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图书馆指南(第二版)》对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启示

2020-01-09王鸿飞珠海市第三中学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规程指南评估

王鸿飞(珠海市第三中学图书馆)

2015年8月10日,国际图联学校图书馆组发布了《学校图书馆指南(第二版)》(以下简称《指南》),代替了2002版的《学校图书馆指南》,成为新的国际标准。[1]《指南》发布以来,国内图书馆界专家学者及时开展了相关研究。廖兰对《指南》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及评价;[2]郑杨等介绍了《指南》的整体框架及要求,并从图书馆馆员、馆藏资源建设、图书馆教育、图书馆评估等方面作了思考;[3]张靖等围绕《指南》的16条建议对广东省的8所中小学图书馆进行了调查,并得出了《指南》在适用性方面的结论;[4]郑杨等详细解读了《指南》,阐述了学校图书馆的定义、资源、项目与活动、评价、学校图书管理员的角色等内容。[5]

由文献调研来看,现有的研究立足于对《指南》主要内容的介绍、解读及《指南》在中国的适应性调查分析。国内目前对《指南》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特别是缺少结合《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等建设标准或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实际对《指南》进行的比较分析和探讨。2018年5月28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成为指导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的最新规程。[6]笔者对《指南》与《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18版)(以下简称《规程》)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指南》值得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参考借鉴的地方,以期推动我国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 《学校图书馆指南(第二版)》概述

《国际图联/教科文组织学校图书馆宣言》(1999)指出,世界各地的学校图书馆有着共同的目的,即学校图书馆为所有师生的教学和学习而存在,并从学校图书馆的使命、目标、基金、立法和网络、图书馆员、运作和管理、宣言的实施等方面作了相关规定。[7]

2002年,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IFLA/UNESCO学校图书馆指南》,结束了世界各国学校图书馆没有统一指导方针的局面。[8]应新的发展情况,2015年,《学校图书馆指南(第二版)》发布,旨在为全球的学校图书馆专业人员和教育决策者提供帮助,使得他们能为所有师生提供优质的学校图书馆服务和项目,为各国中小学图书馆提供更为全面均衡的指导性意见。[4]2017年6月14日,《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校图书馆指南(第二版)》()中文版在国际图联官方网站正式上线,[9]这意味着这一国际标准在中国的宣传与推广将进入新阶段。《指南》包括前言、概要、建议、引言、正文、术语表、参考书目、附录等部分,正文包括6章内容:学校图书馆的使命和宗旨、学校图书馆的法律和经济框架、学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学校图书馆的实物和数字资源、学校图书馆的规划与活动、学校图书馆的评估与公共关系。《指南》提出了针对学校图书馆专业人员和教育决策者的16条建议,以确保所有学生和教师获得有效的学校图书馆服务,并由有资质的学校图书馆人员传达。

2 《学校图书馆指南(第二版)》与《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比较分析

2.1 适用范围

《指南》概要指出,指南条款旨在协助学校图书馆专业人士和教育决策者致力于保障所有学生和教师都能使用由符合资质的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有效的学校图书馆活动和服务。《指南》引言提出 “指南可用于支持在不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的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和改进,旨在引导政府、图书馆协会、学校、学校领导者和当地社群,促使学校图书馆能够与当地的教育成果相一致。” 引言还建议《指南》以适应当地情境(尤指立法和课程教学方面)的方式加以调整和实施。[9]而《规程》适用于公办、民办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的图书馆。[6]从适用范围看,《规程》仅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的图书馆,而《指南》适用于不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的学校图书馆,适用范围更广。然而,张靖等发现,《指南》的16条建议对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总体适用性不高,中学馆与小学馆的适用性差异很大,《指南》更适用中学馆,也更适用于未来指导。[4]

2.2 结构框架

《指南》文本篇幅较大,结构完整,包括目录、前言、概要、建议、引言、正文、术语表、参考书目、附录等,其中正文包括六章四十条。《规程》的框架条目包括总则、体制与机构、图书配备与馆藏文献信息建设、图书馆与文献信息管理、应用与服务、条件与保障等七章三十九条。可见,两者的章节相差不大,不同之处在于《指南》比《规程》多了概要、建议、引用等。另外,两者的附录差别很大,《规程》侧重对资源建设的量化指标,《指南》侧重于预算、教学模型以及图书馆评估的参考模板。

2.3 图书馆的性质与任务

《指南》认为,学校图书馆是学校实体和数字学习空间,也是信息空间、教学空间、技术空间、文化中心、数字公民中心、信息环境以及社会空间。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阅读、查询、研究、思考、想象和创造,实现信息到知识的转化,并获得个人、社会和文化的成长。《指南》中提到: “学校图书馆的成功依赖于三个必要条件,即具备专业资格的图书馆员、支持学校课程教学的馆藏、明晰的可持续发展规划。[9]《规程》认为,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6]“一个中心、四个重要、一个组成部分” 充分体现出我国将中小学图书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与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10]

