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蚌埠市东海大道互通立交总体方案设计

2020-01-08李从保李业根

工程与建设 2019年6期
关键词:京台蚌埠市蚌埠

李从保, 李业根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环保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安徽 合肥 230088)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与扩大,以及城市汽车量增加,原有城市高速出入口不能满足现有交通需求,急需增加高速互通出入口,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同时提高城市对外交通。蚌埠市周边互通立交目前共有四处,G3京台高速上的仁和集互通、蚌埠西互通,G36宁洛高速上的蚌埠北互通和沫河口互通。整体互通立交布置偏少,距离主城区较远,出行不便,已不能满足蚌埠市经济发展的需求。本项目是将西侧高速外环(G3)和中心城区快速路四横之一(东海大道)相连,将中心城区交通出行需求快速引至高速公路,通过G3京台高速南北通行。

1 工程背景

目前G3京台高速蚌埠段出入口主要为蚌埠西互通出入口和仁和集互通出入口,蚌埠西互通距离蚌埠市区6 km,仁和集互通距离蚌埠市区与11 km。同时随着蚌埠市经济的发展,黑虎山、涂山风景区、天河风景区的建设发展,怀远作为蚌埠城市副中心特征显著,对外交通联系日益密切,同时马城镇划归禹会区,利用G3京台高速出行需求越来越强,而现有高速出入口已不能满足需求。

拟建东海大道互通为G3京台高速于蚌埠市西侧拟增设的互通立交,相交道路为蚌埠市东西向交通干道东海大道(规划为城市快速路),向东可到达蚌埠市区,向西可进入蚌埠市禹会区和怀远县城,交通位置优越(图1)。

图1 东海大道互通地理位置图

2 交通量预测分析

2.1 各观测点流量分析

结合本项目功能和路网中的定位,以及本项目交通量组成分析,在研究区域内选取布设了4个OD调查点。具体见表1。

表1 交通调查点一览表

通过对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基本掌握了影响区内各相关公路交通量大小、交通组成、客货运输、交通分布等基本参数。对各观测点的当日流量通过周、月不均匀系数进行折算,得出各观测点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2.2 交通量组成

调查车辆各种车型构成比例(绝对数比例)见表2。在调查车辆中,客车占63.6%,货车占36.4%。

表2 车辆构成比例

2.3 各车型实载、额载、实载率

客车平均额载11.09人,实载7.65人,实载率为69%;货车平均额载5.21 t,实载5.99 t,实载率为115%,货车超载现象较为严重。各车型实载率详见表3、表4。

表3 客车各车型的实载率(单位:人/车)

表4 货车运输效率表(单位:吨/车)

2.4 交通量时间分布

通过对各调查点分小时交通数据进行分析,总体来看,客车流量时间分布呈明显的“马鞍型”分布,早高峰在上午的9:00-10:00,晚高峰在下午的16:00-17:00。货车流量时间分布较为均匀(图2)。

图2 交通出行时间分布图

本项目未来年交通量预测最终结果见表5及如图3所示。

表5 本项目交通量预测最终结果(单位:辆/h,小客车)

图3 转向交通量预测(建设该项目后2037年)

3 互通建设方案

3.1 项目周边环境

本项目位于蚌埠市区西部,北纬32°49′~ 33°01′、东经117°11′~ 117°31′。其所在区域属于江淮丘陵区,北侧临近涂山和黑虎山。项目南侧主要由淮河和黄河冲积物组成,地势平坦辽阔,局部由于填筑土分布,地形局部变化较大。北侧为涂山和黑虎山坡地结构,地形起伏较大。

3.2 主要控制因素

本项目建成后将串联G345、G206、规划南环快速路等,将成为干线公路与沿线城市道路、县乡公路之间的纽带,形成层次分明、功能明确、衔接合理、运输高效的道路运输网络。

影响本互通立交方案布设的主要因素为:转弯交通量分布、周边控制性地块等。本项目周边控制性地块(图4)主要有:

