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调查分析与策略初探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青西小学

天津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数学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青西小学 高 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通过师生互动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有效互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现状分析

(一)师生互动程序化,流于形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深入,大多数教师已认识到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时会在课堂上创造一些互动活动,但由于缺乏对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具体分析,师生互动并没有充分发挥,更多的是程序化,停留在表面层次,表现为:教师一呼,学生百应。如:教师说出上半句,学生接下半句,或者是教师习惯性地问“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学生甚至可不去理会教师的问题就可直接回答“对”与“不对”,“是”与“不是”,有的课堂为使教学按照事先的设计进行,教师只肯定正确的回答,对于学生的其他想法都不去理会,使课堂教学有互动学习之名,却无互动学习之实,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

(二)教学模式陈旧,互动意识淡薄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对师生的有效互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当前教学中,有的课堂仍然是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授知识,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互动就是一问一答,以教师为中心的交流。师生之间没有提高双方互动的意识,表现为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关系,缺乏科学的互动,且没有建立起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在教学中,有的学生不愿表现自己,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使有效互动无法进行。

(三)师生互动机会不均等

调查发现,性格开朗表现欲强的学生会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他们会把握住每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也会比较关注这些学生。另外在遇到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会选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回答,因为这些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回答思路也比较清晰,教师也更倾向于提问他们。这就导致师生互动机会不均等,学生差距加大。

(四)师生互动形式单一,缺乏深度

通过听课发现,在课堂上部分教师仍将自己作为主角,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上大多是教师问学生答,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课堂教学主体在互动形式上的单一性。还有的在教学中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教师常常接二连三地提问,学生则机械地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实际上,此为“物理运动”,而非“化学反应”,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层启发,也缺少学生对教师提问的深入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五)师生互动中缺少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是师生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行课堂中师生互动把知识与能力放在首位,少情感交流和行为互动,因而教学中缺少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和真挚的情感交流。一项调查表明,超过40%的教师在课堂上缺少微笑、赞许的目光和善意的鼓掌等动作行为。

(六)合作、探究学习形式化

通过听课发现,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意义不大,没有探讨价值,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感觉是为讨论而讨论;有的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时间,学生交流时,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有的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致使小组合作不够主动,参与度不均衡,讨论、探究学习流于形式。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新课标倡导师生民主关系,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想要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课堂中与教师互动,就要先让学生喜欢教师,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这就要教师将课堂变得生活化,多以师生身边实例引出数学问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融洽师生关系,从而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二)结合实际,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在认知上更多的是依赖形象感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自身情况,找准社会生活和数学学科的契合点,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通过实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可运用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使抽象的教学问题具体化,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下,主动地去探索新知。比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时,先将学生带到外面,借助“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这个顺口溜,让学生面对太阳切实体验各个方向,然后再让学生说说校园内的建筑物的位置,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实现了“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互动的必要条件。

(三)注重合作交流,增加互动途径

合作学习是课堂互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增强生生互动的效果。因此,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深入组内,参与学生学习,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适时地予以指导。同时,要特别关注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达到全面互动的目的,提高互动效果。

(四)转变角色,为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提供保证

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创造一个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而不是过分关注教师如何“教”上,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互动,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激发者。例如:教师可和学生换一下角色,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甚至可设计让学生上台当老师,讲思路,教师自己则可坐在学生的座位上适时进行组织和引导。

(五)注重问题设计,激活学生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提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效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讨论,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教师提问的内容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逐步逼近数学本质,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问应形式多样,既可师生对答,又可进行生生互答,也可由学生向教师进行提问,以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例如:可将问题设计成填空题、选择题或判断、改错题等形式,以降低知识难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的提问还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和互动空间,例如:可采用一题多解、头脑风暴等让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以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互动的有效性。

(六)把握倾听艺术,使有效互动更加深入

倾听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接纳、鼓励与赞赏。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实现真正的倾听,就能激发学生更加自主、专注地投入学习,实现真正的有效互动。因此,教师要用自身的倾听做表率,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养成倾听习惯,在倾听中有所收获。

三、结语

总之,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课堂健康氛围、师生和谐的关系的营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数学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