《指南》认为,学校图书馆要提供与课程接轨的、有效的教学项目,并且在以资源为基础的能力、以思考为基础的能力、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阅读和语文能力、个人和人际能力、学习管理能力等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领导角色,学校图书馆根据学习社群的需要提供一系列服务。《规程》认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包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献信息和服务体系构建、协助教师的教研活动、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组织阅读活动等。可见《指南》强调与课程接轨,并侧重各种能力的培养,《规程》除在教研服务、阅读活动、文献检索等方面跟《指南》有相似的要求外,还根据立德树人的要求,在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任务。

2.4 图书馆保障和经费支持

《指南》从学校图书馆的法律依据和法律问题、道德依据和道德问题、基础设施支持、政策、计划、资金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图书馆应该得到立法和持续资金的支持。《指南》提到, “应该在政府一级或多级适当地进行学校图书馆立法,以确保界定关于建立、支持和持续改进所有学生可以访问的学校图书馆的法律责任” 。[9]《规程》中没有关于中小学图书馆立法的表述。《指南》认为,应在国家和(/或)地区/地方层面的教育行政单元内设立学校图书馆实施和发展所需要的支持系统,并综合学校的整体政策和需求来制定学校图书馆政策,确保在结构清晰的政策框架内管理学校图书馆。图书馆馆员要积极参与到制定学校图书馆计划的环节中,并与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进行充分沟通。《规程》上也有类似的要求。《规程》规定,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中小学图书馆规划和管理等事项,同时实行馆长负责制,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图书馆工作,有关图书馆工作的重大事项应当听取图书馆馆长意见,最终由校长办公会决定。此外,《规程》建议学校根据需要设立阅读指导机构,指导和协调全校阅读活动的开展。

另外,《指南》认为应认真规划全年的预算开支并使预算符合政策,同时对学校图书馆预算做了要求,《规程》规定要保障图书馆建设、配备、管理、应用、培训等所需经费。另外,《规程》对馆舍、图书馆场所、馆内环境、馆内设施设备等方面作了要求,但是缺乏量化指标,不便于实际操作。

2.5 图书馆人力资源

《指南》对学校图书馆员进行了定义,认为学校图书馆员需要接受学校图书馆学和课堂教学的正规教育,以胜任教导、阅读及基本素养培育、学校图书馆管理、与教职人员协作、教育社群参与等角色。[9]学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图书馆员、辅助人员以及志愿者等。《规程》第六章规定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和待遇,[10]要求中小学图书馆设立具备基本图书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专职管理人员,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具备专科以上学历,鼓励设置中小学图书馆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并重申了图书馆管理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应与学科教师具有同等地位,支持图书馆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专业学术团体以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国内中小学图书馆中有不少兼职管理人员或临时工作人员,《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在强化队伍建设方面提到 “逐步建成由专(兼)职人员、志愿者等组成的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 ,[11]在中小学图书馆实践中,建立学生志愿者队伍的图书馆比例不低,并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6 图书馆实体和数字资源

学校图书馆的实体与数字资源包括教学所需的设施、设备和馆藏资源。《指南》对馆舍的位置和空间建设、馆藏管理政策和流程、数字资源相关问题、馆藏标准、资源共享等作了详细的说明。国内学校图书馆对场室建设的要求相对来说更加具体,如《佛山市教育装备建设指南(图书馆装备篇)》规定 “图书馆应设有藏书区、借阅区、阅览室、采编室、卫生间等专业或辅助用房。”[12]《规程》提出要统筹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资源,对藏书量、藏书比例、增新剔旧、采购配备办法、数字资源建设、校本资源开发和建设等作了相关要求。

2.7 图书馆服务与活动

《规程》对图书馆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阅读活动、借阅数据等作了详细要求,如做好阅览、外借、宣传推荐、文献信息等服务,开设新生入馆教育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等。另外,鼓励馆际交流,鼓励各类型图书馆的馆际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6]《指南》认为,学校图书馆对实现学校目标的贡献程度取决于资源配置和人员配置,服务与活动必须由符合资质的学校图书馆员与学校的校长或首席教师、与部门主任和其他学习专家、与课堂教师、与后勤人员以及与学生密切合作而制定。学校图书馆应侧重提供基本素养培育和阅读推广、媒体和信息素养教育、探究式学习、技术集成、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核心活动。

2.8 图书馆评估和公共关系

《指南》认为,评估帮助决策或问题解决,可以影响人们对图书馆的看法和支持力度。图书馆评估包括针对整体质量的学校图书馆评估,还包括活动质量、利益相关方意见、活动内容、活动影响等其他层面的图书馆评估方法。《指南》还提出,循证实践是学校图书馆评估常用的方法。《规程》关于评估方面的内容相对比较少,主要包括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图书馆藏书质量和管理服务的督导评估、图书借阅数据分析、通过阅读指导机构反映师生意见和要求等。此外,《指南》提到要加强学校图书馆的推广、市场营销、宣传,《规程》只提到了资源宣传,并没有市场营销、推广的表述。另外,《规程》提出要加强图书馆合作,并邀请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以各种方式支持、参与图书馆建设。

