方面,着力以常态化的体育实践活动来延伸体育教学阵地,使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体育教学的第二课堂;另一方面,树立全面的健康意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以全面发展为目标

大德育既为高职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对高职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为典型的便是教学目标的拓展与深化[3]。大德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被赋予了德育的任务,教学目标也从传统的体育技能训练与掌握演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道德意识的形成与道德修养的提升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要树立融合教育意识,从协同教育视角出发,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德育体系的一部分,深入发掘体育课程中具有德育价值的元素,将德育的内容融入体育授课的各个环节,使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三、大德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的对策

(一)深挖体育德育元素

体育与德育虽然属于素质教育的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差异化的教育内容,但二者同样具有一定的融合空间,特别是体育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元素,这些德育元素是大德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融入德育的基础。因而,需要将深挖体育德育元素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性工作。首先,发掘体育训练中的德育元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体育训练对学生坚毅品质的培养有积极意义。当代高职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不少学生存在散漫、心理素质较低的问题。体育活动,如田径类活动,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参与其中,是学生坚毅品质培养的有效路径。其次,发掘体育规则中的德育元素。任何体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相应的体育规则,如田径规则、篮球规则等,这些规则既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也对学生的规则教育乃至法治教育有良好作用。教师可基于体育规则,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二)丰富体育德育内涵

体育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在协同德育深入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德育概念的提出,为体育教学更好地发挥德育作用提供了指导,因此,大德育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要进一步丰富体育的德育内涵,首先,开发体育德育元素的德育价值。比如:在体育赛事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意识。其次,更新教学理念。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学理念,一方面破除以往分科教育中各司其职的思想障碍,将体育课程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环;另一方面,注重体育与其他教育形态之间的关系,树立整体教育的教学理念,为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再次,构建体育德育的有效机制。体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使得高职体育教学必须突破以往分科教育的局限性,以体育课程教学为中心,探索以融合教育为核心的新型体育,从教学组织、课程设置、资源开发、教学活动管理等角度保障融合教育的有效开展与顺利推进,使体育德育从一种教学意识发展为一种教学模式[4]。不仅如此,高职体育教学考核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在重视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结果考核的同时,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纳入考核体系。

(三)创新体育德育方法

体育德育的提出使高职体育在完成常规教育任务外,更增加了德育任务。与体育训练、体育活动相比,体育德育以改造学生的思想为目标,无论是教育要求,还是教育难度,均显著地高于传统的体育教育。因此,高职教师要创新体育德育的方法,首先,融入体育实践。高职体育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素质拓展活动,以素质拓展活动为契机来融入德育。一方面,要做好专项体育赛事的开展,如校园足球比赛、校园篮球比赛等,让学生有更多的体育实践机会;另一方面,要以校园体育节为抓手,打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其次,融入团队建设。体育社团建设是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体育社团不仅凸显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还为学生构建了第二体育课堂,使学生的体育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极大地提升了体育的实效性。不仅如此,体育社团在体育德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内部而言,作为一个由学生自发组成的组织,体育社团建设有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从外部而言,体育社团间的竞赛活动对学生拼搏精神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5]。在团队建设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文化建设,让学生以德育为团队文化建设内容,提高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比如:以奋斗拼搏为自己的团队文化,要求凡是加入团队的学生必须认同和践行团队文化,将团队文化融入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以此将德育教育融入团队建设,提高体育德育实效。

(四)体育人文教育

德育与人文教育有着深厚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体育的人文价值得到了广泛重视,而加强体育人文教育则是大德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举措。首先,深入开展好体育史教学。体育史是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课程,其与社会史、文化史、民俗史息息相关,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体育活动发展和演变的客观规律,而且有助于深化学生的人文底蕴。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体育史源远流长,如现代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足球就源自古代中国的蹴鞠,体育史教学对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有重要价值。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将专属于体育课程的人文内容融入课堂,在讲解中将课程内容与体育人文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升体育人文教育效果。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培养。从德育角度而言,爱国主义是德育的内核,高职体育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结语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不仅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更与素质教育的其他内容,特别是德育有着密切关系。对此,高职学校要从深挖体育德育元素、丰富体育德育内涵、开展体育实践活动、加强体育人文教育出发,强化体育的德育价值。

猜你喜欢

立德人文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