(1)禹会服务区:位于项目南侧,该服务区北侧匝道入口(加速车道三角渐变段终点)距离交叉节点(现状东海大道上跨桥)位置约1.1 km左右;本次互通立交设计需满足禹会服务区出入口与互通立交匝道出入口之间“上一入口终点至下一个出口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 000 m”。

(2)皖酒厂:位于交叉节点西南角,厂区大门距离交叉点距离约为240 m。

(3)丰源药厂:位于交叉节点东北角,厂区大门距离交叉点距离约为180 m。

(4)陈郢小学和规划路网:位于交叉节点东南角。

图4 东海大道互通控制因素图

3.3 互通方案比选

本次互通立交设计综合交通量预测分析、现状地物、占地、拆迁、工程造价等因素,采用两个方案进行综合比选。

3.3.1 方案一

如图5所示,采用双喇叭“A型”方案,匝道主要设置在西北象限。与G3京台高速交叉匝道采用4×30 m分离立交上跨G3京台高速,匝道净高5.5 m。与东海大道交叉匝道采用30 m+2×35 m+30 m组合箱梁分离立交桥上跨东海大道,匝道净高5.0 m。

图5 互通方案一

收费广场直线段长度100 m,宽74.7 m,进口设计5车道(外侧2车道为4.5 m宽大车道),出口设计8车道(外侧2车道为4.5 m宽大车道),其中出口最外侧车道为违章车辆检查专用车道。本方案匝道总长3 738 m。

优点:避免了对丰源药厂、皖酒厂的影响; 与主交通流向吻合,主交通流匝道平纵指标较高; 互通立交终点距离禹会服务区起点满足最小距离大于1 km的要求; 造价低,工程总投资需2.52亿元。

缺点:对京台高速公路跨线桥影响较大,需拆除人行天桥1座,拆除新建车行天桥2座。

3.3.2 方案二

如图6所示,采用双喇叭“A型”方案,匝道主要设置在西南象限。与G3京台高速交叉匝道采用4×30 m分离立交上跨G3京台高速,匝道净高5.5 m。与东海大道交叉匝道采用30 m+2×35 m+30 m组合箱梁分离立交桥上跨东海大道,匝道净高5.0 m。

图6 互通方案二

收费广场直线段长度100 m,宽74.7 m,进口设计5车道,出口设计8车道,其中出口最外侧车道为违章车辆检查专用车道。

硬路肩外边缘至土路肩内边缘范围加铺道砖供停车用。本方案匝道总长4 431 m。

优点:对京台高速公路跨线桥影响小,仅需拆除1座人行天桥,新建1座车行天桥。

缺点:造价高,工程总投资需2.68亿元; 距禹会服务区太近,即使设置集散车道,交织长度仍不足,行车安全性差。

综合上述优缺点,考虑行车安全、工程投资及对皖酒分厂的影响,推荐采用方案一。

4 结束语

本项目的建设将G3京台高速与G345和G206顺利衔接,更好地提高蚌埠市国省干线公路网的综合运行效率和交通转换。

本项目的建立,将能更好地促进市域城镇体系建设。根据《蚌埠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4-2030)》,东海大道规划为蚌埠市中部东西向重要交通快速路。随着东海大道快速化改造完成,西环快速路和南环快速路的建设,将吸引蚌埠市主城区、怀远老城区,怀远涡北新城通过东海大道出入高速,加强蚌埠-怀远发展轴和蚌埠市区与怀远县城、马城镇等联系,促进了区域城市组团的沟通和联系,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

随着本项目的建设,将大大缩短高速出入口距离黑虎山、涂山、荆山、天河风景区间距,提高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吸纳周边城市的旅游人群。本项目将促进蚌埠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整合,加快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京台蚌埠市蚌埠
高劲度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京台高速车辙维修段的应用
磬云岫
通 幽
知磬堂
禅 悟
京台高速改扩建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创新方案
福州京台高速特长隧道群监控系统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