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育时代背景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2020-01-09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兰飞小学

天津教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交流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兰飞小学 吕 瑞

师生关系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地位、态度、作用等要素。新教育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结合实践,探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一、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功利化。人际关系的形成,依靠的是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本应该是互助、纯洁的关系,但在功利主义、商业思想的影响下,师生关系发生异化。从相关新闻报道中可见,家长为了让学生获得教师更多的关注,出现请客、送礼、塞红包等现象,师生关系凸显出功利性,忽视了本身的价值性。

二是单一化。社会网络理论指出:群体间多样化联系,能促进内外信息交流,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递。师生关系的维持,不仅体现在知识传递上,还体现在思想、情感等领域。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交流对话的场所主要是教室,其余场所接触少。在单一化师生关系的影响下,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关系疏远,产生不良的心理体验。教师作为权威,会控制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则会无条件服从,久而久之产生权威的服从倾向。

三是结构失衡。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主要通过班干部和好学生完成,他们具有桥梁纽带的作用。对于其他学生而言,班干部和好学生,在班级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拥有更多信息资源,因此成为优越主体。以一项调查为例,有学者对7所学校的700多名学生进行调研,以优、良、中、差作为评判学习成绩的指标,结果显示班干部获得“优”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学生群体获得“优”的比例。这种失衡的师生关系结构,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师生矛盾产生的原因

一是教师因素。对教师而言,教学理念错误是师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例如:部分教师为了赶进度、提成绩,课堂教学只讲解理论知识,给学生划考试重点,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部分教师课堂教学带着情绪,不愿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学生产生误解,师生之间存在鸿沟。一些高龄教师,由于思维古板、规矩较多,不允许学生过多交流,导致学习氛围差,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是学生因素。对学生而言,学习态度不当是师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思维想法,对于教师提出的观点,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如果自己的见解得不到回应,就会屏蔽教师提供的信息,长此以往产生厌烦心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涉及仪表、言行、教学方法、课堂互动、课下作业等内容。如果教师达不到这些要求,就会带来师生矛盾。

三是家庭因素。对家长而言,子女教育失当是师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态度。考虑到目前独生子女较多,家长的关爱过多,导致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欠缺;在家长的溺爱下,孩子我行我素,不把教师放在眼里;或者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打击了自信心,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

三、新教育时代背景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一是更新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观念,会对师生关系的构建产生不同影响,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难以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就会导致师生关系向权威的服从倾斜。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为师生关系的构建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具体来说,1.教师用真挚的情感以及语言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课堂。教师和学生相处时间最多的地方就是课堂,如果教师能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这样也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慢慢地成为学生的朋友,改善师生关系。2.给学生创设一个交流、对话的课堂。以前的课堂,是教师教什么、说什么,学生就只能默默倾听、接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话语权。所以我们教师要改变观念,从过去的“讲授式教学”变为现在流行的“互动式教学”,课堂中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回应学生的观点和想法。3.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方案的制定,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设置不同层级的目标,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是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包括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教师在教学期间,要和学生互相信任、互相配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自由、活泼、宽松的课堂氛围。遇到问题和矛盾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促使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我。例如,我曾经教过一个叫刘小婷(化名)的学生,她从小就酷爱舞蹈,可由于自身成绩不理想,在几次的学校文艺活动中都被英语老师“强行淘汰”,而选取参加跳舞的同学除了成绩比她好,舞蹈功底根本不如她,所以她觉得老师很不公平,从而也很抵触英语课、讨厌英语老师。这个案例就充分说明,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教师就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一味地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全部,要善于发现学生各方面的闪光点,毕竟每个孩子的未来不都是要用优异的成绩来换取的。

三是加强情感交流。教师在平时校园生活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要善于发现学生心灵深处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积极因素,激发上进心。具体来说,其一,增加交往频率。和谐师生关系,依赖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交往频率,形成彼此信任的关系,有利于教师传递隐性知识。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班会、运动会、文娱活动等形式,为师生交往提供有效场所,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二,拓宽沟通途径。师生联系途径的多样化,能为团体交流提供新鲜血液,规避功利化、单一化的影响。具体操作上,可以组建兴趣小组,可以开展主题活动,可以利用微信、QQ建立师生交流平台,能实现资源信息的有效传播,构建和谐密切的师生关系。

四是调配社会资源。第一,利用师生交流平台,形成良性互动的环境,打破权威服从的局面;第二,教师要放下架子,积极融入学生群体,鼓励学生向自己发起挑战;第三,在班级管理中,赋予学生更多权利,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总之,和谐师生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功利化、单一化、结构失衡三个方面,和教师、学生、家庭等因素密切相关。新教育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加强情感交流,并合理调配社会资本,创造良好的交流互动空间。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