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驱动,涵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以“明朝的灭亡”为例

2020-01-09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天津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历史解释历史教师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杨 华

一、学情及教材分析

对初中阶段的教学来说,历史课不能仅仅满足于情节的生动曲折,更要体现智慧的力量,这是历史的真正魅力所在。七年级学生年龄小,生理心理还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没有完全具备,没有完全摆脱儿童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考虑到以上原因,教师上课应从直观形象入手,深入浅出、先感后知引导学生多视角、多维度地解读课内外各种历史材料,这样他们才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明朝的灭亡》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教科书共三个子目,分别是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从时间上看,三部分内容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明朝末年——明朝灭亡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三项内容又不是完全按时间顺序排列,中间又有些许穿插。

二、教学策略

所谓问题驱动法,即以问题链为核心创设历史情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史料和图表,自主探索问题链中的各个问题。于友西先生指出:“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是接收历史信息的过程,也是对历史进行理解和解释,进而形成历史认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链的设置,可以让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去与历史人物感同身受,做到历史地解释问题。本课通过一系列问题链,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突破教学难点,涵养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

探究一:暗流涌动

——追寻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科书仅以寥寥数语概括了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腐败现象历朝历代都有出现,但是为什么到了明朝后期,腐败就能导致政权被推翻课本没有作出解释,教学中可以通过倒逼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探索这一问题。

材料一:明朝的灭亡认真说并不好就规定在三百年前的甲申……因为要限于明室来说吧,事实上它久已失掉民心,不等到甲申年,早就是仅存形式的了。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学生根据课本和补充材料分析,得出明朝的灭亡是因为失去了“民心”。提问:明朝是如何“久已失掉民心”的?学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政权夺利。

追问1:结合课本内容,朝政的混乱,又带来了什么后果?学生: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管理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追问2:这种盘剥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追问3:观察《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明朝的《流民图》。强烈的对比让你们想起哪句诗。学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追问4:政治的腐败,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盘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土地兼并、赋税沉重。教师:贵族、官僚和地主疯狂兼并土地,朝廷又不断加重赋税和摊派,百姓苦不堪言。

材料二: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其石名青叶,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陕西通志》卷八六

追问5:我们可以看到受灾的农民吃的是什么?

学生:蓬草、树皮、石块充饥。

最可悯者,如安塞城西有冀城之处,每日必弃一二婴儿于其中。有号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子者矣。更可异者,童稚辈及独行者,一出城外便无踪迹……

——《陕西通志》卷八六

追问6:补充材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学生:人吃人。

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而一二稍有积贮之民遂为所劫,而抢掠无遗矣。

——《陕西通志》卷八六

追问7:有些饥民变成了什么?学生:盗贼、抢劫犯。

追问8:有一种说法:饥饿而死,为饿死鬼;抢盗而死,为饱死鬼。于是,恶明中的强者,群起为盗。这些流民聚在一起,或抢或盗,以此来获得物质资源,已然成为“流寇”。在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的情况下,官府是何作为?学生: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总结:农民不堪忍受压迫,纷纷揭竿而起。“历史解释是建立在对所学知识的清晰把握和内化理解的基础上的……应该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内涵,沉淀解释的素养。”通过以上设问和连续8个追问,学生可以明晰政治腐败与农民起义爆发之间的因果联系,解释两种历史现象之间的微妙关系。

探究二:狼烟四起——追寻李自成队伍壮大的原因

关于这个问题,教科书仅提到一句话:“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至于在众多起义队伍中,为什么独独李自成部发展最为壮大,没有做出解释。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问题为抓手,结合教学难点“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大胆追问。这里我将两个问题合并处理,一箭双雕。提问:在各支起义军中,哪一支最为发展迅速?学生:李自成追问1:李自成的被部下称为什么?学生:李闯王

材料:自成自己更很能够身体力行。他不好色,不饮酒,不贪财利,而且十分朴素。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追问2:这是李自成的起义军收到热烈拥护的原因吗?

学生:不单单是。

追问3:李自成的起义军收到热烈拥护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追问4:“均田”就是将土地平均分给农民,“免赋”就是不用上交钱粮。这个口号时针对当时什么社会现状提出的?学生: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追问5: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个口号有没有实际推行?学生:没有。教师: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在当时免除赋税是不可能实现的。通过之前的追问,学生已经学生明白明政府失掉了民心。又通过本轮的设问与追问,学生明白“均田免粮”的口号,是针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而提出的,具有很大的号召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三、教学反思

教学疑难点的解决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点拨,设计对学生来说有挑战性的核心教学问题能够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深化理解。通过教师的层层追问,把疑难问题拆解,化繁为简,从而让难题迎刃而解。学生在学习中的盲点常常是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教师往往很难做出预判。课堂中教师不能因为事先没有做过预设就忽略这些盲点,而应该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在课堂中不断与学生进行对话,在对话和追问中加以点拨和提醒。学生探究交流和发言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学思想与方法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学习中的思辨能力,涵养其“历史解释”素养。追问,其实就是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支点,借把力给他,达到认识的彼岸。历史教师只有勤思考、多阅读,才能做好这个摆渡人的角色。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历史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