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粘菌素B致急性肾损伤1例

2020-01-09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山东潍坊60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药学部上海007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0年3期
关键词:米诺头孢哌酮磺胺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山东 潍坊 60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药学部,上海 00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3岁,因外伤后不完全瘫痪、四肢麻木乏力伴行走困难15年余,加重1年,于2018年5月3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素服用缬沙坦胶囊、二甲双胍片,治疗效果不详。否认冠心病病史、慢性肾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体检:T 37.0 ℃,R 14次·min-1,HR 70次·min-1,BP 130/80 mm Hg(1 mm Hg = 0.133 kPa),体重70 kg。颈部僵直,四肢肌力下降,双下肢肌肉萎缩,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85 μmol·L-1,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入院诊断:脊髓型颈椎病(Nurik 5级)、慢性不完全性四肢瘫、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脊髓萎缩症、特发性弥漫性骨肥厚征、糖尿病、高血压病。2018年5月6日,患者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fusion,ACAF),术毕送入ICU监护。术后2 d(5月8日),患者出现发热,T 38 ℃,炎症指标(WBC 12.78×109·L-1,N% 90.9%,hsCRP 40 mg·L-1)升高,床旁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右肺渗出可能,考虑肺部感染,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 g,q 8 h,ivgtt)治疗。5月10日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回报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生长,仅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唑敏感,加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0.1 g,q 12 h)抗感染。5月17日,T 38.0 ℃,WBC 9.07×109·L-1,N% 94.3%,Hb 90 g·L-1,PCT 0.78 ng·mL-1,Scr 89 μmol·L-1,全天尿量2050 mL。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回报CRAB、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生长,其中CRKP仅对复方磺胺甲唑敏感。血培养阴性。加用复方磺胺甲唑片(SMZ/TMP 800/160 mg,tid)鼻饲,与碳酸氢钠片(0.6 g,tid)同服。5月18日,患者体温升至38.8 ℃,考虑治疗效果不佳,遂停用复方磺胺甲唑与米诺环素,予多粘菌素B 150 mg负荷,75 mg,q 12 h,ivgtt维持治疗,全天尿量2000 mL。 5月20日,T 38.1℃,WBC 8.28×109·L-1,Hb 91 g·L-1,Scr 177 μmol·L-1,尿量1540 mL。5月22日,体温降至37.8 ℃,WBC 7.45×109·L-1,N% 90.5%,Hb 87 g·L-1,PCT 0.87 ng·mL-1,Scr 235 μmol·L-1,尿量1400 mL。痰培养: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药敏结果同前。血培养结果回报:屎肠球菌生长,万古霉素耐药,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敏感。经华山抗生素研究所会诊,将多粘菌素B剂量降为50 mg,q 12 h,同时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加用美罗培南(0.5 g,q 8 h,ivgtt)、利奈唑胺(0.6 g,bid,ivgtt)治疗。5月25日,T 39.1℃,WBC 5.29×109·L-1,N% 98.8%,Hb 83 g·L-1,PCT 4.02 ng·mL-1,Scr 309 μmol·L-1,尿量减至835 mL。停用多粘菌素B,予补液,静注人血白蛋白(10 g,bid),呋塞米注射液500 mg(50 mL),4 mL·h-1泵入加强利尿处理。5月27日,T 37.3 ℃,WBC 6.75×109·L-1,N% 87%,Hb 87 g·L-1,PCT 2.68 ng·mL-1,Scr 392 μmol·L-1。痰培养:CRPA,CRAB,药敏同前。血培养阴性。随后,Scr逐渐下降。6月8日(停用多粘菌素B后2周)Scr 255 μmol·L-1,停用4周(6月22日)Scr 102 μmol·L-1,尿量1635 mL。

2 讨论

根据相关指南[1],AKI 定义为以下任一情况:Scr 48小时内升高≥0.3 mg·dL-1(26.5 μmol·L-1);或Scr在7 d内升高达基础值的≥1.5倍;或尿量< 0.5 mL·kg-1·h-1,持续6 h。根据分期标准:升高达基础值的3.0倍;或升高达≥4.0 mg·dL-1(353.6 μmol·L-1);或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或年龄<18岁的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达< 35 mL·min-1·1.73 m-2,为AKI 3期。指南推荐血肌酐和尿量仍然作为AKI最好的标志物。该患者Scr 48小时内升高> 26.5 μmol·L-1,且升高最大值> 基础值3倍,为AKI 3期。

2.1 多粘菌素B致急性肾损伤的关联性评价

根据指南[1],AKI的主要病因包括:脓毒症、危重疾病状态、循环休克、烧伤、创伤、心脏手术、非心脏的大手术、使用肾毒性药物等。该患者高位颈椎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无其他相关疾病,Scr升高前病情平稳,炎症指标较前有所下降,可排除疾病进展的影响。