3 优劣分析

作为学校图书馆的国际标准,《指南》强调了学校图书馆的全球性与必要性,对学校图书馆的使命和目的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具体描述了图书馆在学校中的角色或任务。《指南》适用于全球范围内所有类型的学校图书馆,其在图书馆的性质与任务、图书馆立法及经费预算、图书馆员的能力要求、与课程接轨的活动、图书馆评估等方面的规定比《规程》更具有前瞻性,对学校图书馆的发展更具有专业引领。

但是,相对《规程》和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实际来说,《指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指南》只能在理念层面对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提供帮助,但要指导实际的图书馆业务还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以及各中小学校的校情,本土化研究及实践任重道远。

4 《学校图书馆指南(第二版)》对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启示

4.1 制定图书馆发展规划,清晰表述图书馆的定位及使命

据《学校图书馆指南》的中国适用性调查发现,中小学图书馆基本没将其使命和目的形成文字,也很少定期编制图书馆发展计划。[4]《学校图书馆宣言》《指南》等则对学校图书馆的使命、目的等作了非常详细的陈述,并认为一份明晰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是学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另外, “学校图书馆的使命和目的应与国家的、区域的以及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的期望相一致,也应与学校课程的目标相一致” 的建议非常值得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思考与借鉴。中小学图书馆要立足于教育改革政策,依据《规程》以及省市图书馆建设标准,结合学校以及图书馆实际,制定符合校情的图书馆发展规划,明确图书馆的发展定位、使命、服务内容以及愿景等,对图书馆的短期、中期以及长期发展计划作出说明。《规程》提出,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阅读指导机构,指导和协调全校阅读活动,该阅读指导机构可以同时肩负起制定图书馆发展规划的工作。

4.2 中小学图书馆政策、经费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学校图书馆得到专门的立法和政策支持、充足且持续的资金是地方、区域以及国家当局的职责。[9]《学校图书馆宣言》《指南》等对学校图书馆的法律支持、道德支持、基础设施支持、政策支持、计划支持、资金支持、人力资源支持等都作了阐述。目前,《规程》是我国唯一的指导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全国性规范文件,仍然缺乏配套的政策以及具体实施的标准。①没有研究制定与《规程》配套的全国性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专门性标准,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等;[13]②没有要求省、市中小学图书馆主管部门制定地区性的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③除了《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外,省市以及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推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政策极少。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部关于中小学图书馆的专门性法律,更遑论构建中小学图书馆法律体系。[14]另外,为馆藏发展、经费预算、人力资源保障、图书馆活动、图书馆合作等提供实施模板也是努力的方向。

此外,《指南》多次强调学校图书馆拥有训练有素且积极性高的工作人员是至关重要的。《规程》对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的从业标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待遇等作了相关规定,但是由于编制不足等原因,中小学图书馆的专业馆员仍然非常缺乏,很多图书馆未能配备专业馆员,辅助工作人员或兼职工作人员也不足支撑图书馆的正常运转。

4.3 立足教育改革不断完善阅读空间与馆藏,推出与课程接轨的图书馆活动

《指南》面向全球思考,立足当地实践,适应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立法、政策和课程教学,体现出图书馆要在一定的法律政策框架下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等需要进行建设、发展馆藏以及开展服务活动。在《规程》出台以及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等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图书馆要重新思考自身的功能定位及任务、目的,结合教育改革需要,完善图书馆设施设备,改造图书馆的阅读空间,依据符合校情的馆藏发展政策统筹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资源协调发展,开发校本资源,积极推动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服务以及阅读推广活动。高考新形势下,中小学图书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要科学合理甄选文献,不断丰富图书馆馆藏,创新喜闻乐见的阅读推广方式,筹办读书会、开设阅读课、做好阅读与成绩关系分析研究、搭建校园阅读与社会阅读的桥梁,促进全民阅读。[15]另外,我国仍有很多中小学图书馆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要改变这个状况,图书馆的资源配置、服务与活动等必须由校长、图书馆员、部门主任、课堂教师、学生等多方参与进来,确保图书馆的资源、服务、阅读活动能够与课程接轨、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中小学图书馆可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开展活动,创建书香校园,融入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之中。

4.4 制订图书馆评估办法,加快推动多层面的图书馆评估

《规程》第三十七条提到,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开展中小学图书馆藏书质量和管理服务的督导评估,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和校长考核体系” ,[6]但在督导、评估等方面缺少相应规定。因此,未来可借鉴《指南》关于评估的论述,制订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评估办法,建立完善的评估和督导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图书馆的评估与学校的办学资质和等级认定、校长考核等挂钩,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考核办法和评估细则,严格按照评估要求逐条考评。[13]如,《佛山市学校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绩效评价标准》(试行)采用量化评估方法对图书馆馆舍、设备设施、馆藏资源的现状、使用效能、图书馆管理人员配备与素质、管理应用以及读者服务绩效等进行全面评估,这属于整体质量的评估范畴。[16]当然,还可以围绕图书馆的人员、设施、技术、馆藏、服务以及阅读活动等指标开展督导评估,或者从活动质量、利益相关方意见、活动内容、活动影响等层面进行评估。此外,循证实践的本土化实践与研究也很值得国内中小学图书馆尝试。探索编制出符合我国中小学的评估模型以及评估清单将真正推动中小学图书馆评估工作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规程指南评估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