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构建和谐校园的策略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胡永葆

天津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文校园素养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 胡永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人文、质量、精神、道德摆在了史无前例的地位。学校教育融合了知识教学、道德建设等多重教学目标,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将包括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取向等在内的整体文化要素融合其中,作为学校发展教育事业的精神财富。人文素养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需要具备的关键素养,因此结合初中学校教育发展需求,我们需要积极探讨依托人文素养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办法。

一、营造和谐环境,构建人文特色校园文化

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主体,引导其感受和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需要一定的客观环境作为依托,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形成文化环境熏陶氛围,才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升文化品味和道德水平。我校以“书香校园”建设为切入点,以“经典相伴书香校园”为主题,打开构建文化校园的大门,学校领导人员抓住“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契机,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大力开展“博学,做一个有追求的人;雅行,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的人文教育活动,旨在打造集实用性、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现代校园文化,促进育人氛围形成,初步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借助阅读活动渗透人文教育,体现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二、落实内部管理责任,建设校园安全网

校园安全管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和保障,第一,我们需要创新管理路径,积极落实管理责任。校园安全网络建设需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度,学期开学和放假以及法定节日等重点时间节点均需要向全校师生提出综治安保工作的具体要求,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及时巡查排除安全隐患,一经发现就要给予解决;学校门卫管理、寄宿生管理、食堂卫生管理、多媒体室管理、家校联系管理均要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建立和健全行政人员值班制度,保证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无盲区;建立和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制度,结合学校管理经验制定“突发事件报告”、“门卫管理”、“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制度可遵循,出现违反制度的行为要严格处理,减少工作漏洞。为了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秩序,保障学生安全,我们必须多管齐下,着手建立起立体交叉的安全保障网络,安装110一键式报警系统,建立校园监控系统,实施全方位的安全监测。第二,最好可以聘请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做好校园安全巡查工作。第三,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协助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不定时巡查校园,全员参与校园安全管理。第四,教职工需要具备安全责任的主人翁意识,学校可以组织建立教职工微信群,交流安全信息和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协同处理。此外,通过综合班会、研讨会以及工作论坛等形式,使班主任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最大作用。

三、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和引领者,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质量,人文素养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部分,可以在帮助养成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思想道德上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施教者,教师应该积极关注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问题。由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人格魅力对学生形成的影响是不可预估的,我校师德建设工作重点以向真、向善、向美为基本原则,立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求,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给学生正面的示范和引导,把“以德立教”与“以学术育人”结合起来。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我们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其中,举办“办公室读书沙龙”活动,“读名著,看名片,赏名画,听名曲,诵读古诗文”,营造教师学习氛围,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结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和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活动,激发教师参与人文活动、德育工作建设的积极性。

四、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

教与学是校园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师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建立和谐关系,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第一,学科之间要建立和谐关系。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我们在传统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和课时安排中,主科和副科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够和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想要改善这个问题,就要结合新课改理念指导,合理设置课程时间,安排教学活动,做好教学设施建设工作,保证各学科的和谐发展。第二,教与学要和谐发展。这部分主要强调教学目标和各要素,以及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的和谐发展,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学要和客观的环境相和谐,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全面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意识培养激发学生潜能。同时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素质教育需求。

五、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校园人际关系包含的内容其实是比较复杂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下,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学校行政领导、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等。

首先,是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之间,二者要形成合作关系,领导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为教育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其次,就是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教师之间要和谐相处,建立合作教学关系,研究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学校要适时安排教师参与研讨会、教育技术培训和教育理论研究、教材开发以及课改实验等活动,提升教师使用高新教学设备的能力。再次,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师生关系是校园人际关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教师和学生要相互尊重与理解,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信任学生、关爱学生。最后,学校和家长要建立和谐关系,做好家校合作工作,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作关系,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质量提高。

六、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提升

人文素养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且要结合实践形式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人文素养教育形式多样化发展,在平凡中创造多彩,在实践中超越升华。如新学期我校举行新生入学典礼之后开展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系列校园活动,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给学生普及学校安全知识、礼仪要求、校园文化等等。国庆节举办“歌唱祖国”的歌咏比赛活动,开展系列爱国主题教育,渗透民族精神,养成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成为建设民族文化的新一代力量,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点。针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活动,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以实践促进人文教育升华,体现现代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七、结语

综上,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特点的教学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很多耐心和信心,人文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都要共同参与、形成感悟,树立自我提升意识。“潜移默化,自然似之。”我们依托人文素养建设工作,构建和谐校园,注重教育环境营造,关注学生成长变化,构建和谐的教育体系,体现人文素养教育在学校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立足初中学校教育发展实际,分析了提升人文素养、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方法,希望提出的几点策略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人文校园素养
人文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人文绍兴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