引起AKI的常见药物包括: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非甾体解热镇痛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碘造影剂、利尿剂、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等。该患者在Scr升高前后使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米诺环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复方磺胺甲唑、多粘菌素B。查阅药品说明书,米诺环素主要经粪便排泄,肾毒性发生率< 0.0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肾毒性< 0.1%,该患者在前期使用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期间,Scr与尿量均无显著变化,且停用两药后,Scr仍进行性升高,分析认为该患者AKI的发生与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相关性较小。文献[2]报道,复方磺胺甲唑相关的肾毒性(< 1%)一般为一过性,发生于用药第3天到用药结束后2 d,92.9%的患者在停药后1个月内恢复,中位时间5.5 d,大剂量、长疗程使用时同服碳酸氢钠可预防肾毒性的发生。该患者复方磺胺甲唑仅使用1 d,用药时间短,合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且停用当天尿量正常,停用后Scr呈进行性上升,从AKI的发生时间与进展分析,该患者AKI的发生与复方磺胺甲唑的相关性不大。该患者使用多粘菌素B 2 d后,出现Scr上升,尿量减少,3 d后降低多粘菌素B剂量,Scr仍进行性上升,9 d后Scr升至最高值,停用多粘菌素B并予补液、利尿处理后,Scr逐渐下降,4周后Scr降至102 μmol·L-1,尿量恢复,肾功能好转。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患者此次AKI的发生与多粘菌素B的使用有合理的时间关系;符合多粘菌素B已知的不良反应;与其它药物米诺环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复方磺胺甲唑的相关性较低,不能用疾病的进展解释,因此,该患者AKI的发生与多粘菌素B的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

2.2 多粘菌素B肾毒性的发生率、致病机制与危险因素

多粘菌素B是一种碱性环多肽类抗生素,目前已经成为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革兰阴性菌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3]。多粘菌素B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肾毒性与神经毒性,文献[4-8]报道,多粘菌素B的肾毒性发生率在12.7% ~ 60.0%之间,发生于用药后1 ~ 16 d,Scr达峰时间7 ~ 10 d,主要表现为急性肾损伤,其中又以急性肾小管坏死多见。其机制与多粘菌素B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造成的氧化应激有关[9]。多粘菌素B常用剂量为1.5 ~ 2.5 mg·kg-1·d-1,分两次服用,说明书中建议对于肾损伤的患者,日剂量小于150 mg。而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10]表明多粘菌素B主要经非肾途径清除,基于疗效考虑,不建议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该患者体重70 kg,开始使用多粘菌素B 150 mg·d-1合理,随后剂量减至100 mg·d-1,但减量并未阻止AKI的进展,AKI发生时间,进程与文献报道相符。

文献[5-12]报道,多粘菌素B致肾毒性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低血压、体质量指数> 25 kg·m-2、日剂量≥150 mg、合用肾毒性药物(如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造影剂、非甾体抗炎药等)。另外,脱水状态或容量不足、高龄、女性、黑人、慢性肾脏病、慢性肺或肝疾病、糖尿病、癌症、贫血是AKI的易感因素[1]。该患者73岁,有糖尿病、贫血,在使用多粘菌素B后出现AKI,与患者存在多项易感因素有关。

2.3 多粘菌素B肾毒性的治疗与临床建议

多粘菌素B造成的肾损伤多为轻中度、可逆,需要透析的患者小于20%。当使用多粘菌素B监测到肾毒性时,应及时停用,积极采取支持治疗,包括水化、利尿、监测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必要时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1,13]。当停药或减量后,多数可在停用后14 d恢复[7,14-15];然而基线存在肾衰的患者,恢复的中位时间为2个月[14]。该患者的肾损伤为AKI 3期,属于重度肾损,在停用多粘菌素B,并予利尿等支持治疗4周后,Scr降至102 μmol·L-1,肾功能基本恢复,其恢复速度较慢,考虑与患者高龄、存在生理性的肾功能减退(患者入院Scr 88 μmol·L-1,计算肌酐清除率为70.109 mL·min-1)有关。

综上,对于AKI的易感人群,特别是老年患者,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需使用多粘菌素B治疗时,医师及药师需仔细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可以使用治疗药物监测指导多粘菌素B的使用,避免或减少合用其他肾毒性药物,加强肾功能、液体与电解质平衡监护,降低AKI 的发生风险。需要注意的是,肾脏对多粘菌素B的清除不明显,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无需调整多粘菌素B的每日维持剂量。如果患者使用多粘菌素B后发生了AKI,当患者处于危及生命的感染、深部组织感染、以及感染的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大于1 mg·L-1时,多粘菌素B无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强推荐,低证据质量);如果病原菌的MIC或者感染的性质提示更低的血药浓度也合适时,可以考虑减少多粘菌素的剂量(最佳实践建议)[16]。

猜你喜欢

米诺头孢哌酮磺胺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饲料和食品中磺胺增效剂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用深潜悬停米诺解锁河流斑鳜的思路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米诺环素联合裸花紫珠治疗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尿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